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微课教学,激活生物课堂

2018-03-31 16:47林雅燕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课应用初中生物教学

林雅燕

摘 要:新颖而又个性化的微课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变革,增强了课堂教学实效。微课与传统的视频教学相比能突出重点,时间短、收效高,可实现移动化学习。为此,教师要巧用微课,优化初中生物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關键词:初中生物教学 微课应用 途径优化教学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相比传统的视频教学,微课的特点更加突出,优势更大。其主要表现是:主题明确且具针对性;短小精悍,利于传播:资源容量小,方便移动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在准确理解微课的基础上,发挥微课的优势,制作并巧用微课,达到优化生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一、利用微课做好课前预习

预习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都非常重要,为此笔者认为关于初中生物的预习需要正确地引导,要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明确的预习目标与要求,让学生了解课堂时间无法深入讲解的一些生物概念,也可以了解相关的情境。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预习,又没有那么重的负担,为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还要尽量避免预习内容与课堂讲解内容的“重复”而带来的乏味感。

例如,教学“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时,这一章的生物概念比较多,如“变异”“遗传”“性状”“相对性状”“基因”“显性基因”等,要让初中生掌握这些概念的内涵、搞清楚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困难的,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教学“瓶颈”。那么,如何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突破,制作一个动物繁衍的视频,视频的内容要包含宏观过程与微观过程,将相关的概念一一标注在对应的位置上,同时还需要加一些教师的讲解,这样整个微课视频就显得简短生动。制作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微课来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用微课来辅助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鲜,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当中了解一些原本枯燥无味的生物专业术语。

二、准备具有针对性的微视频

初中生物学习过程中,有很多知识是微观知识,学生仅仅通过课本的学习和教师的讲解无法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具有针对性的微视频,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学习细胞结构时,进行简单的讲解学生很难理解,那么小的物质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结构?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制作一个视频——显微镜下的真实细胞的视频。这样,学生真实地看到了细胞质、细胞核,就真正理解了细胞的结构。另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个难点,学生掌握不好或者无法理解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一个微视频。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教师不能及时地针对每一位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微视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微视频为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学生也可以将微视频作为永久的学习资料进行保存,随时听讲,随时学习,实现教学的灵活性。

三、对学生生物思维进行引导

知识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学生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注重对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每一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学科素养,都有自己的学习思维模式。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阶段。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生物思维进行引导。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认知操作来形成的,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微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的结构和功能。这些研究对象本身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规律。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是植物的呼吸作用,要了解条件、原料、原理以及作用,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学生学会分析、整理,并且学会知识的迁移。学习完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师可以直接提问人类的呼吸作用是怎样的。这样就培养和训练了学生学习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式,加深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应用。学习是一个思维的加工过程,教师要懂得引导学生去思考,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

四、利用微课做好实验教学

从某种性质来看,微课与实验好像是矛盾的,那么微课与生物实验如何实现互补?这就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要求是学生要做好教材中的实验,培养观察能力,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是通过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脑,多动手去操作,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思考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适合微课来替代。但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不是任何实验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可能会因为器材不足、材料不足、时间、场地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完成实验任务,此时微课就能发挥作用了。

例如,关于对种子萌芽环境条件探究的实验、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等,这类实验完全可以利用微课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够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还能为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而服务。这类微课制作可以是从互联网上下载与本课实验内容有关的实验过程,也可以是教师录制学生课外完成的实验过程,然后教师对这些视频进行加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并加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也能够了解整个实验过程,加深对实验的印象。

总而言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在实践应用中也需要与学科特性结合,不能让微课教学流于形式。希望广大教师能够深入研究微课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为增强初中生物教学效果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桂梅.初中生物学微课的选题与教学设计[J].生物学教学,2015,40(4):36-37.

[2]吴昊.“微”中求索,浅析初中生物微课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46).

猜你喜欢
微课应用初中生物教学
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有效应用
视频资源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初中生物教学凸显和传递重要概念的实践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微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可行性
高校校本微课的开发与应用策略
录屏式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