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人民政府区长
中共云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就促进云南跨越式发展作出决定,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围绕“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调整,谋划一批符合国家、省、市规划方向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围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谋划一批乡村振兴、结构调整、民生短板和基础设施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滚动储备300个、计划投资1500亿元以上。健全区级领导项目前期负责制,继续安排2000万元项目前期费用,加速可研、规划、土地、环评“四项”审批,加快推进昆玉铁路货运场等93个计划总投资700亿元的前期重点项目落地。
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实施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落实“四个一再”要求,依托南博会、沪滇合作、友好城市等平台,聚力引进重点税源和人才聚集企业。完善重大招商信息研判、决策咨询和考核激励机制,强化项目落地考核,推动签约项目落地、续建项目竣工、竣工项目投产。确保引进市外国内资金300亿元以上。
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健全区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加快推进宇城杭萧钢构绿色工业装配化建筑产业基地等132个年度投资247亿元的产业项目,玉洛路改造等50个年度投资94亿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区中医院等30个年度投资59亿元的民生及社会事业项目,确保新开工项目开工率和续建项目投资完成率达70%以上。优化投资质量和结构,加快推进玉昆冶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47个工业项目,力争民间投资比重达60%以上,生产性项目占实施项目总数50%以上。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强化对经济增长支撑。引导水松纸、滤嘴棒等企业拓展市场、创新发展,支持红塔集团实施低温燃烧烟研发生产中心项目,助推卷烟及配套产业向高品质、高技术、低成本、低危害方向转型。全力支持帮助玉昆、汇溪、福玉钢铁企业重组后的全产业链布局、提质扩能,力促玉昆钢铁资源循环利用、太标精工100吨电弧炉等项目竣工投产,促进钢铁产业向管理现代化、设备智能化、产品高端化方向发展。以生态、安全为核心,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强化品牌建设,支持滇雪粮油建设研发中心,加快推进高原特色食品加工产业园建设,促进食品加工产业做大做强。
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强装备制造产业。支持机床、轴承、钢结构、水电设备等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推进产品中高端化。做大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以新药创制和资源二次开发为重点,支持维和三七加工中心项目建设,延伸生物制品、保健品和中药制剂产业链。做精新材料新能源产业。规划建设产值超百亿元的光电子产业园,力促蓝晶科技新增3500万片蓝宝石衬底基片扩能改建项目竣工投产,积极引进生产蓝宝石基片中下游产品的企业,发展单晶材料及新光源材料产业。加快培育信息产业。以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应用为主攻方向,加强与中国移动玉溪分公司、亿赞普、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支持“大数据+”“一卡通”等项目,拓展科技咨询、生活服务、物联网、大数据应用,促进电子信息和信息服务产业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挖掘经济增长新潜力。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带。加大力度,全力推动中国(西南)玉溪国际物流港一期项目实现开工建设。加强与传化、新跃等物流企业合作,加快建设智慧物流信息平台。围绕城南、城中两大交通枢纽,由南至北,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经济带,抢占枢纽经济先机。促进金融、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启动深圳金融后台服务中心项目建设,配合加快玉溪金融中心规划建设、力争使第一批金融机构尽快入驻。优化商贸市场建设布局,促成新天地商业广场城市综合体投入运营,启动华美立家、吾悦广场等项目建设,促进服务业向北延伸,业态升级。进一步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大引入总部企业、培育重点商务楼宇力度,进一步完善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政策,规范总部企业和重点商务楼宇认定工作,加快总部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为全区经济发展提供新支撑。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构建“一心一河一圈两山一小镇”旅游发展的空间布局。
大兴实体经济。完善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抓好扩产促销、电力市场化交易、清费减负等措施落实,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继续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小微企业扶持、“行业小巨人”培育工程,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5户。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建设,推动企业向园区集聚。完成红塔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修编,突出优势主导产业,加快形成专业化、特色化的产业园区,力争新开工项目20个以上。
夯实基础,壮大财源。以打牢基础、优化结构、持续增收为核心,对税收贡献大、带动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骨干财源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对连续三年纳税稳定增长、新建成投产预计纳税较多的企业,采取专项资金、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措施给予扶持,巩固提升老税源,培育壮大新税源。力争培育纳税超500万元企业达60户以上,超1000万元企业达40户以上,超2000万元企业达15户以上,年内新增财政收入贡献3亿元以上。
创新方式,强化支撑。深化“3+5”国有平台公司改革,整合政府资金、资产、资源和资本,创新方式、贷债并举,拓展融资渠道。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企业发行城市停车场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养老产业等专项债券。紧盯产业、紧盯企业、紧盯项目,研究制定并完善财政性资金支持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管理办法,发挥好政府资金放大效应。引导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源头上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规范行为,严防风险。进一步规范财政预算管理,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提升绩效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政府性债务风险防范措施,实行规模控制、限额管理,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到期债务,有效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金融领域风险排查防控,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做优城市。加快推进老五街、大营街、玉交集团等片区改造建设,完成2018年棚户区改造项目1000户开工任务。配合做好玉溪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城市双修”等试点工作,开展科教创新城核心区民房规划建设研究,为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提供依据和支撑。积极配合、加快推进,完成玉溪大河三期河道主体工程、高铁新城站前广场、东风中路拓宽改造、玉江大道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基本建成四个海绵包199个工程项目,加快中心城区50公里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有效解决群众关注的积涝及反复开挖施工等问题。推进“增绿添色”提档升级,力争完成“花城”打造,提升城市绿化美化景观品质和绿地率。实施“点亮红塔”二期夜景照明工程,推进亮光工程由城市向农村覆盖,提升城市景观照明品质和档次。
振兴乡村。一是突出规划引领,高起点编制红塔区乡村振兴行动规划,高标准启动建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二是突出产业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烟、菜、花、果、畜”,不断调整优化种养结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核心,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四是补齐短板,打造宜居村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继续抓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启动以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治理、支流河道治理和农村公厕建设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项目。五是创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和谐乡村。全面巩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成果,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六是突出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大营街“云南第一村”的示范引领作用,启动大营街集镇“退二进三”工作,科学规划建设大营街商贸、旅游文化及康体养生项目,打造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
做美生态。一是实施“蓝天”工程。全面加强建筑施工和道路扬尘综合防治,严格执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相关规定,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和主要污染物减排。二是实施“碧水”工程。认真落实河长制,提升河库渠管理水平。加强水源地综合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依法依规拆除径流区范围内养殖场,完成大矣资社区搬迁工作,启动3个湿地建设。三是实施“地绿”工程。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和防治工作,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0平方公里,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抓好森林防火,完成植树造林3000亩。四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红线划定和空间管控,严格执行“环评”审批和“排污许可”制度,启动污染源普查工作,强化污染源头控制和总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