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开始关爱孩子

2018-03-31 09:29温晓航
师道·教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陪伴母亲心理

温晓航

一、观案例——渐远的伤心背影

一名初一男生,在步入初中校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暴露出了众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与同学发生争执矛盾后,情绪失控之下用拳头砸向楼梯走廊的玻璃,伤得满手是血,却又显露出满脸的不在乎;犯了错误,老师还没来得及找他,他居然主动找到老师对其进行“威胁”——“你要是批评我,我就从楼上跳下去”;看见漂亮的女教师他就带头起哄……

这孩子怎么了?在他的成长过程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他成了此刻的模样。

在家访中老师了解到:在他幼小时,父母的感情就不和,经常吵架,有时父亲甚至还会动手打母亲,每当此时他被吓得缩在角落,哭不出声来。小学时父母离异了,母亲抛下年幼的他远走澳门打工,他被安排和父亲、奶奶住在一起。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只要他稍不听话就会遭来一顿拳打脚踢,小小的他经常伤痕累累。他渴望母亲的关怀,采用各种方式,甚至做各种“坏事”,希望能够引起母亲的关注,然而换来的依旧是母亲的冷漠,父亲的暴打。于是,孩子一步步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

我经常与孩子的母亲沟通,及时告知她孩子在学校的近况,劝说她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抚养,哪怕只让孩子在她身边呆一段时间,让孩子感觉到妈妈没有“抛弃”他,以此给孩子温暖和成长的信心;我多次指导孩子的父亲调整他的教育方式方法,希望他能做到不让孩子觉得自己“厌恶”他,以此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可是,孩子在冷漠的家庭阴影中成长多年,对家渐渐早已失去了希望,变得越来越乖张孤僻。这个孩子有着与年纪不相符的冷漠,他空洞的眼神让我不忍直视,戳痛我心。虽然我万分努力,但直到毕业,他的改变也不多。孩子越走越远,消失在我们视野的尽头。

又一个孩子带着伤痛、带着潜在的心理问题走入了社会。如果当时家长、老师多一点关于青少年创伤的了解,在合适的时机能给予治疗性的教育,我想,孩子也许不会成为今天这样;至少,会有所改变。

二、探原因——创伤从何处而来

(一)来自家庭关系的创伤经验影响因素

在和学生打交道的20多年中,我经常看到因有些家长不懂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方法不当而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伤害。每当此时,我多希望如果有可能,全社会都来关注一下孩子的成长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它是无形的,却影响深远的,会影响人一生甚至几代人。在此,我仅就青少年心理发展中所受的普遍性创伤的归因,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婴幼儿时期父母缺席造成的影响

当今社会年轻人工作压力大,任务重,时间紧,往往无暇照料和陪伴孩子,特别是处于哺乳期(0到3岁)的婴儿。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在这个时期没有情感的体验,所以无需教育,只需要解决温饱问题即可。很多年青父母甚至直接将孩子全全交给老人照顾,很少甚至没有和孩子有情感上的直接接触。

事实上,婴儿期的孩子十分需要父母的陪伴,特别是母亲的陪伴。对于茫然无措的婴儿来说,只有照顾自己的人最值得信赖,他需要在母亲的引导下更好地去探索并认识这个世界,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性格特点。如果这时“母亲”这一角色突然消失了,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分离焦虑(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后果严重,影响深远。现在我想告诉所有年青父母,当孩子还幼小的时候,母亲的陪伴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一个持久的、有安全感的环境,对婴儿的成长尤其重要;否则,父母将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对孩子的“伤害”。

2. 与重要客体的分离造成的影响

现在社会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而这部分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问题学生”,给家庭和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多困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突然失去了父爱或母爱,只能单独地和其中一方生活,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完整的爱,再加之社会偏见,以及内心还无法强大到正确面对亲人的分离及不良舆论,孩子心理上的创伤越来越深。特别是父母在离婚过程中,那些无休止的争吵和矛盾,更是在孩子的心理创伤上撒了一层厚厚的盐巴。孩子不知如何粘合父母破裂的關系,就不惜用“变坏”等自毁方式将父母的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结果更适得其反。如果孩子的伤害指向“自我”,他就会没有安全感,就会自卑,有羞耻感,长期陷入痛苦和极度烦恼之中,没有战胜困难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很难应对突发事件,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如果孩子的伤害指向“他人”,他的情绪就极易激惹,性格变得暴躁、粗野、蛮横、神经质,就会成为学校或家庭的“炸弹”,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就会被“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3. 自我价值感不足造成的影响

“重男轻女”也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现代社会,生男生女一个样,早已成为共识。可在一些落后地区,“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一些家庭已有很多孩子,可还是不生男孩不罢休。在这些家庭最先出生的孩子,之前一直得到了父母全心的照顾,因突然有了弟妹,被父母忽视了,渐渐就会产生“被抛弃感”。他们会觉得是因为自己的性别以及其他方面表现不佳而得不到父母的“宠爱”,于是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断地要做的更好,甚至用“欺瞒”的方式去讨好父母,时间久了,情感态度乃至价值观都会产生偏颇,形成隐性伤害。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二)来自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

1. 学校老师的教育误区

教师要意识到每一个孩子在成长期都会有脆弱的时候,都需要去保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哪怕是在他们看起来最“令人讨厌”的时候。记得有人说过“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正是他们最需要爱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问题学生”可能正在用他们特殊的方式来表达希望被爱的夙愿。所以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慎用过激方式,特别是让孩子难堪或是感觉到被抛弃的方式,要多用善用激励手段,甚至是不动声色地给他们自省和弥补错误的机会。对于一些较大的突发事件,就算当时是为了制止事态恶化而采用了较为强烈的解决方式,事后也一定要找机会找到孩子,弥补断裂或不稳定的信任关系。

2. 对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和伙伴关系重要性的忽视

孩子到了青春期,对稳定的同伴关系开始有了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同伴的认同来完成自我的认同。这时候,找到一个或几个志同道合、能一起分享“小秘密”的伙伴就显得至关重要。孩子能找到伙伴,能融入“小圈子”却不被孤立,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是不善与人打交道,或者不知道怎么与人打交道(这些孩子往往用错误的或是“令人讨厌”的方式希望和别人进行链接),常常被排挤,被冷落。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孤僻、冷漠、偏激的性格,让人更加难以接近。事实上,他们是以“回避”的防御机制来进行“自我保护”,使得自己不再受到伤害。

三、找疗法——家校倾情抚创伤

面对已经发生了心理问题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往往想帮助却无从下手。有个教育的不二法门,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往往“关系大于内容”。所以,解决问题不妨从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亲密关系开始。孩子信赖父母,才会接受父母的教育;孩子认可师长,才会接受教师的建议。当孩子无法接受我们的教育时,我们不要指责,不要评判,放平和心态,静静地陪伴着他们。一位家长这样描述的她的陪伴历程:

“我的丈夫在小峰三岁的时候就抛弃了我们,我要养活两个孩子,很忙,没有多少时间陪孩子。小峰上了初中,越发叛逆,总是嫌我唠叨,有一次,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砰”地一声甩门出去了,晚上也没有回家。这时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孩子在埋怨我,他现在听不进我一句话。看到我艰难的处境,老师和朋友劝我改变一下教育方式。为了孩子,我辞了工作,就呆在家里陪他,他刚开始的时候不理我。但是当他看见我没有再去上夜班,做了饭,洗了衣服,干了一天又一天的家务,当他看见我脸上全无责怪的神色,当他看见我在给他的小狗喂食……当他知道妈妈在家等着他回家吃饭,当他知道了妈妈在陪伴他,他开始跟我讲话,开始说他的想法,我们的隔阂慢慢消解……”

陪伴其实是一种关注,是一种理解,是一种倾听,是一种静能量。陪伴中有爱,爱能愈合创伤。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陪伴母亲心理
陪伴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心理感受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