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一体化与契约交易的比较

2018-03-31 10:07杨霞肖旭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6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

杨霞 肖旭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比较分析纵向一体化与契约交易,通过理论研究的分析,试图回答交易成本对纵向一体化以及契约交易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如何根据交易成本进行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的决策?研究发现:在产量既定,资产专用性足够高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在资产专用性既定,产量足够大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产量和资产专用性都足够高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而在与上述三种假设相反的情形下,选择契约交易则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有关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或者契约交易的建议。

关键词:纵向一体化 契约交易行为 比较分析 交易成本理论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以产品为基本媒介的产业链条之间的竞争。原始的契约交易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并且日益暴露出诸如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也增加了企业经營环境的复杂性。为了扩大对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进一步控制,降低外部风险,很多企业选择采用纵向一体化经营的策略,即通过向上下游业务的延伸,将上下游的生产或销售活动内部化,从而减少外部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制约。

纵向一体化经营的企业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并且通过内部经营有效地控制风险。随着国内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进入上下游业务扩大对产业链的控制已成为国内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力的快捷模式。但是,由于本身资源的限制,企业难以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的配置,导致许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企业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作为与纵向一体化的对立面,契约交易的优、劣势则恰与纵向一体化相反。随着归核战略理念的提出,许多企业放弃纵向一体化模式,专注于发展核心业务,通过契约交易实现产品在产业链上下游的衔接。

已有研究认为,交易费用不但是理解和改善经济绩效的有效途径,而且能够决定哪些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会以何种形式发生、哪些类型组织会生存和发展下去(王耀光,2013),所以能否有效地控制交易成本也成为决定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还是契约交易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交易成本对纵向一体化以及契约交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企业如何根据交易成本进行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的决策?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旨在更深入地了解交易成本对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的影响机制,为企业提供指导借鉴。

理论分析

(一)纵向一体化与契约交易行为

假定一家企业的产品可以通过两种模式进行生产,一种是投资建设专用资产,一种是从供应商处直接购买。采用建立专用资产的模式,需要企业投入更多的成本,但是能够获得更高的生产效率,投资建设专用资产也是企业纵向一体化发展的一种方式;直接购买能够减少企业投入,而且在市场竞争的作用下通过供应商获得产品的价格更低,但是企业无法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较高。用k表示建立专用资产的系数,k>0则说明企业选择投资建设专用资产,k=0则表示企业选择从供应商处直接购买获得所需产品。根据本文对资产专用性的阐述,专用资产是针对特殊需求而建设,如果生产过程终止,则这部分资产的使用价值将受到影响。同时,专用资产的建立也使得企业在资产折旧的这段时期内必须进行固定产品的生产。专用资产建立之后,企业需要投入管理成本对专用资产及生产、流通及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在此用u表示企业管理成本的投入,u>0则表示投入管理成本,u=0则表示对专用资产不进行任何管理。

由于本文是以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需要对供应商进行一些限定。本文假定供应商不关注交易风险,愿意按照企业所期望的模式进行合作,并且只要能够保证交易不亏损,他们愿意接受任何条件。根据专用资产系数k与管理成本投入u的组合,可以将企业选择两种生产模式的静态过程描述为图1中的情况。

根据图1展示的结果,A点(k=0)表示企业选择直接从供应商处购买产品,购买的价格为p1;B点(k>0,u=0)表示企业投资建设专用资产,但是不投入管理成本的情况,此时购买产品的价格为p2;C点(k>0,u>0)表示企业投资建设专用资产,同时投入管理成本的情况,此时购买产品的价格为p3。由于专用资产建设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所以企业从供应商处直接购买产品的价格小于建设专用资产自行生产的价格。同时,企业在投资建设专用资产后,若选择不投入管理成本,则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产品生产的成本高于投入管理成本时的情况,因此可以得出p2>p3>p1。分别观察A、B、C三点可以发现:在A点,企业完全依赖于供应商市场,完全竞争的供应商市场能够满足企业对产品的需求,而供应商市场的完全竞争将使得产品的市场价格不断降低;由于B点没有任何管理成本的投入,仅仅投资建设专用资产,导致p2>p3,所以B点存在不稳定性,此时企业会放弃投资专用资产重新选择完全依赖于供应商移动到A点或者投入管理成本移动至C点;C点说明价格与管理密切相关,企业投资建设专用资产获得产品除了一定的生产成本支出外,也需要投入管理成本保障运营。因此,A点与C点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根据本文对纵向一体化及契约交易的界定,C点能够代表企业纵向一体化的行为,A点则属于契约交易行为。因为企业纵向一体化之后内部生产的价格与通过契约交易从市场获得产品的价格相比不具有优势,所以比较分析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行为,不能单纯比较生产成本,还需要将管理成本考虑在内。

(二)生产成本的分析

用X表示需求产品的产量,用a作为能够测量资产专用性或者产品产量对生产成本影响的平衡系数,那么生产产品的成本函数可以表示为C=C(X,k,a),同时有Ca>0,Cka<0,CXa<0。由于企业纵向一体化之后内部生产与市场生产相比,并不占有优势,即生产相同产量的产品,通过内部生产的成本通常高于市场生产的成本,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内部生产会造成额外的生产成本损失。用函数H(X,k)表示内部生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损失,则H(X,k)X表示内部生产产量X的产品所需花费的成本支出。用上标i表示内部生产,m表示市场购买,则两种模式的生产成本函数可以分别表示为:

C i=C(X,k,a)+H(X,k)X

C m=C(X,k,a)。

由于两种模式的生产成本函数只有生产成本损失部分有差异,所以比较两种模式的生产成本只需研究生产成本损失部分即可。随着产量的增加,企业会逐渐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即内部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损失会逐渐减少;同时随着产品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专用资产能够发挥更大的生产价值,从而使得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损失也会随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所以H x<0,H k<0。

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对产量X的导数为MHX=H x(X,k)X+H(X,k)。根据新古典经济学对边际成本的结论,在产品的产量较低时,边际生产成本损失递减,但是总成本仍然处于上升,即MHX >0,所以内部生产成本损失仍然会上升。但是当边际生产成本损失递减到MHX =0临界值的时候,内部生产成本损失达到最高值,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MHX<0,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将不断下降,并且會有H(X,k)X>0。因此,在产量非常高的情况下,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会趋近于零,这时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的生产成本支出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上述对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分析仅仅是考虑了产量增加对生产成本损失的影响,那么资产专用性对生产成本损失有怎样的影响呢?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对资产专用性系数k的导数为MHX =H x(X,k)X。根据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与MHX不同,因为H k<0,所以MHk恒小于零,也就是说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会使得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不断降低。因此,如果资产专用性非常高,那么内部生产的生产成本损失也会趋近于零,此时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的生产成本支出同样没有明显差异。

综上分析可以发现,在产量大或者资产专用性较高的情况下,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的生产成本支出没有明显差异。

由于纵向一体化与契约交易行为二者的差异表现为契约交易行为的产品成本支出较低,而纵向一体化能够提高企业对生产环节的控制,因此根据本部分的分析结论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研究命题:

命题1:在产量既定,资产专用性足够高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

命题2:在资产专用性既定,产量足够大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

命题3:产量和资产专用性都足够高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

(三)交易成本的分析

正如本节第(一)部分的研究结论所讲,比较分析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行为,不能单纯比较生产成本,还需要将管理成本考虑在内。因此,本节第(二)部分的三个命题仅仅考虑生产成本的理论推导过程缺乏足够的论证支撑,仍然难以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指导,所以需要将管理成本的因素考虑在内,进一步验证交易费用对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行为的影响。同时,本节第(二)部分并没有对命题3进行充分论证,在本部分的证明过程中将予以补充。

用R=R(X)表示企业收益,同时内部生产和市场购买的生产成本函数仍然为C=C(X,k,a)。随着生产产品数量的增加,生产总成本也会不断增加,但是资产专用性的增加则能够降低生产总成本增加的趋势,因此有CX >0,Ck <0。然而,产品数量与资产专用性二者都能够降低对方对总成本的影响趋势,即CXk <0。假设建设专用资产的单位成本是r,那么获得专用资产的成本就是rk。为了方便之后的分析,在此需要加入一个技术限制的假设,即组织内部与供应商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所以,企业的利润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X,k,a)=R(X)-C(X,k,a)-rk

但是,上述利润表达式当中仍然没有涉及企业的管理成本,因此接下来需要加入管理成本函数。竞争会激励供应商为了获得竞争优势而不断优化配置,但是企业选择内部生产则会由于缺乏竞争的激励而产生腐败成本的支出,用β表示企业内部生产的腐败成本,这部分成本与产量和资产专用性无关,因此β是一个大于零的常数项。由于管理成本的支出主要是对专用资产进行管理,所以除了腐败成本外还有一个影响管理成本的自变量就是资产专用性,并且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企业需要支出更多的管理成本。所以,将企业内部生产和市场采购的管理成本函数分别表示为:

G i =β+V(k),Vk ≥0;G m=W(k),Wk >0

然而,在本节第(一)部分中针对契约交易的界定并没有涉及到管理成本,但是因为企业制定契约之前会进行供应商之间能力的比较,并且在契约制定之后还需要进行交易问题的协调,因此企业进行市场购买仍然需要支付一定的管理成本。企业通过市场购买时,由于难以获取有关产品的全部信息,所以在契约中处于信息劣势,随着生产所需产品的设备资产专用性提高,企业也需要支出更多的管理成本;而内部生产则能够便捷地获取信息,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对管理成本的影响较低,所以有Wk >Vk ≥0。因此,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的利润表达式分别为:

∏i=R(X)-C(X,k,a)-rk-β+V(k))

∏m=R(X)-C(X,k,a)-rk-W(k)

假设利润表达式是凹函数,那么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将上述两个利润表达式分别对产量X和资产专用性k求导:

∏Xi=RX -CX=0,∏ki=-CX -r-Vk=0

∏mX=RX -CX =0,∏mk =-CX -r-Wk =0

根据求导结果可以发现:在资产专用性既定的条件下,企业可以选择能够使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的产量作为最优产量;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企业能够在交易成本取得最小值的时候获得最优资产专用性。但是,这样的两个结论并不能够证明本文研究的三个命题,因此还需要对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进一步分析。接下来,本文将求导所得的四条曲线放置于以产量X为横轴,资产专用性k为纵轴的坐标轴象限内进行比较。

由于按照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将两种模式的利润表达式分别对产量X的求导结果相同,所以∏Xi=0与∏m X=0两条曲线在坐标轴象限内完全重合。根据本文之前阐述有Wk >Vk ≥0,所以在坐标轴象限内∏ki=0曲线位于∏km=0曲线之上,即使∏ki>∏km。因为∏kX=-CXk>0,所以四条曲线在坐标轴象限内的关系如图2所示。根据图2所示,比较内部生产与市场购买的最优均衡点,有:

X i>X m,k i>k m,并且∏ki>∏km

所以产量和资产专用性都较高时,内部生产模式对交易成本的降低影响更大一些,此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命题3得证。

由于腐败成本β在利润表达式当中是一个常数项,所以β值的大小只会影响利润的极大值,而对于交易成本的改变不会产生影响。最后,本文研究使用利润表达式对能够测量资产专用性或者产品产量对生产成本影响的平衡系数a求导结果,来比较两种模式下产量X和资产专用性k的提高对交易成本的影响。两种模式的利润表达式对a求导,有:

∏ ia=-Ca(X i ,k i ,a)

∏ ma=-Ca(X m ,k m ,a)

根据本节第(二)部分的推导,有Ca>0,Cka<0,CXa<0。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有k i>k m,则0∏km,说明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对交易成本的降低有更显著的影响。又因为Wk>Vk≥0,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也使得采用市场购买模式的管理成本更显著地提高。所以,在产量既定的条件下,随着资产专用性提高,内部生产模式对交易成本的降低影响更大一些,此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命题1得证。

同理,在资产专用性既定的条件下,也能得到∏ki>∏km>0。由于产量的提高只会改变生产成本而不会对管理成本产生影响,所以在资产专用性既定的条件下,随着产量的提高,内部生产模式对交易成本的降低影响更大一些,此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命题2得证。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采用构建理论分析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纵向一体化和契约交易行为进行比较分析。企业采用纵向一體化经营的绩效受制于两个主要因素,即产量与资产专用性。产量与资产专用性的单独或者共同提高都能够对交易成本的降低产生更大的影响,进而对纵向一体化经营绩效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此外,二者的单独或者共同提高会提高企业通过契约交易获得产品的交易成本。因此,本文研究发现:在产量既定,资产专用性足够高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在资产专用性既定、产量足够大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产量和资产专用性都足够高时,企业选择纵向一体化的模式优于契约交易行为。而在与上述三种假设相反的情形下,选择契约交易行为则更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

因此,企业只要满足以下三个前提之一,即可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第一,企业需要的产品不具有非常高的资产专用性,但是需求量大。此时,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能够通过控制生产时间、流通费用、库存成本等方面的问题,获得技术经济,有效地优化生产流程。通过大规模批量生产,有效地控制产品成本。第二,企业需要的产品需求量有限,但是资产专用性高。此时,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对供应商企业的依赖,降低产品供应的风险。同时,通过投资专用性资产的建设,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并通过提高产业进入壁垒有效地降低潜在进入者的威胁。第三,企业需要的产品需求量大,同时资产专用性高。综合上述两点的分析,此时企业采用纵向一体化不仅能够获得技术经济,控制产品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市场竞争力,并降低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二)实践建议

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产量和资产专用性两个因素对于纵向一体化模式有非常高的约束,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企业应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核心业务是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只有不断提高核心业务能力,企业才能够建立自身的核心优势,进而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因此,核心业务能力的高低是直接决定企业能否通过纵向一体化模式扩大市场竞争力的根本问题。

第二,企业所需产品的产量与资产专用性都较低时,可以通过与供应商之间的契约交易获得绩效的改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要求企业在产量或者资产专用性方面达到非常高的要求,所以在需求量不高以及资产专用性较低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契约交易的模式积累产品生产或者销售的经验,并通过市场上供应商之间的竞争获得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三,已经实施纵向一体化模式的企业只有在保持所需产品的产量或者资产专用性较高的情况下,才能够维持绩效。如果企业不能在产量或者资产专用性方面保持较高的趋势,那么通过契约交易获得所需产品并将企业自身的主要资源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才是企业经营的占优策略。

参考文献:

1.王耀光.交易费用的定义、分类和测量研究综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5)

2.亚当·斯密.国富论.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

3.Williamson,O.E.,“Transaction-cost economics:The governance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9 Vol.22,No.2.

4.Klein,B.,Crawford,R.A.,and Alchain,A.A.,“Vertical integration,appropriable rents,and the competitive contracting process”,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8 Vol.21,No.2

5.Becker,G.S.,“Irrational behavior and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2,Vol.70,No.1

6.程新生,孙毅,刘翰.控股股东行为、资产专用性与企业成长性——来自云南白药的案例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2)

7.Grossman,S. J., and Hart,O. D.,“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No.4.

8.Coase,R. 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a,New Series,1937 Vol.4,No.16.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
高校图书馆与互联网知识服务的比较及发展策略
安徽省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