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与姚村

2018-03-31 11:31王秉福
文史月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编织社员书记

王秉福

1963年到1966年5月,党中央先后在大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及学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所以也叫“四清”运动。这个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起到了很大作用,但由于把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认为是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致使在一些地方运动出现了偏差。

1965年初秋,为了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健康发展,山西省委常务书记王大任带领有50多人参加的工作队到姚村蹲点,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指导运动。

王大任书记驻姚村后,在重点指导“四清”运动的同时,非常关心姚村村民的生活,经常思索农村如何改变贫困、集体致富的办法。他每天黎明即起,都要到地里查看庄稼的长势,有时还要到社员家中访贫问苦,了解实际情况。

摊平废路基 荒地变良田

一天早晨,大任书记到地里看庄稼长势,他走到村东头,见一高4米,宽8米,长5华里的土坝,形如巨蟒,卧在一望无垠的田野上,上面长满了蓬蒿野草,十分荒凉,与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良田形成强烈对比。

大任书记问地里的社员,这土坝是干什么用的。社员们告诉王书记,这土坝是1958年大跃进时计划修铁路的路基。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修建铁路下马,成了一堆废墟,占了姚村不少良田。村里早就想将这废路基推平种地,但工程巨大,苦无力量。王大任听后说,变废路基为良田,这个想法不错。要动员组织村民,利用农闲时间,男女老少齐上阵,一定要把这个废路基摊平变为良田。我可以和有关单位协调,请他们抽调一辆推土机帮助你们工作。

摊平废路基的工程打响了。工地上红旗飘扬,人声沸腾,车轮滚滚。呼啸而来的西北风,在火热的工地上变成腾腾热潮;如铁的冻土层,被男女老少挥出的汗水化为片片松土。从省城调来的大推土机更是机器轰鸣,大显身手。驾驶推土机的师傅吃住在村里,一天8小时不下工地,为推平废路基做出积极贡献。其间,大任书记几次亲临工地参加劳动,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热情和干劲。经过全村社员几个月顶严寒冒风雪的艰苦奋战,终于将盘踞在姚村土地上的一条废路基彻底推平,为村里整出了400多亩良田。

细粮换粗粮 保证不断粮

1965年的夏天,小麦获得较好收成。大任书记见街上的村民们每天中午都是白面条,不见吃粗粮。他感到纳闷:城市居民才供应35%的细粮,其余65%还得供应粗粮,村民的生活难道比城市居民还好?于是,大任书记有一天在饭市上向村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村民们告诉他,农村与城市不同,打下啥吃啥。现在是夏天,刚收了麦子就只能吃白面,等到了秋后,收了高粱和玉米,每天只能吃红面和玉米面。到了冬天,尤其是第二年的春天,别说是细粮,就是粗粮也吃不上,大多数人家上顿接不上下顿,还有不少人家就连锅也揭不开了。

王书记听后,好几天眉头紧锁。明年春天的粮荒老乡们怎样度过?没有饭吃,乡亲们怎么开展生产?解放这么多年了,乡亲们还是吃不饱,穿不暖,难道这是我们搞社会主义的初衷?这个问题必须解决,而且要尽快解决。他找来粮食部门的领导和农村干部商讨解决粮食的问题。经过协商,他拍板,在不违反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让姚村的村民们与粮食部门对换粮食,一斤小麦换二斤玉米或高粱。

这真是天大的喜事。整个姚村沸腾了,乡亲们奔走相告,感谢共产党、毛主席派来的好干部,感谢王大任书记亲自组织和领导了细粮换粗粮的好事,使村民们家家粮食满仓,无后顾之忧。

1966年的春天,尽管政治气候变幻莫测,但村民们由于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干劲十足。所以,全村农业生产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约法三章 发展生产

姚村是太原市郊区的大村庄,多少年来,人多地少,贫穷落后,也是信仰天主教人数相对集中且设有天主教堂的地方,有些教徒参与了1964年的“非正常的宗教活动”,这次工作队进村,省委宗教办公室也同时进驻姚村,准备在对基层干部清查的同时,对参加“非正常的宗教活动”的天主教徒进行无产阶级专政。

然大任书记却给工作队“约法三章”:第一,在“四清”运动的整个过程中,发展农业生产和改善社员生活是首要问题,必须放在优先地位加以解决。第二,所有队员要坚持同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和掌握村中的实际情况,充分信任大多数基层干部。第三,信教群众不明真相,也是受害者。对参加过“非正常宗教活动”的天主教徒,不得歧视、不得伤害、不得乱扣帽子。工作队按照王书记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组织开会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正面教育为主,信任和依靠广大农村干部,同时,精心培养农村年轻骨干力量,开展科学种田,千方百计大力发展生产,使社员的贫苦生活得到了一定改善。一年來,由于大任书记抓住了主要矛盾,正确区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把握和执行了党的宗教政策,既没有抓什么走资派,也没有批斗过一位信教的群众,却使群众觉悟得到提高,“四清”运动健康推进,农业生产大发展。

创作村歌 凝聚力量

大任书记为了凝聚姚村干部和群众的力量,改变姚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工作之余,他亲自为姚村创作了村歌。

《齐心要把富根栽》

学习大寨新花开,

姚村人民干呀干起来。

贫下中农是顶梁柱

齐心要把富根栽。

英雄好汉一个赛一个,

热爱集体争着把头带。

自古啊,人勤地不懒,

农林牧副渔,放呀放光彩。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要让那千年的铁树把花开。

《齐心要把富根栽》创作后,他请作曲家苏富世谱了曲,又请农村文化工作队的同志们利用晚上时间,教给广大村民唱。于是,姚村村歌《齐心要把富根栽》在男女老少中传唱开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校园内外,到处能听到这首凝聚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歌声。如今,60岁以上的村民一说到村歌,都能顺嘴唱出。

省委书记亲自为一农村创作村歌已实属少见,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四清”运动的领导者,在政治挂帅、阶级斗争盛行的年代,竟敢公开创作村歌,提出农村致富,改变贫穷面貌,要把富根栽的口号,这充分彰显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党的高级干部的胸怀与胆量与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高尚品行。

发挥编织手艺加强副业生产

编织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据《易经·象辞》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用植物韧皮进行编织。到了汉代,编织已经很普遍。河北沧州的柳编和山西蒲州的麦秆编织在当时都是著名的工艺品。

姚村人搞编织历史悠久。村民们编织的原料既不是柳条,也不是麦秆,而是荆条。多少年来,他们利用农闲时候,上西山把荆条割回,经过捅剥火熏后进行编织,他们的主要产品是箩头、簸箕、筐子和拖仓。主要供人们日常割草、运粪土、采摘蔬菜水果等用。拖仓是供小煤窑往外拖煤使用。长期以来,编织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人们利用闲时编些箩头、筐子等拿到集市上出售,挣点零钱补贴家用。姚村人编织的手艺确实非凡,编出的产品既好看又耐用,在方圆几十里颇有名气。然而以家庭为单位,始终不能形成拳头产品,也不能将编织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大任书记看到姚村的编织产品从质量到用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于是决定将这一传统手工业作为致富的手段,组织力量,扩大生产,集体经营,农业、副业全面发展,使社员们能够在年终得到红利。这一决定得到全村人的赞誉。大队在1965年的冬天,组织了全村100条好汉,浩浩荡荡奔交城山田家沟割荆条。

100名身强力壮的好汉,每天爬山下沟,登峰入林寻找搜割荆条。当太阳落山时,每条好汉肩扛百余斤重的荆条,从几十里以外的山间兴致勃勃赶回田家沟。此时,此起彼伏的太原秧歌在山中飘荡。夜晚的田家沟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看着堆积如山的荆条,想着今后的好日子,干部和社员的脸上绽出了满意的笑容。

经过俩月的艰苦奋战,备足了能编织一年的材料,成立了专门的编织队,形成了有计划有规模的生产。编织产品质优量足,很快打开了销路,获得了可喜的收入。这时,大任书记嘱咐村干部,过年时存款户兑现30%,欠款户每人分3元,一定要让每户村民都吃上饺子。

成立医疗站 改善看病难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经济不发达,交通不便利,农民感冒头痛也得去公社卫生院看,稍重点的病就得进城到大医院看,来回几天,既费时又费工,有时甚至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耽误了病人,导致了严重后果。农民看病难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发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大任书记看到毛主席的指示后非常高兴,深感毛主席的指示对于改善农民看病难,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状况非常及时。于是,他及时贯彻落实毛主席的6·26指示,在姚村率先成立了“姚村合作医疗站”。

合作医疗站成立之初,缺少人才、钱财和药材。面对重重困难,大任书记出主意想办法,迎难而上。对于缺乏看病的医生和药剂师的问题,王书记经过和有关部门协调,选派村里回乡知识青年到山西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太原市中心医院进修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回来为社员治疗常见病。对资金不足的问题,采取集体出一点、社员凑一点、国家拨一点的办法来解决。对缺少药材的问题,组织有关人员深入西山采集和自己种植,将采集和种植的中草药自己加工,然后治疗村民们的感冒头疼发烧等常见病。

合作医疗的开展,受到村民们的拍手称赞。在为村民治疗常见病、指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积极预防常见病的发生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姚村落实毛主席的6·26指示,成立农村合作医疗站,全心全意为村民们服务,比周边村子提前了四年,在这点上,大任书记功不可没。这足以表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的高尚情怀和优秀品质。

活跃文化生活 提高村民素质

过去的农村,村民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什么文化生活。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低,素质不高,所以邻里吵架、赌博偷盗、打架斗殴时有发生。这些严重影响团结,影响和谐村风建设的现象,势必削弱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凝聚力。

为了提高村民们的文化素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社会主义文化阵地,王大任书记在省委机关倡议:请各单位和个人向姚村捐赠图书。省委各部门的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捐赠了一批文化娱乐、科学种田和破除迷信的图书。姚村利用这批图书建起了图书馆,全村八个生产小队,每队指定一名人员,向本队社员发放借书证。图书馆利用晚上对外借书。每天晚上,临大街的图书馆内,灯火通明,借书的人川流不息,尤其是年轻人,思想活跃,喜欢学习科学知识,更爱涉猎新生事物,一时间他们便成为图书馆的常客,成为科学种田的带头人。

在此同时,在驻姚村的文化工作队的帮助下,村里又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十几个小伙和姑娘,利用下雨和下雪天以及晚上,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自编自演,排演出了农村喜闻乐见的秧歌、晋剧、歌舞等节目,受到了村民的欢迎。表演唱《老俩口学毛选》、歌曲《姚村要把富根栽》等几乎普及到家喻户晓,人人能唱的程度。每逢夜晚,大队部内吹拉弹唱,人声鼎沸,悠扬的歌声在夜空飘扬,成为姚村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姚村人喜欢文艺,五十年来,尽管人员换了几茬,宣传队换成了晋剧票班和女子锣鼓队,但定时活动,每逢节假日为群众演出,初心不改。

雪中送炭 建设果园

为了解决村里特别困难家庭因人口多,吃不饱饭的问题,大任书记和有关单位协商,一个小队选出一家最困难的家庭,然后将这个家庭中的一名男性青年送往太原肉联厂、太原电解铝厂等地做轮换工挣钱,解决家庭困难问题。

1965年的冬天,北风呼啸,特别寒冷。大任书记见不少人家做不起棉衣御寒,便紧急倡议,呼吁省级单位捐助旧衣服,帮助姚村村民度过寒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不久,一大批捐助的旧衣服运往姚村。这真是雪中送炭啊!村民们手拿着工作组送来的棉衣,一个个热泪盈眶,从心底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

王大任书记非常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他带领工作组和全体村民植树造林,四处绿化,使得生产和居住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王书记还邀请省农科院有关专家来姚村指导,在村西的几百亩荒滩上,栽上了苹果、梨和桃等果树,使姚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桃果之乡。集体经济的迅速壮大,使村民生活不断改善。大任书记从吕梁回到省里重新工作后,心里还惦记着姚村的发展。他请申纪兰同志派西沟的果树技术员到姚村帮助修剪果树,指导果园建设。

修旧利废 为民服务

1974年,清徐县粮食局有一套面粉加工设备,由于使用年限到期,需拆除换新设备。姚村大队会计李拉拉听到了这个消息后,感到这样好的一套设备还能用就要拆掉送废品收购站太可惜了。于是他就给已回到省领导岗位的王大任写了一封信,提出与其卖废铁不如给了姚村继续使用,为当地群众服务。

王大任同志收到信后,认为修旧利废,为当地群众服务,应予支持。于是他将信批转到太原市粮食局。没过几天,市粮食局就派来技术员到姚村实地勘测修建面粉加工厂的地方。村民们听到大任书记帮村里建面粉加工厂,高兴得奔走相告。村里委托李拉拉会计全权负责筹建面粉加工厂。李会计上太原,跑清徐,通过广泛的人脉,很快购回了砖、水泥、铁皮、钢材和木材。在市粮食局技术员的指导下,新的厂房很快拔地而起,拆下来的设备也已运到进行安装。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姚村面粉加工厂正式运营。

新建的面粉加工厂,每天能加工4000多斤小麥,有效地解决了姚村及周边村民换面难的问题。

大任书记虽然在姚村的时间不是很长,但他对姚村倾心关注,实实在在帮助村里办实事的工作作风和共产党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风范,历史不会忘记,姚村人民不会忘记。事过境迁,时间虽过去五十多年了,但姚村人民至今提起王大任书记,都是津津乐道,赞不绝口,异口同声称他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

猜你喜欢
编织社员书记
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六届委员会书记、副书记、常委简介
体验编织的乐趣
一针一线编织爱
让文学激扬青春
人民公社女社员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书记家的狗
反腐败的度
快乐是用来编织
破格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