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滇西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云南大学扶贫办公室主任
产业扶贫是扶贫中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模式,在整个扶贫机制中的作用十分重要。高校作为全国社会扶贫力量中最大的群体,全国有几千所高校参与了定点扶贫,承担着县、乡、村三级不同对象的扶贫任务。高校在定点扶贫时要把产业扶贫作为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实效。
产业资源与技术结合型。此种模式是扶贫对象已经有相对成熟的产业,只是缺少技术、资金、市场开拓方面的资源,没有让优势得到发展,在高校提供此方面支持后,解决了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让扶持产业得到发展。清华大学在定点扶贫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时,南涧县已经有很好的核桃和沱茶生产基础,但缺少加工和包装等方面的技术,清华大学通过相关技术支持,让两个农产品在品质上得到提升。中央美术学院定点扶贫云南省剑川县时,针对当地原有的木雕技艺、白族刺绣等传统手工产业,结合学校在此方面的教学人才资源,对剑川木雕和白族刺绣进行改造提升,让当地传统技艺得到发展。
技术带动下的产业资源补充型。此种模式是扶贫对象有某种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但一直得不到发展,通过高校的技术支持和资源投入,让该农产品资源转化成产业发展的基础,最终形成特色产业。浙江大学在定点帮扶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时,针对当地农业产品特点,确定重点支持发展蚕桑、林下资源开发、畜牧、乌骨鸡、茶叶五大产业。学校选择相关研究人员作为首席专家,针对选定特色产业提供相应技术服务。针对开发景东食用菌,选派陈再鸣作为景东食用菌首席专家,围绕“林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野生菌人工驯化栽培”开展研究,同时联系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杭州雪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商企业龙泉瓯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与景东新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景东富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同组成联合体,建立了茯苓、灵芝、小香菌等6个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发展生态食用菌产业。同时,积极引进香港滢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80万元建立20亩生态灵芝(孢子粉)栽培基地,并筹建“中华灵芝文化研究院景东分院”。针对景东县特产无量山乌骨鸡,选派尹兆正为景东县乌骨鸡产业首席专家,对无量山乌骨鸡原种保护、品种选育进行专题研究。2015年景东县无量山乌骨鸡存栏达250万只、出栏350万只,分别比2012年末提高108.3%、169.2%,实现产值2.8亿元。
技术优势转化下的产业培育型。此种模式是高校拥有某种技术资源,在扶贫过程中,高校把自己的技术输送给扶贫对象,让扶贫对象获得相关技术资源后培育形成新产业。山西农业大学在定点扶贫山西省和顺县时,发现当地没有任何可以有效发展的优势资源,而学校的食用菌科研团队是学校重要科研力量,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于是,学校通过把自己的食用菌技术输送到牛川乡化南沟村,在扶贫村培育食用菌产业,形成一条成功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之路,带动当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天津中医药大学在定点扶贫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时,发现当地没有传统产业资源可以支持。学校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和市场需求,把丹参作为帮扶村中药材种植发展的首选品种,通过引入丹参种植让当地形成新种植业,支持了当地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选择存在困难。产业扶贫中最大问题是如何选择扶持的产业。扶贫对象虽然拥有某种传统优势的产业,但扶贫高校自身缺少相应的技术和资源,无法让传统产业得到发展。高校虽然拥有特定的技术和资源,但扶贫对象缺少相应的发展基础。所以,选择扶持和培育产业时,如何选择并没有绝对的模式,而是要根据产业发展中双方的特点、资源进行不同选择。现实中一些高校为了实现产业扶贫,采用简单的给贫困户放发鸡苗和猪、牛、羊等幼崽,以培养贫困户通过养殖实现脱贫,这种产业扶贫看似针对性十分强,但除非贫困对象因各种原因缺少此方面的资源,否则基本上是失败的。
产业加工关注不足、培育困难。高校在定点扶贫时在产业扶贫上虽然都很注重农产品加工,但仍然存在加工业难以培育成功和严重不足的问题。培育和扶持某一种植养殖业很容易,但要把针对特定种植养殖业的相关加工业扶持和培育起来十分难,在产业扶贫中普遍存在重种植养殖而轻加工的问题,导致种植养殖发展成为产业后,出现产品无法有效销售的问题,甚至让整个扶贫地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陷入发展危机之中。
产业优势转化成市场优势存在缺口。当前许多贫困地区在发展产业时,采用专业合作社来实现规范种植。专业合作社要获得发展,必须有相关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而这又是贫困地区最为缺乏的。此外,在整个加工和市场运行上,需要专业公司来运营。由于各种成本过高,食品加工公司又不愿意把自己的公司建到偏远的乡镇和村庄。产业发展需要的两个支柱,种植养殖的专业化和加工销售的公司化,都无法通过扶贫主体来提供,这些都阻碍了产业扶贫作用的发挥。
交通运输不发达制约产业优势发挥。扶贫对象所在地区基本属于偏远农村,交通十分不便,使得很多产业扶贫培育下种植养殖出来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十分困难。从当前扶贫实践看,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通过“互联网+”,即建立电子交易平台解决市场不足的问题。然而,很多扶贫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交通十分落后,运输成本过高,完全抵消了产品在电子平台上获得的价格优势。此外,由于中国物流业完全市场化、高速路全面收费制和扶贫地区农产品数量整体偏少等因素的制约,“互联网+”形成的电子交易平台产生的市场优势得不到发挥。
形成的产品市场脆弱。高校在产业扶贫中,虽然都在积极努力扩大和开拓产品销售市场,但由于受到扶贫时间的限制,加之扶贫需要短期内产生效果等因素,很多高校只好选择易产生效果的种植养殖业。产品产出后,在没有销售市场时,为了让扶贫对象产品转化成商品,由学校承担销售任务或校内食堂消化。这样创造出的市场十分脆弱,很容易因为没有支持让市场消失,进而让扶贫培育出的产业失去发展的空间和可持续性。
通过技术提升促产业发展。高校在选择扶贫产业时,若选择的产业是扶贫地已经拥有一定基础,但在发展上缺少技术支持的,高校通过输送技术支持往往最易成功。北京科技大学在定点扶贫甘肃省六盘山区秦安县时,针对制约当地果林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技术不足,通过提供相关技术来支持当地果林业发展。北京化工大学在定点扶贫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中旗时,针对当地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却没有相关技术和设备来转化这些资源的实际,依托自身的厌氧发酵技术和设备,通过成立通辽元易生物燃气有限公司,让当地每年6.65万吨农作物秸秆、1.57万吨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实现了“废弃物+清洁能源+有机肥料”的发展模式。
实现资源优化促产业发展。高校在产业扶贫时,针对扶贫对象的各种资源,必须有选择地结合自身的优势,使扶贫对象的产业资源和学校的技术优势有效结合,这样产业扶贫才能产生良好效果。天津大学定点扶贫的甘肃省宕昌县有中药材种类达692种,学校让药学院高文远教授、周志江教授前往大寨村指导宕昌职业中等专科学校中药材加工专业、食品检验室规划建设工作,并对中药材精深加工项目及科技合作提供支持。天津大学把自己的技术优势资源与当地产业优势资源进行有选择的结合,支持当地产业发展。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在定点扶贫广东省普宁市广太镇潮来港村时,该村有种茶等多种资源,学校根据市场发展前景,重点支持村民发展壮大种植绿化苗木产业,通过让学院高级农艺师等专业教师到潮来港村举办绿化苗木栽培、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培训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村绿化苗木种植业得到发展。
支持产业改造升级促产业提升。对扶贫对象原有产业进行技术支持,让扶贫对象原有产业得到全新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在定点扶贫云南省镇康县时,针对镇康县种植养殖业发展科技水平低、发展得不到提高的现状,结合自己的技术,对当地种植养殖业进行技术提升改造。镇康县云南康源农业发展公司的蚌孔肉牛养殖场是一个沿边境高山养殖场,草场地面积达到8万多亩,养殖肉牛近万头,但以传统放养为主,山高坡陡,管理困难,时常有肉牛走失。中国农业大学通过技术支持,帮助建立蚌孔智慧畜牧庄园物联网。针对镇康县的咖啡种植问题,帮助建立临沧市咖啡种植庄园物联网,通过技术支持镇康县的产业发展得到升级。
注重加工业和销售市场的开拓。成功的产业扶贫必须在扶持和培育某项种植养殖业的同时就解决加工和市场开拓问题。取得产业扶贫成功的高校,在产业扶持的同时,都进行了有效的深加工建设和市场开拓。南方医科大学在定点扶贫广东省揭西县凤江镇阳南村时,针对该村邻近的广东省普宁市是华南地区较大中药材批发及加工基地的特点,确定重点发展中草药种植。为解决种植和加工上的问题,学校用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合作企业,定点扶贫对象阳南村出资的65万元由学校代出资,开发商出资2000万元,成立广东源森泰药业公司,全面解决了扶贫村产业发展中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加工问题。湖北医药学院在定点扶贫湖北省丹江口市龙山镇土台村时,针对龙山镇土台村位于武当山区,生态环境良好,退耕还林后有大量山坡地非常适合种植中草药的特点,确定重点扶持种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品种中的百合科重楼属滇重楼、七叶一枝花、南方山荷叶(江边一碗水)、铁皮石斛、金钗石斛、霍山米斛、霍山铁皮、霍山铜皮等,同时与湖北济世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提供中药种植后的销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