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育中的舞蹈教学

2018-03-31 16:47白悦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幼儿园教育

白悦桐

摘 要:幼儿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所以对幼儿进行合理的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治理水平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进步,那么顺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趋势,教师就需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幼儿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尤为重要,其舞蹈教学中不仅能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性,培养幼儿的声势律动能力,促进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还能够培养幼儿独特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独特的性格,提升幼儿的审美意识,从而帮助幼儿从小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幼儿对自身的认可,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幼儿园 教育 舞蹈教学

幼儿由于年纪小,学习能力强,但是肢体协调能力比较差,所以对其进行舞蹈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舞蹈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发展进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活跃幼儿园教学气氛,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学习生活。那么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改变传统的舞蹈教学形式,不能让幼儿进行机械化的舞蹈练习,而是要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舞蹈知识的学习,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步。下文就幼儿园舞蹈教学展开论述。

一、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由于幼儿年纪小,身心发育不成熟,所以其在进行舞蹈知识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进行舞蹈知识的学习,那么幼儿教师就需要从幼儿的实际需求出发,采取不同的舞蹈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学舞蹈的兴趣,从而提升幼儿舞蹈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舞蹈时,教师可先将舞蹈内容编成笑话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舞蹈内容,以帮助幼儿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形态。在教新舞蹈时,为了避免因舞蹈难学而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教师首先要讲清楚动作的要求、规格和要领,并遵循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将组合动作分解成单一动作;将动作较难的部分分解成局部动作,然后经过局部练习、单一练习,再进行组合练习。在练习中,运动量和动作幅度要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不能为追求速度而一下子教很多。因为幼儿一旦曲解了教学内容,纠正起来就很困难,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二、合理选择舞蹈教学的内容

由于幼儿行动不敏捷,所以教师选择的舞蹈教学内容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才能被幼儿所理解。必须闪烁幼儿的心灵,充满童趣,要克服成人化的倾向,舞蹈的动作要简明、活泼、形象,这样才能激发儿童学习舞蹈的兴趣。我在教幼儿舞蹈时,首先将舞蹈内容以故事叙述给幼儿听,便于幼儿理解舞蹈的内容并增添兴趣,促使幼儿在跳舞时能创造性地表达各种舞蹈姿势。如:舞蹈《我不上你的当》,在教学之前,我会给幼儿讲《小兔乖乖》的故事,这是一个幼儿非常喜欢和熟悉的故事,能用舞蹈的形式来表现出来,幼儿是非常开心的,带着对故事的理解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舞蹈。

三、创建活跃的舞蹈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需贯穿生动、活泼、童趣盎然的气氛,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使他们忘记训练的疲劳和痛苦。在教学中要创设意境,让幼儿展开联想的翅膀,教师在游戏中教,幼儿在游戏中学。例如律动《小鸟儿》,我和幼儿分别扮演角色鸟妈妈和小鸟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蓝天白云”的意境:“在一片蔚蓝的天空里,鸟妈妈带着小鸟们学飞。”幼儿听着音乐,跟着我有时学小鸟飞,有时学小鸟跳。在练习的过程中,看到某幼儿手的动作不对就说:“哎呀,我的小鸟怎么啦?翅膀抬不起来,飞不动了?”这时幼儿就知道自己手的动作不对,很快就自觉改过来了。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我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游戏不仅使幼儿学会舞蹈,还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

四、合理创设音乐环境,提升舞蹈教学的有效性

《规程》第20条明确提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环境中的育情因素,是因为优美和谐的气氛能积极地、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审美活动,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比如孩子早晨起床,教师可以《小军号》来做指令,让孩子在早晨起床的忙碌中感受音乐的强快节奏;进餐时我放的是《水边的阿狄丽娜》、《秋日的私语》、《少女的祈祷》等世界名曲,让优美的乐曲伴随孩子们的进餐时间;午睡前放《摇篮曲》;教学活动放各种轻快的儿童歌曲等。在音乐的熏陶下孩子们情绪愉快,情趣得到潛移默化的陶冶,孩子的感受能力逐渐得到提高。正像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童年不能没有游戏,同样也不能没有音乐。”

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口传身授教学包括教师的口头讲解和以身示范两个方面。老师在舞蹈动作示范时应给予孩子合适的讲解,因有时幼儿的视觉感受并不精细,对老师的舞蹈动作不一定能看清、理解和掌握。这时老师应用语言加以指明,让幼儿注意到细节部分。但如果老师在舞蹈动作示范时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踢腿、转身”等或用舞蹈术语去进行教学,必然会让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所以我在口头讲解时尽量用儿化语、形容词,如:踵趾小跑步可说成脚跟脚尖跑跑跑;三踏步可说成走走走跳等。或将故事情节带入舞蹈动作学习中,如小班舞蹈《小白兔》的教学,我在身体动作示范时加上故事的部分内容:小白兔在草地上跳跳蹦蹦,这边看看,那边看看有没有萝卜(在场地的周围蹦跳),呀,那里有个大萝卜(用手捂嘴做惊喜样,并用手指向前方)。小白兔高兴地拿起萝卜回家了(用手从地上做拣起物体的动作并蹦跳离场)。在带领孩子们学习的过程中我反复边舞蹈边讲述,孩子的兴趣高昂,动作准确。另在舞蹈教学中老师还应注意的是要让孩子学习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强弱舞动,而不是靠听口令或数拍子来进行舞蹈。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对幼儿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提升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并选择适合幼儿的舞蹈教学内容,创建活跃的舞蹈教学氛围,并合理创设音乐教学环境,提升舞蹈教学的有效性,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进幼儿舞蹈能力的提升,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黄霞.谈幼儿园舞蹈教学规范化的重要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

[3]杨晓霞.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对幼儿美的影响[J].教师博览,2015(04).

[4]高云.传统民间舞蹈元素在幼儿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第二版)[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幼儿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爱“上”幼儿园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