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城龙
摘 要: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此时,小学生的心理与思想还未成熟,生性活泼且存在年龄限制。在开展日常学习时,班主任扮演着班级管理的角色,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条件。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语言艺术魅力是不容忽视的。对此,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语言艺术从规范语言、讲话力度、思维导向、语言得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 管理 语言艺术
在日常学习中,小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当属班主任,其所发挥的管理职能是不容忽视的。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规范而合理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但是,从目前小学班主任管理现状来看,班主任容易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未考虑学生的基本心理状况,使学生自尊心形成打击,甚至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与逆反心理。其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成为当前亟待处理的重要问题。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缺陷分析
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若班主任的语言相对死板,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就我国以往小班管理实况来看,班主任在语言艺术上重视度不足,对学生良好习惯督促上,使用语言时比较严肃且死板,未能营造和谐而幽默的气氛。当前,小学生正处在成长环节,缺乏精准的判断力,会忽视了班主任管理作用。此外,若存在此种恐惧心理,学生会大大降低生活自信心与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成长。
在开展班级管理时,若语言相对直白,势必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到的重挫。小学生生性活泼,不愿意受到拘束,班主任在管理时,未能结合小学生的此项特点,而是选择相对直白、简单的命令式语言,过于严肃,会然小学生产生惧怕感。例如,学生未能全面而精准的了解班主任的意思或注意力不够集中,在全班同学面前受到严厉批评,会让学生没有“面子”。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开展班级管理时,未能科学而合理的应用语言艺术,对学生未作积极引导,致使学生失去相应的学习兴趣,且自尊心受到重创,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会产生消极影响。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小学教育中,班级管理工作极其关键,而肩负此项工作的是班主任,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若想取得理想的班级管理效果,应全面把握语言艺术,注意把握好语言分寸,必须要遵循公平、公正、尊重的基本原则,是提高班主任管理效率的关键所在。
1.规范使用语言,做到尊重、公平对待学生
小学生的心理与思想还不够成熟,且自主判断能力差,心智也尚不成熟,成为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此外,班主任在管理与对待学生时,还存在着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学生会很敏感,也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从长远角度来看,若班主任长期针对某一学生或忽视某个学生,学生极有可能产生仇恨与自卑心理等心理。可见,在谈话时,班主任必须要公平公正对待,要尊重每位学生,从而达到预期效果。
2.强调讲话要张弛有度
通常来讲,小学生生性活泼,忍耐度不够,且班主任时常会大篇幅的讲,势必会让学生心生厌烦,也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心理。基于小学生的基本特征,班主任在说话时,必须要做到张弛有度,可有效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若学生提出了一些不合理的要求,班主任应不要直接回绝。小学生的心智还不够成熟,其无法理解自身的一些要求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困扰,若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若班主任直接回绝,会让学生无法接受此项决定。对于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对学生展开心理疏导,及时向学生讲解不可这样做的原因所在,最终能让学生自愿放弃此念头,不会对学生自信心产生打击。
3.正确引导小学生的思维
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与心理特征,班主任应因材施教,选择生动幽默的故事来讲给小学生听,其既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还能更为高效的规范学生行为。因此,在讲解相关故事时,班主任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基本学习准则,其势必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成效。例如,班主任可以讲述“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和尚的故事”等趣味性故事,以此来引导学生要懂得团结互助,只有团结协作才能达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同时,教师还可借助“狼来了”的故事来教育学生做人要诚实。班主任可借助趣味而教育意义的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小学生在听取故事的过程中把握为人处世的道理,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把握好故事的应用时机,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4.批评与表扬要把握分寸
小学生缺乏相应的人生经验,其在挫折与困难承受力上相对较差,还缺乏是非判断力。因此,为避免对小学生的心智产生影响,班主任在表扬与批评学生时,应全面把握好语言表达的分寸。班主任若是一味的去表扬学生,会让学生会感觉自我良好,变得更加自我、骄傲;而过分严厉批评又会对学生自信心形成打击,情况严重的还会对学生产生心理打擊,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此外,在看待问题时,班主任必须要客观而全面的考虑,在对待学生时,不可因为之前的固定印象而对学生产生不公平的表扬与批评。此外,班主任应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应提前意识到自己言行可能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说话时不可过分绝对,必须要留有一定的分寸与余地,避免对学生自尊心产生伤害,才不会从本质上影响师生情感,会赢得学生的爱戴、拥护与信任。
总而言之,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是整个小学教育运行体系中的重要任务,旨在实现对班级、学生等的管理,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班主任管理工作要顺利实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消除小学生内心的恐惧感,班主任必须要合理应用语言艺术。教师及时更新管理理念,把握语言艺术,运用轻松而幽默的语言来打造班级气氛,还要利用激励性语言来挖掘学生潜力,是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池雪琴.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语言沟通艺术阐释[J].中国校外教育,2017(25):33+35.
[2]陈红霞.小学班主任管理中语言艺术及沟通方法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6(11):85.
[3]王丹丹.试论小学班主任管理的语言艺术[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48.
[4]白淑粉.小学班主任管理语言艺术探究[J].学周刊,2014(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