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遗业 覃朝膺 李彩玉 李小红 韦倩虹
本文为桂财教(2014)121号资助项目、2014年广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旅游管理”重点培育学科;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招标立项项目(编号:LYYB2014003)研究成果
【摘 要】 文章叙述了我国第49项世界文化遗产广西崇左市宁明县花山岩画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较全面地分析了目前宁明花山岩画景区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花山岩画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旅游;加强环境监控,全面保护主体景区;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增加体验项目;加强人才培,养多渠道筹集资金;深度挖掘民族产品,丰富旅游项目。
【关键词】 广西宁明花山岩画;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开发策略
一、前言
古代地理著作《水经注》中有多处岩画记录,这是中国对岩画的最早记录。宁明花山岩画古已有名,近代随着一篇以花山岩画为主题的《略论广西宁明花山岩画》的文章问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慕名前来的专家学者,名气更为扩大。花山岩画景区位于明江河畔,距离县城约25公里,宽度有50米,长度有170米,在左江的崖壁上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以赭红色颜料表现着许多图案,有人像与动物马、狗像,有兵器、铜鼓和羊角鈡等器物,其中以人像居多,是世界上单幅体量最大的一处岩画,是世界岩画艺术宝库中一朵珍贵的奇葩。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考究与推测,或是日常的生产事件,或是记录战争,又或是祭祀等重大事件,这些岩画是古代壮族先民的智慧结晶。
以宁明花山岩画为代表的左江花山岩画在2016年7月15日成功申遗,成为我国第49项世界文化遗产,打破了我国岩画类世界遗产零记录,也成为了广西第一项世界文化遗产。宁明花山岩画景区位于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旅游资源特色显著。地理位置有明显的优势,地处中国西南,东、西、北部分别与防城港市、凭祥市、崇左市交界,而且南部与越南接壤。宁明花山岩画景区旅游进行全面有序的发展,将大力促进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全面提升宁明及整个崇左经济发展。
二、宁明花山岩画景区旅游资源的特色
花山岩画景区旅游资源以花山岩画为主体,明江上的山、泉、石、树等资源,惟妙惟肖,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有机融合,景色和谐。
1、景区自然资源集聚有机组合
(1)陇瑞保护区物种丰富。陇瑞自然保护区位于宁明花山岩画景区的东北部,总面积3.1万多亩,属亚热带碳酸溶岩地貌,动植物种类繁多。区内有2.6万亩常绿季雨林,有枧木、金丝李等珍贵树种,药用植物714种,另外还生长有数目繁多的橡胶类、油脂类、芳香类和染料类等经济林木。种类繁多且异常茂盛,在碳酸溶岩地区实属罕见。区内生长有127种动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头叶猴占世界存量的50%,另有黑叶猴、猕猴灵猫国家二类、三类保护动物。保护区内还残留着一些石器和动物牙齿化石。保护区内丰富的生物资源,优美的景色,是一个不可多得集旅游和科研于一体的境地。
(2)明江滩多水急,河道迂回。明江也叫萦江,发源于十万大山的上思县,流域跨钦州和崇左两市,最后汇入左江,全长315千米,流域面积6441平方千米,河道落差较大。明江滩多水急,河道迂回曲折,全程有25个滩,从珠山到花山景区,河道湾湾每转一道弯,都会让人有一种看不到尽头的感觉,清风、河水、岩画乘船观赏者心旷神怡。明江在龙州县的青龙大桥处与丽江交汇,由于两条江的流速与含沙量的不同,在交汇处水体呈现出青黄两色,犹如水乳交融,美丽无比。
(3)千年神树,独木成林。宁明县明江镇洞廊村,生长一棵由众多气根组成,最大的主干需要5~6个成年人才能合抱过来的巨大榕树,因为占地较广,兼之众多气根形象称为独木成林。古榕传说是1700年前仙女所种,形如一把巨伞,庇佑当地的人民,当地人称为神树,每逢壮乡“三月三”歌圩节,临近古榕的各村的村民便会来到这里一展歌喉,更有外地的人到此体验壮族文化,树荫下人们唱歌、跳舞、倾诉爱情,热闹非凡。
2、景区人文资源高品位特色显著
(1)花山岩画,魅力独特。花山岩画景区位于明江东岸拐弯处,距宁明县城约25千米,是最能代表左江岩画群的一处岩畫,也是我国最大的一处岩画点。花山岩画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采用赭红色的粗犷线条,刻画着许多生活器具,动物和人物形象,形象逼真,大小不一,形成了一幅具有独特魅力的历史画卷。在画中隐藏着许多关于古骆越民族谜题,如岩画怎么画的,什么时候画的,为何而画等充满神秘色彩而时至今日尚无法一一揭开,吸引着无数的人前来欣赏探索和考究。花山岩画是一种艺术结晶,是一种文化遗存,是原始岩画史上的奇迹,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和弘扬古代壮族先民的智慧。
(2)民族村寨,古色古香。民族村寨,距县城15千米,交通方便,南友高速途经山寨旁边,背靠陇瑞自然保护区,紧临明江,依山傍水,景色优美,脱离世俗,是一个集旅游休闲度假的世外桃源。景点内有三栋呈品字形排列的木瓦结构的壮族、侗族、瑶族风格的古老木楼建筑群。木楼古香古色,民族风情浓烈。另有一栋现代风格的民族风情楼,歌舞表演台和烧烤场,在民族节日时景区内则常常举行壮族、瑶族、苗族民族特色的晚会或歌舞比赛,场面又十分热闹。
(3)花山温泉度假疗疾。花山温泉度假村位于距县城仅6千米的驮龙村狮子屯狮子山上,占地约400亩,以温泉为主体,泉水日流量达1200吨,水温在40~45℃左右,现已开发为集游览、观光、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度假中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神仙水”的美称,据考证泉水内含12种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的微量元素,是国内少有的优质硫磺矿温泉,当地群众饮用此泉水可以治愈多种疾病,用此泉水沐浴数日之后,容光焕发,光彩照人。
(4)蓉峰古塔,巨椽沾墨。坐落在宁明县城西郊1公里处的蓉峰古塔,清朝道光初年土思州(宁明其时称谓)的知州伊枕云主持建造。榙体为八棱青砖结构,高43.44米,共五层,每层各有其名,各具韵味。榙之东二里有东湖,夕阳西下,塔影湖上,呈现 “巨椽沾墨”的奇观。塔旁长有一古榕,绿色的枝叶紧紧靠着古塔,形成了树抱塔的景象,古榕的根须又紧紧护绕着塔身,相依相偎,鸟儿在树叶缝隙间穿梭,欢快的叫声非但不影响古塔的宁静,反而相得益彰。
三、宁明花山岩画景区旅游开发优势
1、花山岩画成功申遗,名气大增
2016年花山岩画景区成为了国家AAAA旅游景区,同年7月15日,成为我国第49项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成功申遗挖据了文化内涵,大力宣传的过程,极大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崇左市政府“发现山水崇左,圆梦别样桂林”的发展战略中,还有大力打造的“骆越王节系列活动”和壮族“三月三”等文化旅游品牌,更是以花山岩画为中心,向四周的景区景点进行全辐射,为花山岩画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
2、交通便利,通达性好
宁明花山岩画景区有着明显的地理交通优势,便于扩大旅游市场,有力促进景区旅游的发展。就国内市场而言,广西首府南宁是一个很好的中转站,从南宁到达宁明可以选择乘坐火车,长途汽车,轮船和自驾等几种方式。花山距宁明县城约25公里,游客到达宁明县城可以选择陆上公交或水上旅游船自己喜爱的交通工具直达景区。
3、配套设施,显现雏形
花山岩画景区各景点已建设有6个共能提供600多个车位停车场,在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下,有5艘大型豪华客船进行花山岩画景区的旅游营运,并开通了直达花山岩画景区的公交车专线。建设和改造游船停靠码头,旅游服务咨询点,驴友驿站等。为了方便外国友人,主要景区景点均设立了相应英文介绍牌。设立景区内的咨询服务点,增加景区景点的讲解员,方便游客对景区的全面了解。
4、旅游开发,前景广阔
花山岩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现着一种古老的巫术文化、稻作文化,神秘的花山岩画有着其他景点无法替代的地位。花山岩画景区自开发以来吸引了不少国内外的游客,就是因为自身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东盟自由市场贸易区的建立越来越多国外的游客慕名前来,更扩大了花山岩画的旅游活动,旅游市场广阔。
四、花山岩画景区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問题
在随着左江岩画申遗成功,花山岩画景区得到了质的提升,扩大了旅游市场,但是景区的开发仍然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尚需提升
随着申遗的成功,花山岩画的旅游本该进一步的升温,因为缺乏进一步的宣传,就是当地的人对花山岩画的都不太了解,不支持相应的旅游开发。相对于广西的其他景区,如桂林漓江等,花山岩画景区的旅游接待人数总体偏少。根据调查问卷统计,就是前往景区旅游知道成功申遗也只有六成左右。花山岩画景区作为广西第一项世界文化遗产,至今因为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人们知之甚少,巨大的旅游市场潜力没有发挥出来。
2、基础设施薄弱,尚需完善
目前花山旅游区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景区内接待设施偏少,景点间没有提供游客短暂休息设施。景区的停车场面积偏小,无法满足国庆等节假旅游高峰的自驾游停车泊车要求。通往景区之间的公路崎岖狭窄,客船的数量跟不上游客的需求量。标识牌制作不规范,维护不到位,部分标识牌缺少中外文对照,不能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旅游综合经济效益不高。
3、花山岩画主景,破坏严重
全球性的温室效应导致气候的极端变化,造成了花山岩画遭受不可逆的损坏。当地村民的开荒垦地,树木变少,岩画直接受到风吹日晒,加上农民焚烧水稻杆等形成大量的二氧化碳酸性气体的作用,崖壁上的石子掉落,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护意识不强,造成岩画的部分损坏或者褪色。
4、游览线路单一观赏体验不强
花山岩画景区以岩画为核心,配以山水、木棉、奇形怪石增添壮乡的靓丽,可惜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将这几样特色元素进行有机的融合。花山岩画景区目前开发主要以欣赏岩画为主,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太久,旅游活动内容比较缺乏,大部分游客往往欣赏花山岩画后也是当天回到县城或者返回居住地。在游览路线上,景区内没能提供更多旅游路线供选择,旅游活动缺乏吸引力,游客的体验性不足。
5、管理人才素质不高,开发资金缺位
景区工作人员普遍没有进行过系统培训,对于游客的一些问题一问三不知,加之有的服务态度还欠佳,素质不高。景区的讲解人员对花山岩画的历史文化了解也不是很透彻,导游服务不到位,不能向外籍游客提供外文导游。在景区的开发方面,缺乏资金公营的船只偏少,私营的船只趁机介入并导致某些不良竞争。
6、民族特色挖掘偏少,重游不多
花山岩画景区当前主要以观光为主,没有深入挖掘花山岩画的历史内涵,没有衍生出相应的旅游纪念品,景区内供游客选择的纪念品和宣传品较为单一,旅游商品也是各大景区常见的绣球与土特产等,缺乏应有特色。大多数游客是走马观花,也无法对花山的意义和神秘性产生深刻感受,离开景区后也没有得到一些留念或感情的寄托,因此重游率不高。
五、花山岩画景区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知名度
利用申遗成功为契机加强宣传力度,除通过电视、广播、杂志等常规领域进行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和认可度外。更应该充分利用当今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建设专属于宁明花山岩画景区的网络信息平台,利用广西乃至全国各大旅游宣传网站及时传递和更新花山岩画的旅游信息,加大网络营销,影响和引导一批网民的旅游选择。同时在景区内及周边进行公众号扫码关注的宣传活动,在景区内设立游客咨询中心,提供人工咨询,以及通过赠送景区地图和游览手册,扩大游客获得信息需求渠道,全面提升景区知名度。
2、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便利旅游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便利旅游环境,增加停车场数量和扩大停车场面积,以满足国庆等节假日旅游高峰的自驾游停车泊车要求,另外需要大力扩充公营旅游船或把民间游船整改纳入正常化管理。改善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加强道路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公路与水路的建设,增加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一个吃、住、行、游、购、娱极其便利的旅游场所。在建筑风格方面要注意与环境相协调,景区内加强道路栏杆等的安全设施的建设。增加中英文标识和英文宣传图册,以其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
3、加强环境监控,全面保护主体景区
景区开发过程一定要树立正确的开发意识,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花山岩画为中心划出一定的区域范围,区域内植树造林,种植花草,禁止砍伐树木和焚烧稻杆,减少腐蚀性极强的酸性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花山岩画保护条例,违犯者除进行必要教育并作出相应处罚。加大景区保护修复资金的投入,经常地对景区的水域进行检测。禁止开山采石,挖河取沙等危害花山岩画景区安全的行为。在游客到达景区前向游客进行文明旅游宣传,提醒与禁止游客做出有损岩画的行为,向游客发放花山环境保护册子,增强游客的意识。实现主体景区全面保护。
4、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增加体验项目
深度挖掘花山岩画的骆越文化特色,借“海上丝绸”推力促使景区旅游发展,积极谋划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线路。加强民族山寨、温泉度假村和蓉峰塔等周边旅游景区的营销联合,打造一个两天一夜,三天两夜的具有壮家浓烈特色的花山岩画尽情赏,温泉度假惬意玩,民族山寨纵情住,蓉峰塔下好乘凉的体验性强旅游精品线路。在此基础上扩展与崇左市范围内的凭祥市友谊关景区、大新县德天瀑布与龙宫仙境景区、扶绥县九重山白頭叶猴生态旅游区与龙谷湾旅游休闲度假区、江州石景林景区与崇左园博园等精品线路。再扩之则与南宁形成一个大的旅游圈,增加体验性旅游的同时,旅游线路将更为丰富。
5、加强人才培,养多渠道筹集资金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充足的资金。花山岩画景区要注重对人才的培养,对现有服务人员除了进行定期培训适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外,还应该通过高薪聘请方式引进一批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引进相应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集资或引进外资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经必要评定论证将一部分的旅游项目承包出去解决旅游开发资金的不足。
6、深度挖掘民族产品,丰富旅游项目
针对宁明花山岩画景区的旅游商品匮乏,而且缺乏特色的问题,需要深度挖掘花山景区的独有的充满民族气息的骆越和稻作文化特色,突出亮点。围绕花山这一核心,配合山、水、木等元素,开发一系列以花山为主题具有民族特色的壮锦、风情画册、民族服饰等大型饰品和杯子、钥匙扣、项链等小型饰品等有特殊意义的纪念品,丰富旅游项目,提高重游率。
六、结束语
左江花山岩画有显著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旅游资源特色突出,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但尚存在知名度不高,景点交通条件欠佳,娱乐设施配套不完善及旅游活动内容单一等严重制约旅游发展问题。宁明花山岩画景区只有利用成功申遗的春风不断扩大影响力,完善基础设施,注重打造文化品牌,深度挖掘壮族文化,开发精品旅游路线等具有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开发策略,才能使景区旅游正常有序的发展,才将极大地增加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和增强当地人民对旅游开发支持,促进整个崇左的旅游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 刘勇. 做好后申遗时代文化旅游发展大文章[J]. 当代广西,2016(19)53.
[2] 视窗.花山岩画入选世界文化遗产[J]. 中国民族, 2016(08)10-11.
[3] 黄建清,胡衡生,韦倩虹.广西花山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122-125.
[4] 殷浩一,张丹. 陕西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及营销[J]. 新西部,2014(3)8-9.
[5] 黄尚茂. 左江花山岩画旅游现状与发展策略[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4)29-31.
【作者简介】
黎遗业(1963.4-)男,广西南宁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教学与旅游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