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分析

2018-03-31 16:47陈凌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学解析

陈凌曦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源于生活”,教师要让学生将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本文对应用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培养 应用意识 解析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对学生学习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结合生活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在《有趣的数学》中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名古怪的科学家扣押了他的同事,他们分别是工程师、物理学家、数学家,他把这三个人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并在房间里留下充足的不同种类的罐头,然而没有提供开启罐头的工具。这样关押了1年后。这名古怪的科学家来到了关押三名同事的房子。首先,他来到了关押工程师的房间,可是工程师已不在房间。工程师利用房间内已有的东西制作了罐头起子,利用罐头盒和食物做成炸弹,逃出了房间。然后,他去了关押物理学家的房间,看到物理学家用把罐头抛向墙壁的方法打开罐头,正在吃罐头。再仔细观察,发现物理学家正在通过计算把罐头抛向墙壁时最容易打开罐头的角度和速度,研究新的力学。最后,他去了关押数学家的房间,看到数学家一个罐头都没有打开,已经饿死了。但是数学家已经解决了如何排列罐头能看起来舒服而且便于拿取的问题,还算出了罐头的体积、表面积等等。

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但却说明了一个道理,这个数学家如果能将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一起,他也许就不会饿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结合日常生活,为学生创设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创设生活情境:你带着50元来到文具店,一个书包30元,一个文具盒12元,一个作业本3元,一把尺子2元。大家算一下,买这些东西要用多少钱?50元够吗?这样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探索生活发现数学问题,强化应用意识

数学是源于生活的,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生活,对生活进行观察,明白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

例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有哪些跟长度有关的。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得出,可以回家测测自己和家人的身高,量量自己脚步的长度,算算从学校到家里的路程等等。再例如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有关知识后,教师要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只局限于课本,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相关问题。比如让学生去计算自己卧室的大小,教室的空间大小等等。

三、参与课外实践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只有讓学生进行亲自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本内容,挖掘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外实践活动中,自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完表面积的概念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物体,把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出来,将过程及结果记录下来,以便课上讨论交流。

学生经过实践后得出:

生1:我测量的是蛋糕盒,经过测量后发现它的长、宽、高都是相等,也就是它是一个正方体。经过分析。我只计算了1个面的面积,用这个面的面积乘上6,就可算出它的表面积。

生2:我想知道我家洗衣机的表面积。通过测量。我发现洗衣机的上面和下面是正方形。如果计算它的表面积,只要测量出正方形的边长和洗衣机的高就可以了。

生3:我想知道的是我家长方体玻璃鱼缸的表面积,实际上是计算五个面的面积。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都是直接给出例题,学生只需要套用公式进行计算。而通过学生亲自进行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再如,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后,教师可布置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去附近银行调查利率并了解一些有关储蓄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调查活动中,接触更多的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学生初步了解了储蓄知识后,给学生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小明的爸爸准备存款5000元(三年后用),他如何存取能获得最大收益?小明将500元的压岁钱存进银行,整存整取二年,如果年利率为2.38%,到期后小明取出多少钱?老师把4000元存进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5%,利息税率为19%。到期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多少钱?交了多少利息税?

通过课上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很好的空间去发挥思路,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培养应用意识是极为重要的,教师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引导,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明白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后,能熟练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进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当然,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长期坚持下去,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闫春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J].祖国:教育版,2013(09):223-224.

[2]王晓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实践研究[J].关爱明天,2014(07):11-12.

[3]曾文莲.学以致用——沟通数学与生活的桥梁[J].小学数学教育学,2013(02):6-7.

[4]张胜荣.“搭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24时计时法”的教学[J].中小学数学,2006(04):20-21.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学解析
三角函数解析式中ω的几种求法
睡梦解析仪
电竞初解析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