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青松
树木,陪伴着人类从远古走来,把太多的恩惠施于人类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讴歌树木,我想把最好的赞歌,唱给树木。
洪荒年代,原始人手持木棒作武器,赶跑毒蛇猛兽,猎获食物,繁衍生息。启蒙岁月,部落人钻木取火,烹调熟食,不再茹毛饮血,生吞活剥;伐木筑屋,遮风挡雨,掀去穴居和巢居的旧历;植桑养蚕,蚕丝织衣,蔽体遮羞,驱寒保暖,分手裸体时代,滋长羞耻之心;踏地为路,斧木为舆,楺木为轮,配制成车,而达千里;“刳木为舟,剡木为楫,编木为筏”,以绝江河。立“门”为户,植树成“村”。没有树木对人类的相扶相搀,原始人就会步履蹒跚,难以走成后来主宰世界的“万物之灵”。
树木,倾其所有,奉献人类,把太多的福祉播撒在人类生活的角角落落。礼赞树木,我想把最美的诗篇,诵给树木。
树木,以优美的体形、文雅的枝蔓、缤纷的叶片、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滋养着人类的躯体和心灵,生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谁不仰视那热情好客的黄山迎宾松,谁不赞叹那大漠胡杨的孤傲风骨,谁不欣赏那婀娜多姿的早春柳丝,谁不着迷那艳丽妩媚的桃花,谁不陶醉那晚秋殷红如血的枫叶,谁不喜欢那红润光鲜的苹果?树木,慷慨地赐予人类珍贵的饮品,神奇的中草药,保健着人类的身心。银杏的叶、枣树的皮、桂树的花、山楂的果,桑树的根,都是地道的中草药;毛尖茶、龙井茶、乌龙茶、观音茶、普洱茶,均为上好的茶饮。
感恩树木,因为树木使出浑身解数,营造和守护着人类美好的家园。不是么?绵延千里的“三北防护林”,以坚不可摧的林木队列,抵挡住“沙尘暴”猖狂的侵袭;河堤湖坝上的林木,以深厚发达的根系,固沙土护坝堤;路边的行道树,以昂杨挺拔的姿态,划出道路与田地绿色的分界线;浓郁的庭荫树和美丽的观赏树,以错落有致的孤植与丛植,消弥着噪音,过滤着空气,洗涤着尘埃,呼应着小桥流水,陪衬着亭台楼阁,构建出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的优美园林。
以树木冠名的人名、地名、商标名、歌名、文学作品名、影视剧目名,枚不胜举:小桃红、王散木、史树青、胡乔木、周树人、五柳先生(本人的名字“青松”,也有幸入列),银杏沟、黄楝岗、荆紫关、橘子洲、槐花湾、杨柳青、秋林渡、黄果树瀑布、五棵松车站,桐树庄、大榆树村、四棵树乡、构林镇、枣庄市、吉林省,椰子糖、芒果烟、桂花酒、杏花村酒,《小白杨》、《红梅赞》、《映山红》、《榕树下》、《梅花三弄》、《满山红叶似彩霞》、《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咏柳》、《咏梅》、《陌上桑》、《凤栖梧》、《挪威森林》、《白杨礼赞》、《松树的风格》,《杜鹃山》、《青松岭》、《槐树庄》、《香樟树》、《桐柏英雄》、《山楂树之恋》……树木,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符号,全人类的集体记忆。木,或独立成字,或偏旁構词,字数词量繁若星辰,难以数计:木、林、森、树、板、材,松、柏、榆、楝、桐、槐、杨、柳、桑、桃、梨、杏、檀、楠,桌、椅、床、榻、箱、柜、梁、柱、檩、椽,枝、杆、杈、棍、棒、枪,桥、栈、轿、楼、轩,琴、瑟、琵琶、板胡……去掉“木”字,中华字典将遗漏不全,传统文化将痛心缺憾。
以树木为述写对象的文字,读起来亲切、温暖和动人,这也许是人类与树木,有着类似的磨难与煎熬、畅达和舒坦、平和与安静、愤慨和豪迈之故吧。同样的历程,同样的性情,惺惺相恤,意绪契合。“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也”——孟老夫子将农民种树奔小康之秘诀,一语道破;“人面桃花相映红”、“杏花春雨江南”、“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旷野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妙语连珠,好一派意犹未尽的农耕生活图景;“春前有雨花开早,秋后无霜叶落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树叶飘落,老人生悲”、“一叶知秋”——斑斓的树貌季相,深邃的哲思禅语,诠释着“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劳动的愉悦与离别的酸楚,在字里行间婉转流淌…
以树皮的植物纤维为原料,制造出的文字书写材料——纸张,软薄轻便廉价,取替了笨重的铭文石刻、竹木简牍,代位了昂贵的丝娟缣帛,开启了崭新的书业时代。此后,负荷着美好文字与图画的纸张,册页成溢满墨香的书籍;内容丰富、装帧精致、卷帙浩繁的书籍,连绵不断,世代相传,记录着人类足迹,承载着人类文化,传播着人类文明,交流着人类思想,推动着人类进步。没有树木,人类辉煌的文明史册,将会有着怎样短章少节的缺失?读着“断代史”的我们,又将有着怎样无可弥补的遗憾?
木分花梨紫檀,犹如人分三六九等。树木世界就像人类社会,既有黄口小生,又有耄耋老者;既有凡夫俗子,又有才子佳人;既有芸芸众生,又有君子贤人;既有平头百姓,又有帝王将相。细心观察一下树林的风貌,刻意品评一下木料的材质,便能体会出:树木的风姿,比附着人类的面貌;木料的品质,对应着人类的品格。让我们耐心地盘点一下,就可以发现:林林总总的树木中,有太多大家似曾相识、心照不宣的形象——坚实固执的“男人之木”榆木,妖冶纵情的“好色之木”色木,淡雅朴素的“平凡之木”榉木,雍容华贵的“稀世之木”金丝楠木,十年合抱的“速生之木”白杨木,静谧沉古的“帝王之木”紫檀木,坚硬倔强的“坚韧之木”铁力木,金坚玉润的“万钱之木”沉香木,卓尔不群的“君子之木”柏木,沧桑长寿的“老人之木”桧木,纹路如诗的“文章之木”香樟木,誉冠天下的“极品之木”黑檀木,喜结连理的“伉俪之木”榕木,还有寄托着乡愁的“桑梓之木”,更阐释着树木浓郁的人文情怀。这些栩栩如生的木材,不正是树与人性灵相通、品格一致的生动佐证吗?
活着的树木,春华秋实,勃发着盎然生机;
锯解的材料,木香扑面,弥漫着艺术气息。
树木,起源于自然,根植于大地,禀性温良,素来亲善,与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情缘。树木生长于空旷的天地之间,吸纳了氤氲的地气,日月的光华,山川的灵秀,所以才摇曳着特异与神奇。人起居于木屋居所,长眠于棺椁坟地。相伴树木,人心清静;偎依木器,灵魂安宁。没有人,树无主;没有树,人孤独。
风格迥异的木材,制成了工艺精湛的明清实木家具,筑造了气势恢弘的木质建筑,镂刻出玲珑剔透的木雕工艺,哺育出源远流长的木文化,谱写了中华文明长卷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谁不珍爱那温凉适宜、环保耐用、纹理细腻、色泽高雅、溢彩流光、富丽华贵的红木家具呢?树木的圈圈年轮中,蓄积和沉淀着人间的烟火,土地的敦厚,根系的深沉,野风的吹拂,流水的韵致,雨滴的润泽,气候的冷暖,潜伏着音乐艺术的气质,使得木质乐器音质纯朴而清亮,音色圆润而古朴,音域宽广而浑厚,音韵幽雅而绵长,不同凡响。不是么?神农氏“削桐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合焉”。这是木制乐器的初始。桐木之外,红松、云杉、枫木、红木、楠木、檀木、铁木、椴木、槐木、岑木等木料,也都是制作古琴、二胡、琵琶、小提琴板材的良木。不信,你听——手法高妙的琴师,坐拥一架木质的古琴,能弹奏出天籁之音《高山流水》和《广陵散》;坐拥一架木质的古筝,能弹奏出欢快明丽的《渔舟唱晚》;操持一把木质琵琶,能弹奏出悲壮雄伟的《十面埋伏》,繁密富丽的《阳春白雪》,静谧动人的《春江花月夜》;操持一把木质的小提琴,能拉出“此曲只应天上有”的《梁祝》;操持一把木质二胡,能拉出深沉凄美的《二泉映月》,芳香遍天涯的《茉莉花》……
我想代写一篇沉痛的忏悔录,替人类谢罪树木,倾诉我们深重的愧疚,因为人类曾对可敬的树木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有过太多令人发指的伤害。我们不妨历数一下,古今树木的种种悲惨遭遇吧!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专制时代,为造广厦千万间,大庇“妃嫔媵嫱”俱欢颜,穷奢极欲的帝王们,伐光林木,用尽木材,惹得天怒人怨。“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的《阿房宫赋》,把帝王的贪婪和报应,铺叙得淋漓尽致。激情燃烧的岁月,狂热愚昧的人们,曾经豪情万丈,遍垒土炉,伐木代炭,大炼钢铁。最终,树砍完了,废铁成堆,钢没练成,劳民又伤“材”,落个“瞎折腾”坏名;又偏执地“以粮为纲”,毁林开荒,造田种地。结果,水土流失,田地变沙漠,“纲”未举,“木”不长,不得不“退耕还林”,回过头来保护自然生态。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残害数木的罪恶行径,也恶贯满盈。怕胁自己的庄稼,有农人将春季刚扎根成活的小树踒倒在地,把稚嫩的枝叶当作青草,牧放牛羊,小树夭折;为清除车轮子里的泥沙,有人将小树拦腰折断,截成小木棍,掏挖轮子内外的泥巴砂砾;为一试刀锋的利钝,狂贱者以鸡蛋粗的“少壮树”为“活靶”,凶残地刀劈、腰斩、枭首。夏秋季节收庄稼的时候,手扶拖拉机、收割机等大型农用机械,怪兽般地横冲直创,将路边无辜的行道树,碾倒轧死。庄稼收完了,懒汉们又把晒干了的秸杆,围树堆积,点燃焚烧。烟薰火燎中,碗口粗的大树,也得死于“火刑”。为采集树花树果,有人连钩带折,使树木缺胳膊少腿,成了伤痕累累的“残废树”。“春天种棵小树苗,夏天光秃扎鞭杆,秋天落个栓羊橛”——这个流传甚广的新民谣,也许是对乡村阡陌上,“年年种树,不见树”怪现象的浅显“揭秘”。2001年的“植树节”,时任镇平“县令”的王清选先生,不堪“年年栽树,年年不见树”的糟糕状况,召开了一个惊世骇俗的“树根追悼会”,让与会者向被砍死的树根祭文致哀,以达唤醒民众爱护树木、“孝敬”自然之目的。与十六年前王“县令”那场举世无双的“树根追悼会”相比,我的这篇“忏悔录”,来得显迟些。可是,我们“谢罪树木”的心灵,是契合的;我们“善待树木”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是“知音”。
如果说上述乡村“恶人”残害树木,是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话,那么都市的“刽子手”虐杀树木的手段,则技高一筹,分明是阴险的“暗算”。街边,有几棵香樟树,枝繁叶茂,筛着浓荫,荫凉可人。临街的店主,却认为香樟树冠幅过大,遮蔽住了他的店面,大光其火,夜深人静时,下了毒手:或大刀阔斧剁手断臂,将树砍成“维纳斯”,变成“木乃伊”;或用硫酸水、浓盐水、化肥水、人粪尿,渗透根部,腐烂树根,让树“安乐死”。巷口,长着一棵老态龙钟的古槐树,站成了引人注目的街景。有位开小汽车的司机,常从此出行与返程,嫌它碍事,决定除掉它。月黑风高之夜,司机用利刃剥去树皮,挑断树筋,挖去树心,让古槐树“寿终正寝”。堤岸上高大通直的杉树,一旦被树贼盯上,要不了几天,它们便会神秘地“失踪”。你若勘查现场的话,不难发现:树贼是在夜幕掩护下,用手提式电锯紧贴地面,残忍地“断足”杉树,尔后用灰土埋住断面,抹平痕迹,车载木料逃之夭夭。我对这种盗树行为,定性“暗杀”,该属恰当。
在市区或郊野溜达,我总能看到一些或轻或重、或明或暗的树伤:有的树皮被剥去一大块,甚至大半张,裸露着白花花的森人骨骼,树皮与骨骼相接处疤痕凸显;有的树皮被刀锯砍割了大半圈,留下一条粗糙的手术“缝线”;有的树枝筋扭骨裂,隆起一串疙疙瘩瘩的树瘤。对这些受伤遭罪的树木,我深表同情;对这些大难不死的树木,我由衷庆幸;对这些自“救”不息的树木,我敬佩不已。
谁是残害这些无辜树木的祸手?我一直悄悄地,暗访秘查;何故对树木如此地凶狠与恶毒?我的疑问,至今无人回答。
树木,对人类亲善有加,造福莫大,本应得到人类善报,却遭到不肖之子们目不忍睹的“酷刑”残害,残无人道的“暗算”与“虐杀”,真是天理难容!一切有良心的人们,都应当对这群败类,口诛笔伐!
忽然,我想起南北朝时著名文学家,南阳新野县老乡庾信《枯树赋》中的句子:“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由此,我联想:面对摇落的片片柳叶,古人就黯然神伤,怜悯之情溢于言表;今天,“人恶”如此,“树”何以堪?树的“粉丝”们,何以堪?
于是,作为树木钟爱者,我被迫向世人发出呐喊:谢罪树木,甘为孺牛;又向社会强烈呼吁:敬畏树木,待树如父;心仪绿色,青春永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