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市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座谈会时再次强调要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清醒认识把握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推向前进。云南贫困群众多、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部署和要求,必须动员一切力量,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全省农村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云南是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省份。目前,全省还有27个深度贫困县、307个深度贫困乡、3539个深度贫困村。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云南片区、云南藏区迪庆片区、滇黔桂石漠化云南片区等连片特困地区,是云南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镇彝威”(昭通市镇雄县、彝良县、威信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迪庆藏区是云南实现民族地区脱贫的重中之重,是云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根据云南民族众多、贫困面大的实际,必须把“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之一。
深度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综合性扶贫效果明显。云南切实加大滇西边境片区、乌蒙山云南片区、云南藏区迪庆片区、滇黔桂石漠化云南片区的精准扶贫力度,连片特困地区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扶持为重点的综合性扶贫成效明显。云南采取特殊措施推进特殊群体精准扶贫,兑现“决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的承诺。通过深入实施“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攻坚行动计划,聚焦“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70万贫困群众,制订了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实施方案,实施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安居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六大工程。
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一是脱贫任务依然艰巨。云南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群众占全省贫困群众80%以上,贫困集中度高,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占全省贫困群众40%以上,“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基本处于深度贫困状态。二是巩固脱贫成果难度较大。由于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可持续发展扶贫产业难度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保障水平还不高,因灾、因病、因学返贫情况时有发生,稳定脱贫任务艰巨。三是一些贫困地区工作人员办法不多。一些工作人员站位不高、作风不硬、工作不实、素质能力不足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对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项目安排实施、资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工作还不够科学精准,缺乏带领贫困群众脱贫的手段和方法。四是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深度贫困地区特别是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中,相当一部分贫困群众市场意识、经营意识、积累意识、健康意识不强,致富手段单一,文化程度低,自我发展能力弱,还存在“等靠要”思想。
云南要按照中央政策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帮扶模式,明晰“扶谁的贫、谁去扶贫、用什么去扶贫、如何去扶贫”等基本概念。具体来说,开展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需“外在的精准扶贫”和“内生的精准脱贫”同时发力,未来将呈现“内外融合”新趋势。
充实完善政策和建立帮扶机制。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要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合力攻坚的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对责任机制、瞄准机制、监测机制、考核机制进行创新实践。继续加大“挂包帮”工作力度、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金融扶贫支持力度、干部人才支持力度、社会帮扶力度,加强土地政策支持,加强兜底保障工作。云南省制订了《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对深度贫困县、深度贫困村给予重点统筹支持,坚决打好易地扶贫搬迁、产业就业扶贫、生态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素质提升、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村脱贫振兴、守边强基、迪庆怒江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建设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立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的精准扶贫管理机制,统筹省级行业扶贫考核,组织实施对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组织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第三方评估和贫困退出评估验收。
明确脱贫攻坚的主体和客体。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不是由任何一个单一主体的投入即可完成的,它需要党委、政府、社区和贫困群体之间作为“主体”的有效合作,这种有效合作必须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来完成。在合作型扶贫理念中,贫困被视为党委、政府、贫困社区和贫困群体所共同面对的“客体”。合作型扶贫中包含了党委、政府与社区、贫困群体之间的政府民众合作,贫困农户之间的经济合作,农户经济组织与“村两委”之间的社区合作,党委、政府扶贫资源的部门间合作四个层面的合作内容。为此,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党委和政府应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所辖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要结合本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需要,科学安排、精准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统筹用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扶贫和企业集团帮扶等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二是力求扶贫手段精准。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要明确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发挥资源效益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在发展产业脱贫、转移就业脱贫、易地安居脱贫、健康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社会扶贫等方面精准发力,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
强化内生动力方面实现精准脱贫。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关键是增强内生动力,内生动力可以分为区域的内生和人的内生。区域的内生动力需要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可能是具体的物质资源,如使山川、土地、矿产、农作物等产生经济效益。人的内生动力主要是精准扶贫的参与者和精准脱贫受益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发挥,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通过精准扶贫的外在扶贫力量与贫困群众的内在脱贫力量共同作用形成合力,实现从嵌入到内生,让内生动力产生“造血”功能,真正实现精准脱贫。
增强贫困群众参加经济行为的内生动力。深度贫困群体所处地区往往是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导致了他们生产经营面临巨大的自然风险,由于他们所生产的大多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面临较强的市场风险,农产品具有区域适应性,深度贫困群体有限的文化技术素质增加了运用农产品新品种、新技术的风险。因此,要提高内生动力,就必须从提高深度贫困群体的系统能力和降低其面临的风险入手。推动参与式扶贫,发挥贫困群众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充分赋予贫困群众项目决策权、实施参与权、知情监督权、管理维护权和评估实施权,让他们有机会或有责任根据自己的需求与意愿参与扶贫开发的全过程,从而提高扶贫项目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降低经营风险。
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激发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内生动力。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另一个方面是“文化贫困”的制约和阻碍。发挥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就是以不断满足贫困群众的文化需求为中心,依靠党的领导、政府主导和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对贫困群众因势利导,注重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引导,稳步消除文化贫困。精准扶贫要对“文化贫困”思想进行改造,开展“文化”扶贫。重视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破”与“立”,解决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的关系,依靠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精准扶贫的文化功能培育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基础。引导贫困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
激发深度贫困地区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深度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要从注重外部帮扶向注重外部帮扶与激发内生动力并重转变,从开发式扶贫为主向开发式与保障性扶贫并重转变。对贫困群众自身而言,要激发他们对过上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在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效带动身边的人脱贫。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培育贫困群众积累和储蓄的意识,以主人翁的意识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变普遍的被动扶助为主动参与。
扶贫要“扶智”,更要“扶志”。扶智重在教育和科技扶贫。教育扶贫要真正切合实际,深度贫困地区在搞好九年乃至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深度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提升贫困群众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脱贫致富的能力。扶“志”重在培养坚韧意志和坚定决心。按照“组织强、党建强、产业强、经济强”的要求,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引导广大扶贫人员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责任感踏实工作。让贫困群众对自身现状有正确认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摆脱贫困的志气和信心,去除“等靠要”思想,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