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竹枝词的史料价值

2018-03-31 19:53郜卫博
三晋基层治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竹枝词史料民俗

郜卫博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贵州 贵阳 550028)

竹枝词是诗歌体裁一个非常独特的分支。晚清林相棠认为竹枝词是以《诗经》为鼻祖的诗歌发展至盛唐另辟蹊径的产物。曾言:“《诗》以三百篇为宗,至唐而称盛。凡言情绘景,各已登峰造极,后人何用蹈其蹊径?惟《竹枝词》一格,描写方言谚语,风土人情,于天趣性灵,兼而有之。”①自此拉开了文人参与创作竹枝词的先河,竹枝词也以描写风土人情为其旨取所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竹枝词的题材也逐渐丰富起来,发展至晚清,竹枝词的题材内容已经囊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诗歌和历史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文学作品的创作灵感和素材全都源于生活,历史上有的作者用诗歌记录时代的变迁,如杜甫的诗歌在历史上便享有“诗史”的美誉。清代章学诚更是提出“六经皆史”的著名论断。今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也曾把诗从本质上看作史的一种:“诗者,文之一体,而其用则不胜数。先民草昧,词章未有专门。于是声歌雅颂,施之于祭祀、军旅、婚媾、宴会,以收兴观群怨之效。……然诗体而具纪事功用,谓古诗即史,史之本质即是诗,亦何不可。”②从民间歌谣发展起来的竹枝词继承了古诗的纪事功能,而竹枝词发展至晚清,由于时代的沧桑巨变,昔日竹枝词作品中诗情画意式的描写逐渐褪去,而竹枝词的纪事功能却逐步加强,题材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诸多领域,留下了诸多方面的珍贵史料。

晚清竹枝词是在中国由古代社会迈入近代化这一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晚清竹枝词的作品与前代相比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即具有晚清“变局”背景下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现实社会生活才是作品题材来源的唯一源泉。竹枝词作者亲身经历了晚清迈入近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对晚清社会所发生的革命性变革记忆犹新,而时代的沧桑巨变带给了竹枝词作者强烈的时代反思。延续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在晚清突然转向,带着这些反思和疑问竹枝词作者用作品记录下晚清社会所发生的沧桑巨变。无论是晚清社会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还是民众生活的细枝末节,竹枝词作者都在自己的作品中进行了事无巨细的描绘。虽然作者记录社会变化的角度不同,主要是以民众在晚清社会变革中的反应为主要视角,但同样涉及到社会变化、风俗变化以及民众行动背后所反映的文化观念的变化等多个方面,真可谓是一部反映晚清社会变迁的全景式风俗画卷,同样也是反映客观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晚清竹枝词作品数量巨大,所涉及的社会生活层面极为广泛,是保存晚清大多数民众生活化石极为丰富的宝藏,也是后人了解晚清时期民众生活真实状况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竹枝词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在记录晚清社会变迁的众多史料中是独树一帜的,拥有独特的史料学价值。下面笔者拟从社会史、文化史、风俗史三个方面简单梳理晚清竹枝词里所蕴含的丰富史料价值。

一、晚清竹枝词的社会史价值

清王士禛云:“《竹枝》,泛咏风土。”今人唐圭璋云:“《竹枝》内容则以咏风土为主,无论通都大邑或穷乡僻壤,举凡山川胜迹、人物风流、百业民情、岁时风俗,皆可书写。非仅诗境得以开拓,且保存丰富之社会史料。”③唐圭璋先生主要是从宏观的视角纵论竹枝词所含有的丰富社会史料价值。晚清竹枝词是在中国传统社会遭遇西方近代文明激烈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因此,对于晚清社会风云突变的社会景象较为关注,尤其对民众在应对西方近代文明时所产生的反应也有较多的书写。所以,晚清竹枝词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社会史方面的资料。

首先,晚清是一个动荡多变的时代,更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未曾遭遇的“变局”,在这期间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晚清政局的重大历史事件,比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维新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等等。每一次重大事件都对当时的社会和民众带来深远影响。晚清竹枝词作品对这些重大政治历史事件都有或多或少的反映,由于竹枝词题材内容以及篇幅的限制,对每一个事件的描写都不尽全面,有的竹枝词以一次重大事件为主题,像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等,多数作者只是在作品中偶有涉及。虽然内容及篇幅有限,晚清竹枝词还是从一个侧面客观记录了这些重大事件对当时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其次,伴随着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过后,晚清社会都会随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晚清竹枝词用大量篇幅记载了晚清社会变迁过程中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如:

半载干戈已到今,几番魂魄费追寻。偶闻爆竹知新岁,春满乾坤愁满心。

此诗言皆实录,并无浮词。倘能传至将来,或可稍知殷鉴,黍离麦秀伤何如之。庚子除夕三更,自记。④

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与“大同”。

“爱国”诸君组织成,总教报界放光明。一千余号万余份,独树龙旗耀帝京。年来北京报馆,倏开倏闭,不啻沧桑;独《爱国报》出版千余号,日售万余份。⑤

第一首竹枝词是描述战争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旷日持久的战争已经持续了近半年时间,而“几番魂魄费追寻”更是作者身处战乱之中身心的真实写照,如今虽听闻新年的爆竹声声,但并没有给身处战乱之中的作者带来欢愉的心情,而是“春满乾坤愁满心”的无奈与惶恐,作者此诗是对自己所处时代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也可以推想身处乱世之中广大黎民百姓的真实生活状况,此诗颇有杜甫《春望》的遗风。二、三首竹枝词是对报纸影响百姓生活的实录。报纸产生之前,消息的传播主要靠民众的口儿相传,不但传播速度过慢,也影响消息传播的准确性。自从报纸产生以后,激发了民众对社会事件的关注热情,因此,报纸在开启民智方面有莫大功劳,像《爱国报》日售万余份,可见其对当时百姓生活影响之大。

二、晚清竹枝词的文化史价值

竹枝词是诗歌体裁的一种,是一种专咏风土的纪事诗,在这一点上竹枝词继承了《诗经》的优良传统。顾炎武在《日知录·作诗之旨》中曾言:“舜曰:‘诗言志。’此诗之本也。《王制》:‘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诗之用也。《荀子》论《小雅》曰:‘疾今之政,以思往昔,其言有文焉,其声有衰焉。’此诗之情也。故诗者,王者之迹也。”⑥在这里顾炎武分别从诗歌的本、用、情三个方面探讨了作者创作诗歌的用意所在。“诗言志”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歌本质特征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代对“诗言志”的解释与看法也不尽相同,朱自清先生对“志”的解释为“情意”、“怀抱”。⑦因此,按照朱自清的解释,“诗言志”是指诗歌作品是作者思想观念的外化表现。思想观念是属于文化广义范畴中最核心的东西,不但代表着作者所受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同时又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识。这里文化史价值着重指竹枝词里所反映的作者的思想观念。

晚清竹枝词作品延续了竹枝词泛咏风土的优良传统,并用实践的方式将这种传统在晚清社会变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并出现了描写晚清社会变迁的大型组诗。在这些作品中也寄寓了作者的志向(即“情意”、“抱负”)。通过研读这些作品可以分析作者所表达的志向,以及对当时社会的看法。如《壬寅夏纪事竹枝词》中一首吟咏林则徐的竹枝词写道:“苍生百万仰林公,四海人心一样同。若使九重知屈贾,不难恢复斩夷雄。”⑧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林则徐昼夜操劳、雷厉风行,终于迫使西方的不法商人将鸦片悉数上缴,并出示不许再夹带鸦片的甘结为止,并在虎门江边将鸦片全部销毁,林则徐的禁烟活动于国于民都大快人心,所以林则徐的爱国英雄形象赢得了百万苍生的敬仰,并且全国各地的民众都拍手称快,正所谓“四海人心一样同”。然而,随着中英双方战争的展开,以及一些大臣的构陷,林则徐被革职,使这样一个为国为民的英雄落得和历史上忠而被贬的英雄屈原、贾谊一样的结局,怎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所以作者发出“若使九重知屈贾,不难恢复斩夷雄”的感叹。

通观整首诗,虽然作者表达的是对林则徐的崇敬及其个人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命运的惋惜,但我们通过民众对林则徐本人的褒扬,依然能够从中看出当时大多数民众对鸦片战争的态度,在对外战争的时候,民众是多么渴望像林则徐这样的忠臣良将出现拯救危局。作者通过这首诗传递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既表达了自己的怀抱,同时也从侧面传递了天下百姓的心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总之,竹枝词这样的文学作品也同样寄托着作者的情意与怀抱。由于竹枝词吟咏风土的特殊性,其内容和形式都注意取法民歌的风格,作者往往直抒胸臆,较少虚伪矫饰,更多真情直言。通过对作品的解读我们不但能够发现作者的思想观念,同样也能对当时社会大多数民众的想法有所了解。晚清竹枝词中像这样表达晚清社会文化思想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谓积累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是后人了解当时社会文化思想不可多得的鲜活史料。

三、晚清竹枝词的风俗史价值

竹枝词是一种深受民间歌谣影响而形成的诗歌体裁,在唐代始进入文人参与创作的阶段。由于其内容与形式的限制,泛咏当地风土民情仍然是竹枝词题材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竹枝词从发生到兴起,虽然只是一种文学现象,却可以多角度地反映社会文化的若干特征。竹枝词中保留的社会史料、民俗史料、少数民族生活史料,都有丰富的内容。”⑨反映地方风土民情的民俗史料是竹枝词众多史料中最为丰富的领域。民俗则是维系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生活文化,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⑩晚清地方竹枝词的作品数量巨大,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关于当地风土民情的描述,因此,晚清竹枝词拥有丰富的民俗史料价值,是后人研究晚清风俗可资借鉴的第一手史料。

民俗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形成的,这就决定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民族成分众多的国家里,各民族及地域的风土民情又有诸多差异,正所谓“南弦北管不同乡,今日吹弹共一场”[11],这里是指南北民间曲艺的不同,而“俚人风俗非中原”[12]则是指楚地与中原风俗的地区差异,从这两个例子也能反映出各民族及地域在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领域的明显不同。而各地民俗一旦形成又具有传承性,“民俗的传承性,是指民俗文化在时间上传衍的连续性,即历时的纵向连续性;同时也是指民俗文化的一种传递方式。”[13]民俗的传承方式在时间上具有历时的纵向连续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各地形成的民俗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延续几百甚至上千年,虽然期间也有些微的变化,但基本形式是很难骤然改变的。

中国社会步入近代以后,随着近代社会的剧烈变动,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及生产方式在中国本土的出现,对中国古代原有的社会结构及生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致使晚清民众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晚清的民俗也出现了新旧杂糅、亦中亦西的复杂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中西方文明在近代遭遇所产生的奇特景象,也体现了晚清民俗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鲜明特征。晚清竹枝词用大量的篇幅描绘了晚清民俗发生变迁的生动画卷。正如朱文炳的《海上竹枝词》内有“桐乡玉川氏”序言所说的:“往读钱唐袁翔甫君《谈瀛录》,附有《上海竹枝词》,绘摹习惯,惟妙惟肖。然习惯随时会为变迁,海上繁花,更日新月异而岁不同。袁作阅时已久,按之于今,情事有不合者。嘉兴朱谦甫君,夙工诗词,馆沪又久,著有《海上竹枝词》。举凡工商学校,逮乎宫室车马,饮食服御,声色玩好之微,靡纖弗具。其立言也,不尚久而尚俗;其纪事也,不以庄而以谐。要其作诗之旨,使人善知所劝,而恶知所惩,是殆古人主文谲谏之意歟?抑亦今之伤心人别有怀抱歟?通都大邑,其繁花靡丽足以快纵吾人嗜欲者,即其晏安鸩毒,足以败坏吾人之道德,所谓沃土之民不材也。然岂无卓焉自立,不屑随俗浮沉,而勿为习惯所转移者乎?人醉我醒,人浊我清。此又朱君作是诗者之深衷也。夫岂仅问禁问俗之谓哉?”[14]

这篇序言为我们描述了朱文炳《海上竹枝词》的主要内容,上海是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受西风东渐影响最为明显的城市,所以上海的习惯不啻为全国习惯之代表。在迈入近代化的过程中,上海的习惯变迁正可谓日新月异,作者对上海的各种习俗像工商学校、宫室车马、饮食服御、声色玩好无不事无巨细地用诙谐的语言加以描绘,可见其作品涉猎上海习俗范围之广泛。因作品篇幅过大,故此处略去。下面将以蒲郎作品为例作重点分析。

蒲郎《上海竹枝词》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写出了自己对上海习俗变化之大的感叹,如其序言所说:“仆遨游沪瀆,三载于兹矣。扬州杜牧,梦醒者十年;天台刘郎,凄绝者重到。而仆片帆再莅,沧海曾经,眷念曩游,感而有作。爰得小诗若干首,以质同游诸公,未识诸公以为何如也。”[15]作者用竹枝词的作品形式表达自己对上海变迁的感受:

桑田沧海几经年,世界繁华别有天。一自重洋通市后,海滨重出纪游篇

大理檯几红木床,长三书寓太轩昂。晚来呢轿如飞过,箇箇灯笼写正堂。

上海倌人最出名,林黛玉与陆兰芬。由来阔客知多少,枉说朝朝戏子妍。

相约同登天乐窝,眼前色艺果如何。局條几次催归晚,闻说今朝点戏多。

堪笑从前阔少爷,而今半去拉洋车。虽然昔日风流过,如此收场亦可嗟。

上海通商以前,是一个不起眼的沿海城镇,然自重洋通市后,没过几年的时间便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因此作者感叹道“世界繁华别有天”。然后每首诗描述一种新出现的景观。这几首诗分别描写了上海的长三书寓热闹非凡的场景;上海阔客追逐戏子的痴迷状况;书场听书人对说书人色艺的留恋;阔少爷拉洋车的无奈。这几首诗虽然短小,但每一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都是这个行业的变迁过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自通商以后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出现的新的民俗事项,反映了当时人的社会心理和大众意识。晚清竹枝词中像这样描写晚清社会变迁过程中大众民俗生活画卷的诗作比比皆是,是后人了解晚清民俗不可多得的“暖风活水”。

晚清竹枝词是在中国遭遇几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晚清竹枝词数量之大,也是竹枝词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晚晴竹枝词的纪事功能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诞生了数量繁多的纪事竹枝词,虽然描写的内容并非面面俱到,但观察社会的视角独特,为我们了解晚清的社会史、文化史、风俗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

注释:

①[15]王利器,王慎之,王子今等编撰.历代竹枝词:卷5,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3608,3639,3904。

②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37-38。

③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69。

④顾炳权.上海洋场竹枝词:徐恭时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3。

⑤富察敦崇.都门纪变三十首绝句,清刻本:第5页。

⑥兰陵忧患生.京华百二竹枝词,宣统二年版:第4页。

⑦ 顾炎武.日知录:下,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53。

⑧朱自清.诗言志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8页。

⑨罗 煚.壬寅夏纪事竹枝词,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15(道光朝卷),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11016。

⑩王慎之,王子今.竹枝词研究,济南:泰山出版社,2009:1。

[1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2。

[12]周蓼卹.秦淮竹枝词,邓汉仪辑:诗观初集:卷9,乾隆十五年刻本,第54页。

[13]苏 辙.竹枝歌,栾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

[14]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13。

猜你喜欢
竹枝词史料民俗
冬季民俗节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民俗中的“牛”
书法《竹枝词》
史料二则
民俗节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