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虎
(山西警察学院,山西 太原 0304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努力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样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新时代公安工作贯彻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主体的必然要求,深刻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那么新时代公安工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内在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人民为中心是公安工作本质属性。
关于人民的内涵。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既有量的规定,又有质的规定。从量的规定看,是指人口的大多数,但“人民”是一个概念,以人民为中心,是指以人民这个整体为中心。虽然“人民”的内涵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发展而发生变化,但总体而言,人民是每个社会的主体,是指某一社会历史时期的绝大多数人。进入新时代,我国“人民”内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涵盖了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从质的规定来看,“人民”是指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人民代表着历史进步的方向,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建设者、拥护者为中心。[2]
理念是什么?《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通常指思想。什么样的看法、观念能成为理念呢?应该是上升为理性的看法、观点、观念才能成为理念。也就是说,理念具有理性、指导的属性。那么,工作理念就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公安工作过程始终的理性思维、思想主线。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矛盾的焦点聚焦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解决这个矛盾、满足这个需要,各项工作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思想主线。
由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其实质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所有公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把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望作为公安工作的导向。具体来讲, 一是公安工作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追求作为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人民警察都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内植于心、外践于行,在每一项执法活动中、每一起案件办理中、每一次警务活动中、每一个社会服务过程中,[3]都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体现人民的意志,落实人民的要求,维护人民的利益,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作为公安工作的动力和目标。二是要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公安工作的标准。公安机关的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人民警察的每一项执法活动也都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也就是说,公安工作时时都是人民群众关注焦点。公安执法工作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就一定能够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执法中维护人民利益,也必定会赢得群众口碑,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公安执法工作就会伤害人民群众感情甚至损害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人民群众当然就有意见,必然导致公安执法活动缺乏公信力,也必然会失去民心。这就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中心,就是以实践基础上的人民群众的主流需求为导向,以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为尺度。要明确公安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将人民是否真正得到安宁、人民美好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保护、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保障,作为检验公安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三是要把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公安工作的动力,进一步改进公安执法工作。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公正执法、社会公平正义的期待,对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安工作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公安机关必须主动适应新矛盾新要求新任务,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扎根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推进警务改革,以人民需要为重心,回应人民对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各方面日益增长的新期待,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和改进执法工作,提高执法能力,不断满足人民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的判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敏锐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 “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的时代、新的矛盾、新的目标、新的使命,公安工作也必然面临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必须谋划新时代公安工作的新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讲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且特别强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那么,人民警察的初心是什么呢?警察前面冠以“人民”二字,其初心必然与共产党人的初心是一致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全部公安工作也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理念,从本质上看这就是公安工作的初心回归。
公安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以人民利益为本。把人民群众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要求,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起案件办理中,落实到每一项细微的公安工作中。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导向,把公安工作和服务人民结合起来,把公安工作的每一环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结合起来,让公安工作围绕维护人民的利益这个主线、这个导向而展开,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安工作带来的公平正义,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公安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我国社会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人民愈来愈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这也必将给公安工作带来严峻的挑战。公安机关必须提高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水平,肩负起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神圣使命。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特别是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作为公安工作的价值尺度,人民警察必须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在公安执法活动的全过程充分体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价值取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期待新要求。
公安工作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导向。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安机关必须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第一理念,要切实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肩负起这一光荣的职责使命。维护和捍卫人民的利益就必须从严治警,建设一支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坚决杜绝执法不公、司法腐败,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在工作中使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有幸福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公安工作的公信力和亲和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中,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4]那么公安机关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的重心,更是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以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导向、以民生关切为指针,要把解决群众所想、群众所急、群众所困作为工作的目标,多做让人民群众暖心的实事。要结合公安工作实际,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当好人民公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要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时刻从人民的需求出发,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把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和美好生活提供强有力保障作为中心,以服务人民为工作的宗旨。[5]唯有如此,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十九大报告明确阐释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一思想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人民性特质,体现了我们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体现了我们党始终不忘初心,胸怀“人民梦想”,致力“人民生活”,坚守“人民立场”的政治本色。公安工作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只有坚持走群众路线,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警察之所以冠以“人民”二字,正是因为人民警察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因而,警察与人民是不可分割的,公安工作一旦脱离了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在具体执法活动和案件办理中,公安机关每个警种、每个部门和每一名民警,都应该牢固树立并忠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法理念,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当好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形象代言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法工作要加强源头性、基础性工作,肩负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6]这一政治责任,就是要牢牢把握公安机关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这一政治属性,就是要肩负起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标的政治责任。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根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个核心点,深入推进公安工作改革,为确保人民安居乐业营造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从本质上来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深刻诠释了我国公安机关的根本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国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责任担当,忠实履行职责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以赴做好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切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警各项部署要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7]由此可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是公安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公安工作的价值追求,公安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人民的幸福,公安工作的力量源泉必然来自于人民的支持,公安工作的检验标准必然是人民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必须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从根本上解答“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就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社会公平正义和高品质公共服务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深入推进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改进和加强公安执法服务工作,时时处处换位思考,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当好百姓的“守护神”、贴心人,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贴近群众、深入群众,问需问计于民,使公安工作得到人民认可,唯有如此才能经得起历史检验。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本质属性。人民有所呼,公安工作就要有所应。公安工作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一面镜子,去审视各方面的工作。
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公安机关必须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是公安工作的总目标。这里突出了人民的安全感、满意度,也就是说,公安工作应该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标准,要时时问需于民,事事问计于民,把人民置于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反映最突出、最集中的问题,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指向。“以人民为中心”,是公安工作的“人心标准”,更是公安机关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庄严承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公安工作理念,必须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必须强化公安队伍建设,紧紧抓住自身管理与队伍建设这个根本,尤其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和纪律作风建设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打造过硬公安队伍,提升公安机关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公安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树立新的工作理念,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期待,人民警察要有“人民至上”和“民生逻辑”的警察情怀。人民警察要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关键时刻敢于亮剑、担当奉献,要在重大安保任务面前尊崇使命、连续奋战,要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辛勤耕耘、当好“螺丝钉”。人民警察要有长期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的气概,要有不辱使命的忠诚警魂,要有用汗水乃至鲜血和生命,为国家、社会安全和人民安全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的情怀。
利益是社会发展的一种驱动力,利益是激励人民群众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现实动因。[8]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公安为人民,加强队伍建设,修好为人民服务这堂必修课,练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功;必须潜心钻研公安业务知识,掌握公安业务技能,不断提高执法为民能力水平;必须积极拓展教育培训渠道,构建常态化的民警执法为民能力提升教育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公安民警熟练掌握和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必须要提高依法履职、依法尽责的自觉性,不断提升执法规范化的能力水平;大力发展“科技警务”,提升警务效能;必须不断提升执法素质和执法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公安机关应着力解决好人民关心的公共安全、权益保障、公平正义等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创造力,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公安工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人民,公安工作的本质就是确保人民幸福生活,这也是全部公安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公安工作也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扎根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才能从人民中获得无穷的力量,圆满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