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

2018-03-31 09:31顾丽萍
师道·教研 2018年3期
关键词:题意应用题审题

顾丽萍

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有很多学生不会解答应用题,厌恶学习应用题。究其原因是不理解题意,不会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和推理,找不出数量关系式。因此,应用题教学的关键是教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一、教学生学会审题

审题过程就是要审清题目的情节内容和数量关系,知道该道题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并能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使题目的条件、问题及其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印象,为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审题是基础,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

(一)从基本入手,进行词语解释

审题过程中,学生首先遇到的是文字上的困难,应用题具有广泛的题材内容,用数学间的关系,并用名词术语表达数量之精练的文字写成,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一道应用题可能要比一篇语文课文难。因此,在审题教学中,必须重视词语教学,这是数学教学中的语文教学因素。

(二)点的拓展,教给应用题的审题的方法

简单地说,应用题审题的方法就是“一读,二划,三复述,四表示”。一读就是读题,初步感知题意。二划就是在题目上面划符号,找出重点词句,理出脉络,使题目简单明了。三复述就是复述题意,使题目变得详细,题意清晰。四表示就是画一张图表示题意,使题目变得一目了然。

二、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训练

(一)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使学生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小学生抽象思维水平低,善于具体思维,尤其在低年级,这一点更突出。要让他们根据条件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數量关系列式,防止养成猜算法,拼凑数字等不良习惯。教师要根据题意进行直观演示或画示意图,使学生理解题意再列式,教会学生联系条件分析题意的方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数学,理解应用题。例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部分学生不理解单位“1”,不会找单位“1”,但在生活中说话时经常用到单位“1”。教师要运用生活中常用的话来让学生理解单位“1”就是标准量,并学会找单位“1”。

(三)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理解新知识

迁移法是数学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复习旧知识,自然过渡,引出新知识,学生感觉似复习,很容易掌握新知识。如通过复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引出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学生根据已知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式,很容易列出方程,遂之掌握该类题的解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可根据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推导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的结论,从而掌握算术解法。

三、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可以这样说,应用题教学成败的标志也在于此。

(一)综合法

综合法的解题思路是由已知条件出发转向问题的分析方法。其分析方法是: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再选择两个已知数量(所求出的数量这时就成为已知数量),又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这样逐步推导,直到求出题目的问题为止。

(二)分析法

分析法的解题思路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些条件中有的可能是已知的,有的是未知的,再把未知的条件做为中间问题,找出解这个中间问题所需要的条件,这样逐步推理,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能从题目中找到为止。

四、加强解题思维训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学到知识,还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在应用题教学中要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小学应用题教学是学生理解加、减、乘、除法的意义上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大胆想象,从不同角度探索,重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运用多种方法解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性解题思维能力,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在教学上应紧扣教学目标,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训练。最终培养学生解决应用题的能力。

责任编辑徐国坚

猜你喜欢
题意应用题审题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理解题意
弄清题意 推理解题
审清题意,辨明模型
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明确题意 正确解答
“三招”学会审题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