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载维
摘 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班级稳定,还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增强班级凝聚力。如何更好地培养班级荣誉感,本文从班主任老师提高荣誉感培养的重视程度、针对性的开展大量活动、满足学生对于个体的实际需求、建立良好的班级传统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关键词:班级荣誉感 意义 培养 对策
集体荣誉感,就是一个集体的成员意识到集体的价值,并且热爱这个价值,愿意主动去维护这个价值,并在维护中感到责任和自豪的一种情感表现。班级荣誉感是联系班级个体之间的精神纽带,意义重大。下面笔者就对班级荣誉感培养的意义和对策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班级荣誉感培养的意义
1.增强责任意识
班级荣誉感可以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意识,让一个班级拥有良好的风气,并且全体学生为了维护这个荣誉,愿意积极的付出自己的情感和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就会为了去维护班级的荣誉,去积极的付出更多,在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中,逐渐形成“班荣我荣,班辱我辱”的一种状态,有了精神的导向,学生在学校或者校外活动时,就会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2.维护班级稳定
班级荣誉感对维护班级稳定,更好的促进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个性差异很强,区别很大,如果这个班级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方向,那个整个班级就会很难管理。而集体荣誉感像一根绳子,可以约束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学生的整体步調保持一致。所以班级荣誉感对维护班级稳定,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3.激发学生潜能
班级的学生有了集体的荣誉感,就会为了维护班级的荣誉,不断的改变自己,激发自己的潜能,促进自己能力的不断增长。很多班级比赛中,只有学生表现好了,才可能够为班级争得荣誉,所以如果学生能够有很强的班级荣誉感,就会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表现的更加优秀。如原本胆小的学生可能因此变得勇敢,自卑的学生也会变得更加的自信。
4.增强班级凝聚力
培养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还能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促进学生更加的依赖集体,将集体作为自己的最终归宿。我国一直都比较强调集体的力量,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的优秀。如果班级有较好的环境,较强的凝聚力,必然会鼓励学生更加团结,明白和他人的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培养集体荣誉感,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意义重大。
二、班级荣誉感培养的对策分析
既然班级荣誉感的培养如此重要,作为班主任,在日常的生活中应该十分注重班级荣誉感的培养,下面笔者就初中班主任应该如何培养班级荣誉感的对策进行简单的论述和分析。
1.班主任提高荣誉感培养的重视程度
班主任应该充分重视荣誉感的培养。很多班级的学生之所以集体荣誉感不强,根本原因在于班主任老师并不重视集体荣誉感。所以班级学生也很难感受到老师对班级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那么,班主任应如何提高荣誉感的重视程度?首先,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踏踏实实的把自己当成集体中一员,在学校里,在教室中,在社会中,都应该积极的维护班级的荣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班级集体荣誉的重视和珍惜。其次,老师应该在日常的教学辅导中,向学生传递集体荣誉感这一概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集体荣誉感的内容,集体荣誉感的维护需要怎么做等等。在班主任老师的重视引导下,使更多的学生受到影响,并积极的去培养集体荣誉感。
2.针对性的开展大量活动
针对集体荣誉感的培养,班主任可以经常有意识的培养大量的活动。很多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并不单是老师强调就可以的,还需要在实际活动中,让学生去具体的参与荣誉感的争夺和维护中去。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积极的参加其中。如让学生之间相互推选代表班级参赛,其他同学可以作为后勤人员,如啦啦队或者相关的服务工作者,让班级的全部学生都积极的参与其中,在整个参赛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来逐渐渲染气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3.满足学生对于个体的实际需求
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就是更加注重班级的整体荣誉,更加重视集体的力量。但是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并不意味着不重视学生的个性。相反,只有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的实际需求,才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自己的集体,集体的荣誉感进一步增强。所以满足学生的个体实际需求,是将这个集体紧密融合起来的重要纽带。正是教师和集体关注学生个人的正当需求,才会提高集体的凝聚力,进而让学生个体为了更好的维护集体荣誉感而积极努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都有其特殊性,一个健康的集体,一个凝聚力极强的集体,是以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为基础的。所以在日常的管理中,班主任老师不仅仅要强调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同时还应该更加细致的观察个别学生的具体需求,并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如在具体的活动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和需求,安排他们到具体岗位中去,充分发挥作用。
4.建立良好的班级传统
良好的班级传统,对一个班级来讲,十分重要,一个班级的集体荣誉感一旦形成,就会有很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有很强大的感染力,任何一个陌生的新生进来,在短时间内都会受这种情绪的感染,并很快成为自觉维护班级荣誉感的人。所以班主任老师应该积极的建立好良好的班级传统,积极的吸取每一届学生在建立班级荣誉感时的方法,并将优秀的传统传承下来。如在新接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就告诉学生,这个班级的学长学姐,都是全校凝聚力最强的,希望新的集体,能够延续优秀的班级传统,成为下一届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在班级荣誉感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借鉴以往的方法,力争将好的传统延续。
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意义重大,不仅可以增强责任意识、维护班级稳定,还能够激发学生潜能,增强班级凝聚力。所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十分重要,班主任老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蔡炜.论新时期小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9.
[2]郑莹.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建立[J].考试周刊,2014(09): 171-172.
[3]李迪龙.浅谈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10):298-299.
[4]林为凯.初中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的再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5):127-129.
[5]谢科庆.班级集体荣誉感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01):32.
[6]海玉娟.如何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