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正康
藏族散居区是指藏族世居区域的非藏族自治地方,一般以县域为单位。就民族分布格局来看,藏族散居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在这里,藏族与汉族、彝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裕固族、羌族等民族相互杂居。具体到四川省,藏族散居区主要是指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冕宁、盐源、甘洛、越西、喜德,雅安市的宝兴、石棉、汉源,绵阳市的平武、北川,共11个市、县(自治县),在这11个市、县(自治县)中共有18个藏族乡(含藏族彝族乡和彝族藏族乡)。上述市、县(自治县)在2010年共有人口2916802人,其中藏族59208人,占该区域人口总数的2.03%。[1]这些世居藏族大都居住于所在市、县(自治县)的边远地区,这些地区往往是深山峡谷,自然条件较差。本案例所涉及的冕宁县和爱藏族乡庙顶村就处于该县域边远的高山区。
和爱藏族乡幅员面积96平方千米,乡政府距离县城108千米,辖6个村27个村民小组,共有庙顶、星火和拉姑萨三个贫困村,其中庙顶村有四个小组,四个小组的名称分别为拉乌、按扎(新堡子)、惹付(小铺子)、庙顶,村委会在1组拉乌堡子。庙顶村四个组均分布在雅砻江河套地区,处于锦屏山东侧的山坡上,1至4组从半山向上分布,分布在最高处的4组处于接近山顶的一处较为平缓的山包上,而1、2组处于半山的一个山凹中,3组在2组与4组之间的一个平缓的山坡上。
在冕宁藏族分布的区域中,和爱藏族乡是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乡镇。庙顶的名称来源是原来在堡子旁边有一座喇嘛庙,这座寺庙曾经为当地藏族培养了多个本教人士,满足了当地的宗教信仰需求。当地藏族盛行跳锅庄、唱民歌,传统民歌《赶马调》经冕宁县文化部门的努力,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拉乌堡子前面的山梁上,有一座历经沧桑的、高约10米的残碉。当地传说此碉原本与雅砻江对岸的5个山包一样高,是诸葛亮征三渡水时,因为军事原因被弄断了,剩下的只有原来的一半。诸葛亮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人物,曾率军平定南中,但现有史料难以证明当时征战的区域包括了现在的冕宁县雅砻江流域。这个传说可能反映的是清朝康熙、雍正年间的三渡水战役*三渡水战役是指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对雅砻江沿岸的藏族纳木依人用兵。,在三渡水战役中,整个雅砻江河套地区及雅砻江对岸均是战役范围。由于三渡水战役的实物证据很少,此残碉是见证那一段历史的实物,价值巨大,同时也是当地藏族传统建筑的真实反映。
庙顶村的人勤劳善良。在调研期间发现,伍XX家,早上6点多,这家人就起床,女主人烧火、打酥油茶、烙荞馍馍,男主人早早吃过早饭,天刚亮就将羊群赶到山上去。男主人从山上回来后就自己找活干,女主人去割草,中午女主人回来做饭。吃过午饭每个人又去忙自己的农活,到一定时候女主人回来把晚饭做好,而男主人需要去山上赶回放出去的羊群。冬季本没有多少农活,但勤劳的庙顶人总是闲不下来。
笔者于2017年1月23日至25日对庙顶村的精准扶贫情况进行了专门调研,走访了该村4个组大部分在家群众,搜集到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该村的精准扶贫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庙顶村是和爱藏族乡所属的三个贫困村之一,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行政村,目前全村共有125户490余人,其中贫困户共34户,贫困人口131人。各组贫困户及贫困人口的情况是:1组14户51人,2组5户21人,3组7户28人,4组8户31人。经过各级政府部门和当地群众的努力,该村于2016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
在脱贫攻坚阶段,庙顶村获得了县、乡各相关部门的帮助。对寄宿制的和爱藏族乡中心校进行了重点建设,能够满足包括庙顶村在内的全乡适龄儿童完成小学阶段的教育;村民均参加了新农合,贫困户实现看病不花钱,而非贫困户看病则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在住房方面,全村有20户农户新修了住房,标准为家庭人口超过3人的每户70平方米,由政府补贴2.5万元,自己出资2.86万元,另外由县移民局向银行贷款5万元,利息由县移民局承担,农户承担本金,这样的农户有16户。3人以下(含3人)的贫困户则是40平方米,自己出资0.92万元,其余相同,这样的农户有4户。另外有部分农户住房实行加固,就是所谓的“穿钢背心”,在农户住房的堂屋,使用钢制管条搭一个架子;全村实现了户户通电,家家都通了广播电视,村上有功能齐全的卫生室和文化室,建有一标准的篮球场。
除此之外,包村单位县卫计局还为该村每户建卡贫困户提供了大米50斤、清油10斤、2头仔猪、20只小鸡、1床被子以及磷肥、洋芋种等,该局职工还捐款给每1位建卡人提供了1把牙刷、1盒牙膏、1块香皂等个人卫生用品。
存在的问题:一是入户硬化道路尚未全部完成,除1组外,其余三个组的通行道路依然是毛路,入户硬化路均没有完成;*当地贫困户和村组干部说,2017年开春以后将会对其进行硬化。二是除1、2组以外,在3、4组用手机打电话,往往要找一个特定的点才行,说明通信基站建设滞后。另外,整个庙顶村都没有正常的网络,无法上网;三是经过冕宁县水务局的努力,基本解决了该村1、2组的生活用水,3、4组由于居住地海拔较高,基本处于靠天吃水的境地,上世纪90年代从喇嘛庙遗址右面的山沟里接过来一股水源,在村子中间修了一个储水池,大家就到这里挑水喝。但这股水在每一年有3、4个月基本断流,断流期间3组的群众要到2组去通过人背马驮的方式得到用水,而4组需要到很远的山沟里去驮水。
目前1、2组农户除少部分外迁外,大部分较为稳定,同时这两个组也有其它村迁移过来的农户,但3、4组除4组有1户农户外,其余农户均在其它乡镇购置或租有住房。当地农户反映,庙顶村是一个很好的村,这主要得利于当地的种养殖业。当地盛产花椒,这里的花椒具有颜色鲜艳、肉厚、味浓、不包子的特点,是冕宁县最好的花椒产地之一。高山顶上有一片面积较为广阔、坡度较为平缓的草原,这片草原从和爱藏族乡的地界一直延伸到青纳乡、新兴乡和锦屏镇的地界,人们在草原上饲养牦牛、绵羊和山羊。当地耕地较多,每一年种出来的粮食主要是自己食用,余下的都用来喂养家禽家畜。
实地调查发现,当地饲养的藏鸡是著名的土特产,目前每斤20元,但有价无货,这是由于尚没有形成规模养殖,各家各户饲养的几只鸡,主要用于自家逢年过节和祭祀山神之用,很少有对外出售的。
有学者认为,民族地区“从扶贫活动情况看,种植、养殖、修路、人畜饮水、林业、农户危房改造仍是农户最迫切希望得到的项目,扶贫县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亟待改善。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致贫主要原因看,缺劳动力、缺项目、缺资金、缺技术,经济基础差。当出现生病、上学、灾害等因素,就造成因病致贫、返贫,因学致贫,因灾返贫等现象。此外,贫困地区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因市场风险返贫现象也不可忽视。”[2]这是一种“根源于生存环境的基础性贫困”[3]。庙顶村作为一个山区贫困村,在基础性贫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
“缺水源,1、2组已经自来水入户,但3、4组没有水源,人户搬迁就是因为没有水源,不知道县上、乡上怎么解决,每年3、4月份就没有水喝。”*被采访人:赵XX,65岁,地点:庙顶村4组(庙顶堡子),时间:2017年1月23日下午2:26。
水成为了留不住人的关键,据赵XX介绍,在很久以前当地有水源。
“在庙顶堡子右侧的高地上,原有一个海子,海里有一匹海马,由于人们往返拉姑萨*和爱藏族乡下辖行政村之一,与庙顶村一山之隔。要从海边经过,海里的海马就经常危害路人。实在没有办法,最后,坐落于海边的喇嘛庙里的喇嘛,请来了一个大鼓和尚*大鼓和尚是川西南藏区本教职业的一种,传说大鼓和尚法力高强,能防雹止雪,精通咒人之术。,这个大鼓和尚做法后,将海马驱赶到了雅砻江对岸的牦牛山中。自此以后,庙顶堡子就缺水,每一年要等到那个被驱赶的海子的水漫出来的时候,庙顶堡子才有水。”*被采访人:赵XX,65岁,访谈地点:庙顶村4组(庙顶堡子),访谈时间:2017年1月23日下午2:26。
而现在,那个曾经的海子已经长满了草。
对于缺水,当地人讲,在他们的记忆里,庙顶堡子就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没有水的时候就要去背水。由于水源地的水少,大家都把被子带到水源地那里,通宵排队,这样一天能得到1、2桶水。后来喇嘛庙遗址右面山沟的水源被引入村子后,情况稍微有所改变,但到3、4 月份就会缺水。以前大家都没有搬迁的时候,有时会为了争水发生打架事件。可以说,在缺水的季节里,水成为了影响邻里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搬迁出去的人家是否都过得好呢?
“以前庙顶堡子有240多人,现在只有1户没有在外面买房子,其余的都在回坪*冕宁县下辖乡之一,在冕宁县城附近。、锦屏*冕宁县下辖镇之一,是泸宁片区9个乡镇的中心 ,曾经的泸宁区公所所在地。、伍宿*冕宁县城厢镇河东村下辖藏族村庄之一。等地买房子或租房子住。有的家庭买房子欠了很多钱,比如我家买在回坪乡马家堡子,现在还欠15、6万元债。主要是没有经济条件,当时搬迁的主要原因是缺水,正是农活起的时候就要去驮水,驮水的人多,只有排队,一天可以驮两次供人畜饮水。人口太多,水源不够,不得不搬迁。现在缺水,住的人少,3月份开始就只有分水吃,每天1户分1挑水,要6月份雨水起才够吃。”*被采访人:赵XX,65岁,访谈地点:庙顶村4组(庙顶堡子),访谈时间:2017年1月23日下午2:26。
“老大38岁,嫁到内江去了。老二33岁,嫁到回龙*冕宁县下辖镇之一。石古*回龙镇下辖行政村之一。去了。老三今年28岁,男的,在冕宁买了一个房子,欠了10多万,那些人经常去要钱,住不起了,只好在庙顶呆着,他有1个儿子,有1岁零9个月了。儿子今年去西藏打工几个月,挣的钱都还欠款和利息,当时借的时候是3分利,现在只能还利。房子也卖不了,没有人要。没有土地,直接买的空房子,房子买在香厂巷*在冕宁县城所在地城厢镇南西社区。,当时买的时候是29.8万,又花了1只羊子,加上酒,总的不下30万。”*被采访人:伍XX,64岁,访谈地点:庙顶村4组,访谈时间:2017年1月23日下午5:10。
住在这里缺水,而搬迁出去,却又要借债,赵XX家借的钱是冕宁亲戚家的,虽然没有利息,但由于长期还不上而觉得很内疚,每一年过年的时候,都要去给相关的亲戚家说明一下,当地人说的是“打上付”*“打上付”:当地汉语方言,指答应对方某件事,时间到了却没有办到,因此专程找到对方,当面表达歉意。。而伍XX家则是借的3分利的高利贷,如果以10万元计,则每月的利息是3000元,1年的利息就是36000元。由于担心债主的骚扰,伍XX的儿子根本不敢在冕宁的房子里居住。虽然到处打工,每年顶多只能还上利息,本金却永远在那里,沉重的压力使他们缓不过气来,更不可能脱贫致富。
部分外迁村民在迁入地没有田地,加之缺少工作技能而没有工作,所以当地玉米出来了,有人就去掰玉米,大豆出来了,就去收大豆。可是这些东西是别人家的,他们收回自己家里,势必会导致与当地人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如果长期积压,最终可能会酿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有的人由于搬迁出去,没有收入,而县城及其附近地区,人情往来频繁,各种酒席不断,结婚酒、丧酒、乔迁酒、迎学酒等等,为了满足人情需要,不少人为了随份子赶礼,只有去借高利贷,而高利贷上身,就几乎成为了挥之不去的梦魇。整天的无所事事,也使他们逐渐丢失了勤劳的传统。
庙顶村村主任王XX说:“我给郭县长提议,精准扶贫应该针对整个村,只要解决了水、电、路、网络等,老百姓就知道自己找事做,那些因病、因学造成的贫困都不是大问题,现在贫困户看病1分钱都不花。”*被采访人:王XX,50岁,中专文化程度,访谈地点:庙顶村1组(拉乌堡子),访谈时间:2017年1月24日中午12:04。
这可以说是一语中的,找到了彻底解决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方法。就庙顶村来说,路已经基本修通,虽然没有完全硬化,但在2017年开春后将全部硬化。电的问题已经解决,尚没有解决的是3、4组的饮水问题、移动电话问题和全村的网络问题。相对于自来水入户来说,电话及网络问题不算问题,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建设基站加以解决。
水成为了3、4组村民返乡创业、留住村民的关键,那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距离堡子10多公里,可能有20公里远,有一个地方叫石板房,有好的水源,如果由这里引水,就能解决3、4组的人畜饮水和灌溉用水,能实现自来水入户,资金可能要100万元左右。”*被采访人:赵XX,访谈地点:庙顶村4组,访谈时间:2017年1月23日下午3:00。4组的伍XX和3组的伍XX等多人也说,这股水源确实能最终解决3、4组的用水问题,但从他们的神态看,似乎不太相信政府会出钱帮助他们引这股水源入户。
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冬季气温低,水管容易受冻爆裂,所以必须埋在地下。另外,喇嘛庙遗址附近的干海子是一个天然的储水池,只要稍加加固,就可以将雨水季节多余的水储存起来,在干季的时候用于灌溉。
水源问题的解决,只是解决了基础问题,要想让老百姓彻底摆脱贫困,走向全面小康,还需要在生产上下功夫。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4]解决了水的问题,就为该村3、4组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种养殖业创造了条件。
当地可以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这里喂养的猪和鸡是天然散养,广阔的草场可以放牧牦牛、绵羊和山羊。同时,这里也可以发展蔬菜种植,由于当地土质肥沃,加上农家肥的广泛使用,绿色无污染的蔬菜种植势必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作为海拔较低的1、2组来说,除大面积种植花椒、蔬菜以外,还可以种植核桃。
“双牛厂是一片较为宽阔的草原,在和爱、青纳、新兴和锦屏4个乡镇的交汇处,如果能够从庙顶修一条到双牛厂的便道路,能够将生活物资拉上去,将出栏的牲畜拉下来的话,就能够充分利用这片草原发展养殖业,这条便道路大概有35公里左右,大约需要资金180万元,包括在有泉水的地方建水池,供山上的牦牛、黄牛、羊等饮用。”*被采访人:伍XX,47岁,访谈地点:庙顶村4组,访谈时间:2017年1月23日下午4:17。充分利用该村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种养殖业是该地村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可见,基础设施的滞后,是制约当地发展的瓶颈所在。
当地政府也考虑到了在该地发展种养殖业,目前成立了两个合作社,这2个合作社分别在1组和4组,这两个组也是该村人口最多的两个组。1组的合作社有10多户参加,4组的合作社有8户参加。在4组所建的合作社围栏边立有1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和爱藏族乡庙顶村和庙专业合作社示范工程简介”。
当地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殖业的路径刚刚起步,村组干部和村民都认为有发展前途。目前除合作社以外,有很多农户也在单干,但都信心十足,唯一缺乏的就是资金。
73岁的王XX是一个文盲,2级残废,他的4个孩子都已经各自成家,目前与小女儿一起生活,入赘了一个宜宾小伙子为上门女婿,女婿在外打工,收入只能维持家庭生计。小女儿有两个孩子,都在回龙镇石古小学读书,这种靠寄养在亲戚家里读书的方法总是有许多不便,由于和爱藏族乡中心校经过建设,办学硬件大幅度提升,所以准备把两个小孩转回来读书。由于老两口岁数比较大了,也做不了什么,希望通过发展养殖业来给家里增加收入,但苦于没有资金。“由于资金缺乏,畜牧业难以发展。如果有资金,可以围栏,可以购买畜种,发展畜牧业。年龄大了,其它的也做不动了。”*被采访人:王XX,73岁,文盲,2级残疾,访谈地点:和爱藏族乡庙顶村2组,访谈时间:2017年1月24日下午2:48。
当地村主任说:“老百姓有很高的积极性,也能找对发展的路子,只是有部分家庭缺少资金,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果没有资金支持,脱贫之时可能就是返贫的开始。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帮助需要资金的农户,为他们每户提供5万元左右的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村主任是在笔者采访73岁的王XX时说的。
可见,当地政府和农户因地制宜的确立了较为明确的、切实可行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同时村组干部和村民希望政府在三个方面给以支持:一是能够永久解决3、4组的人畜饮水及灌溉问题;二是能够修通到山顶草原的便道路;三是能为缺少资金的农户提供资金。
庙顶村处于高半山区,以前出产的经济作物主要是花椒,由于花椒耐储存,人背马驮都不会坏,所以每年都有商贩到山上收购,而其它的农产品和畜产品几乎都是自产自销。如果能够彻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以及村民自行发展起来的种养殖业,预计5年以后,除花椒和核桃外,每年还会出栏牦牛近百头,高山猪数百头,羊数百只,以及上千只藏鸡和数十万斤蔬菜,其销售将受到很大挑战。
销售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距离消费市场比较远,优质的畜牧业产品在冕宁本县的冶勒、拖乌、彝海等乡镇也有产出,县城的人要吃羊肉,都去上述地区购买。主要原因是上述地区距离县城较近,通高速公路,交通非常方便。庙顶村虽然经过脱贫攻坚,交通情况已经大大改变,但比起上述乡镇来说,其在交通和距离上的短板非常明显。
要保证销路不愁,只有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保证质量。所喂养的牲畜和家禽,保持土法喂养,所种植的农作物,要保证是绿色、无污染的,在此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品牌。通过不同渠道进行宣传,使这个品牌做到声名远播,这其中与县电视台的合作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是紧紧抓住冕宁、九龙和西昌三个本土市场。要抓住这些邻近市场,必须要与旅游业相结合,否则较远的距离和较为闭塞的环境,会使这些优质的农牧产品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处境。
旅游业的开创和发展:一方面,住房并不仅仅具有居住功能,还应该具有文化功能,当地政府在对贫困户进行住房改造的时候,应该在建筑中加入藏族文化元素,尽量将房屋建设成藏式房屋,并以此带动当地村民进行住房改建或新建,使整个村的房屋实现藏式建筑化;另一方面,拉乌残碉展示了当地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建筑技艺,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对其进行维修加固,使其成为庙顶村的一个重要景点,能有效助推庙顶村的经济发展,成为宣传和爱藏族乡及冕宁县的一张名片;再一方面,向外界展示雅砻江峡谷的藏族文化和绮丽风光。在S215线进出和爱藏族乡的边界上,树立广告牌,用汉藏两种文字书写“中国《赶马调》之乡”,其背景应该是拉乌堡子附近的那座残碉,以及歌唱《赶马调》的场景,并修建一座白塔,悬挂经幡,告知路过人员,这里是一处独具特色的藏乡。庙顶堡子的和庙合作社基地附近修建一座白塔,附近可建一些供游人参观的景点,特别是观赏雅砻江大峡谷的观景台。在庙顶堡子附近开辟出一条圆形的跑马道,恢复当地赛马的传统。在原喇嘛庙遗址上恢复重建一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设施,与后面的神树林和神山,以及灌满水的干海子一起整体打造一个较大规模的旅游景点。当这些依托藏文化的景点被打造出来以后,这里将是一个较为集中的藏文化展示区,成为凉山州又一个成熟的乡村文化旅游区。
当藏文化旅游的品牌打出来以后,会不断吸引各地游客前来,此时,向他们展示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的同时,也展示自己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农畜产品。通过游客的品尝,将口碑带往远方,能有效扩大销路。
三是尽快完善当地的通讯网络,使人们能够正常的接打移动电话、正常的上网。当网络完善以后,可以建立属于庙顶村的网站或微信公众号,对外宣传自己的品牌。不管是农畜产品的销售还是旅游业的发展,完善的通讯网络都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种养殖业为基础,旅游业为依托,网络为抓手,最终“突破产业、城乡、区域界线”[5],将庙顶村的发展与外界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融入到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庙顶村部分村民在交通条件较好的乡镇购置有住房,随着庙顶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部分村民的经济条件会得到更好的改善,剩下的村民中有部分也会为了分享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在城镇购置住房,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在农村发展经济、在城里消费的生活模式,这是一种“候鸟型推进城镇化发展模式”[6]。这种模式一方面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不同民族间和谐相处。随着精准扶贫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各地都会出现这种“候鸟型”的模式,要让这种模式得到健康发展,找出制约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是关键,只有找出瓶颈,才能找准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