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视角下关于流行文化的思考

2018-03-31 13:17张艳丽
社科纵横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化

张艳丽

(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已成为各国增强其实力的战略性因素。谁的文化成为世界主流文化,谁就是国际权力斗争中的赢家,这样的形势迫使各国纷纷实施文化软实力战略。在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流行文化无疑起着冲锋陷阵的作用。信息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文化的碰撞和传播日渐频繁,流行文化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化巨变于无形,可以说是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最理想载体,流行文化随之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力量。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国际影响力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不是中国文化资源吸引力小,而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即流行文化还不给力,比如我们给外国人介绍中国有戏曲、武术、书法、饮食文化等,这基本属于平面维度的文化,无法在垂直维度上给国际社会留下深刻印象。武术为国际社会所认知,还是通过李小龙、李连杰、成龙等一代代功夫巨星以及他们的作品,但这样的影视作品太少了。由此可见,流行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软肋。

一、关于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的概念并不容易界定,人们在不同的场合运用它,比如在多数人看来就是大众和社会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一种文化形式,并且传播速度和普及程度也是相当快的。关于流行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吉登斯认为“流行文化指的是被成千上万或几百万人观看、阅读或参与的娱乐”[1]。海蒂兹指出:“流行文化就是那类普遍可得的人工制品:电影、录音、录像带、CD或VCD、时装、电视节目、沟通和交流的模式等”[2]。更有学者直接认为流行文化是“许多人实践和追随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3]。

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流行文化是包括电影、电视节目、音乐、通俗小说、时尚、娱乐这些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文化艺术形式,是一种受普遍喜欢和热烈追随的文化现象,具有文化、商业和意识形态并重的三重性质。总的来说,流行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普遍化和渗透化。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大众文化,主要表现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极端普遍性:它在整个社会无所不在,无时无刻不起作用,而且不断重复地发生;不论是专业文化活动,还是政治经济领域以及日常生活,都渗透着它的精神,都可以感受到它的活动气息。流行文化几乎成为了全社会的社会文化现象。流行文化是与高雅文化或精英文化相对而言的。高雅文化“包括如古典音乐、严肃小说、诗、舞蹈、高雅艺术和其他为相对较少的并受过教育的人们欣赏的作品”[4]。流行文化就不再是精致的、为少数人掌握和消费的精英艺术,而是面向大众的、符合大众兴趣的各种艺术形式。美国文学家弗雷德里克·杰姆逊说过:“文化已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5]

流行文化是一种基于文化层面的社会认同,许多知识分子和批评家因为流行文化露骨的商业性而对它不屑一顾,认为它只是通过纯粹的市场力量和享乐主义来引诱人。但在流行文化与高雅文化无数次地对峙和碰撞中,我们不得不承认:质疑与批判不能浇灭民众对流行文化拥戴的热情,精英的鄙视也不能磨灭其流行的价值。

(二)内容的流行化以及形式上的新颖化。流行文化之所以被称为流行,就是因为被大众普遍认可,这种认可并不是被迫的或外界强加的,而是流行文化本身迎合了当时人们的兴趣和心理,对来自不同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都具有普遍的吸引力。流行文化在被认可的过程中,传播的方式和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网络和信息媒体生机蓬勃,已经成为流行文化酝酿、兴起、传播的最重要的媒介及其展示场所。德国社会学家阿多尔诺就指出“现代大众文化是与技术进步分不开的,它寄生于现代化的大众传播技术”[6]。

(三)主要目的是获得商业利益,主要功能是满足更多人的娱乐。流行文化以利益为驱动,成为被市场控制的商业行为,流行文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商业利益。流行文化的存在价值不是为了弘扬某种高尚的价值观,也不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它贯彻非理性原则,它的知识奠基在以无意识欲望为中心的个人感受上,各种关于享乐的合理性的言说,都可以成为流行文化的凭借。流行文化与古典文化不同,古典文化是一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承载历史记忆,没有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很难接受和理解的,因此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承。流行文化是社会流变的表征,是一定空间或场域内某种共识的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以供娱乐。

二、流行文化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体现战略价值

(一)流行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种战略力量。文化软实力不仅是指文化自身蕴涵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包括一种能够被他者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力量,是一种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兑现的文化价值观。而能够广泛传播文化的载体,只能是流行文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就认识到流行文化的重要性,将流行文化与商业和各种媒体系统高度结合在一起,打造一种极为普遍又强悍的文化力量,并将其作为拓展文化版图非常重要的一种工具;冷战背景下的欧洲,也紧随其后,在流行文化领域融入意识形态。20世纪90年代,“软实力”这个概念一经抛出,顿时使无数人茅塞顿开。至此,流行文化不再仅仅是单纯令人愉悦的娱乐,而是实实在在地成为促进一国在全球化时代政治、经济成功的利器。电影的票房收入、电视的收视效果这些市场的硬指标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经济指标,它还包含着特定文化价值的有效传播,体现着文化软实力的实现程度。美国文化横扫全球就让善于思考和批判的学术界深感忧虑,一些学者将美国等发达国家凭借文化优势大力开拓和占领世界文化市场的行为冠之以“文化帝国主义”。

(二)流行文化带来了对一国文化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宣扬和提升。任何一种文化形式都必然包含内在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取向,这种内在价值与意识形态的宣扬有助于消除别国民众对当事国的文化误解与隔阂,从而树立本国的良好形象,增进彼此间相互了解,推动国家与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平稳发展。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各国不遗余力在传播本国文化的同时灌输某种价值观、提高本国流行文化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美国流行文化着力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基督教精神、自由民主平等、消费主义价值观”等一系列美国梦的价值观,吸引了大批有一定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的年轻受众。在亚洲,约瑟夫·奈认为日本在流行文化方面堪为楷模,日本的动画片人物集可爱与力量为一身[7]。在印度,宝莱坞电影凭借其“模式化的故事情节、用心设计的打斗场景、壮观的歌舞惯例、感情丰富的闹剧和夸张的英雄”也能获得各国的粉丝。而韩剧,尤其注重对生活品质的彰显,在日常生活细节上彰显个性和时尚,剧中出现的一些配饰、茶具、家私、服装都很快成为市场新宠。中国的流行文化一直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但最近吴京所导演的电影《战狼2》票房一路领先应该给人们一个启示:中国的的流行文化不能一味地迎合国际市场或国内低端市场,它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坚持,诸如民族情感、家国认同、社会责任、道义担当等。

(三)流行文化承载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战略期待。历史上,中国至少三次被公认为地区最强大的国家[8],第一次是秦汉时期,第二次是7世纪唐朝时期,第三次是14世纪明朝时期。纵观历史上三次崛起,实际上是文化的崛起。唐诗宋词,可以说是在当时大时代下的流行文化,无数次造成“洛阳纸贵”。可见,汉唐的崛起和兴盛始于文化的繁荣、开放的政策,明清的短暂辉煌则是因为它逐渐僵化的体制扼杀了文化创造。所以说没有政治权力对文化领域的适当放权,文化人没有独立的人格,就没有文化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内在思想动机,就不会有文化崛起,而文化不崛起必然对经济甚至政治产生严重的制约。也就是说,没有思想的产生,就不会有制度上的创新,最终必然导致封闭和衰落。文化的兴盛与繁荣,是一个国家崛起的深层底蕴,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持续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目前,中国面临第四次崛起,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硬实力增长,但如果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的发展难以持续。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曾经说过:“如果说,罗马献给世界的是法律,英国献给世界的是议会民主政体,法国献给世界的是共和制的民族主义,那么,现代美国献给世界的是科学进步和流行文化。”中国经济实力已成为世界第二,中国想对世界施加影响、实现民族复兴,还必须具有自己的文化软实力。而文化软实力是一种“非强迫性、非强制性”的力量,它通过自觉、自愿的方式为人们所接受,流行文化正是传播文化软实力的一种理想途径。如果只注重硬实力的发展而不能提供有吸引力的文化和价值观,那么中国的国际形象就会被视为是“霸道”和“威胁”,就会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从而恶化国际关系环境。

(四)流行文化蕴含了巨大潜能,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不容忽视。一是流行文化的繁荣往往带来巨大商业价值。当今,以电影、电视、世界杯足球赛、奥林匹克运动会等为代表的娱乐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以电视剧、电影、流行音乐为主体的美国流行文化在世界文化市场中仍然占据统治地位。比如美国电影生产总量仅占全球电影产量的6%~7%,但却占据了全球各影院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电影票房占全球总票房的近85%。日本动画产业已占据世界市场份额的62%,广义的动漫产业实际上已占日本GDP十多个百分点,成为超过汽车工业的赚钱产业。印度工商业联合会的一份研究显示,2011年印度电影的海外年收入已经达到2.3亿美元。另以韩国为例,韩剧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迅速风靡了整个中国,韩剧源源不断成为了韩国出口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是流行文化还会带动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流行文化带来的间接效应或者说波及效益无法用销售额来估价,比如一部好的影视剧的流行往往会带来诸多相关的文化衍生品:明星、音乐、舞蹈、时尚、图书发行、游戏以及海外版权等等。除此之外,这种影响还辐射到其他产业,产生联动效应,成为国家文化产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韩剧在中国引发韩流,使韩国化妆品、服装、饰品、饮食、电子产品持续热销,更使韩国美容业、旅游业欣欣向荣。韩国产业政策研究院对韩流的经济波及效果所作的分析报告表明,2004年由韩流文化产品的出口对韩国其他制造业、服务业的产额、附加值、创造就业岗位的间接效果达4.5万亿韩元(约合40亿美元)。

三、提高中国流行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流行文化不仅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使国家在推行其政治政策与国家利益时更加容易和有效。因此,当互联网和卫星频道打破国与国的障碍时,流行文化所涵盖的每一个领域,都变成了争夺的主战场:无论是在电影、电视、动画行业,还是在时装、设计、网络小说等领域,都是硝烟弥漫。每一个国家或地区,不论大小、发展程度如何,都一边坚守自己的文化阵地,一边着力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在这场无声的较量中,中国如何在与外来的、特别是强势的美国文化的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如何提高中国流行文化核心竞争力?

(一)流行文化国际化的前提是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流行文化的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通过语言这一媒介物,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来自中国的流行文化。中国向国外推广汉语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路径之一就是资助成立孔子学院,截至2015年底,全球已建立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34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品牌和平台。实际上,任何想扩大本国文化影响力的政府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本国的文化,日本外务省计划在全球增设至少100所日语中心。韩国政府也不甘示弱,将向全球各国推介韩国文字,以扩散“韩流”。韩国文化观光部决定,为了将韩国文字和韩国文化扩散到全世界,在全世界100个地区开办专门教授韩国文字和韩国文化的“世宗学院”。法国的法语联盟、德国的歌德学院等,都致力于传播本国的语言、本国的文化,以扩大本国的影响。除此之外,汉语互联网的建立也起到了大力普及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作用。现阶段国际互联网上大多数信息虽然仍主要靠英文传播,但随着汉语网站的日益增多和用汉语写作人数的增多,汉语传播信息的百分比正在逐步上升。同时,大批中国人移民海外,与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都将使汉语普及范围及重要性进一步扩大。

(二)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构建新型文化媒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流行文化主要通过报刊、畅销书、影视、磁带等机械工业技术创造流行文化时尚。随着电脑、网络以及手机等的普及,新兴的信息科技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流行文化传播进入了一个交互式的、广泛的大众参与时代。当今时代,谁的传播手段先进、传播能力强大,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就能更广泛地流传,谁就能更有力地影响世界。因此,在流行文化传播的战场上,硝烟弥漫,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应运而生。现代文化生产已经在相当程度上依赖科技的开发和高新技术成果的运用。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现代文化生产的质量和水平。创新型文化在当今世界尤其集中表现在科技发明与艺术设计上,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最佳结合的范例。

文化创意是内容,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是形式。流行文化的传播不仅要有创意的内容,更要有高新技术等物质手段支撑。在流行文化领域,我们缺少带有国家品牌标志的流行文化代表作。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英国的爵士音乐、日本动漫动画、韩国电视剧都被打造成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外销型文化产品,而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有影响的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产品。所以,中国要力争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有所创新,树立中国的品牌形象,提高中国文化魅力,推销中国梦想。

(三)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创作具有全球适应性的流行文化

美国流行文化在二战后、特别是上世纪80、90年代横扫全球,目前仍在全球占统治地位。美国罗伯特·汤姆森把美国人在流行文化上的胜利原因归结为“适应性强”,即美国的流行文化能使那些连英语都不会说的人也能够理解与喜欢。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也认为“灵活性”是美国流行文化之所以能够横扫全球的原因,他认为美国文化具有很大弹性,很“摩登”(modern),是一种将陌生化和洋化平衡得极好的文化,具有全球适应性[9]。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等这些洋快餐之所以能迅速遍及世界各地,是因为它既不与任何地方、任何民族的口味相抵触,同时又代表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流行文化要有国际影响力,需挟带有全球适应性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美国的流行文化使美国孩子从小心中就或多或少藏有一个伸张正义、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梦。美国的教育也不断鼓励孩子独立自主,从小培养个人的自立精神。这种价值观不仅适用于美国,也适用于世界。看中国的影视剧,金碧辉煌的布景,高高在上的皇帝,戏说的历史,勾心斗角的美人心计,以及穿的奇装异服、情节莫名其妙的各种玄幻剧,这样的影视剧可能赢得了收视率,让那些文化商人获取了暴利。但从文化角度而言,它要传递给我们什么样的价值观呢?这样的电影、电视剧只能供国人自娱自乐一番,却难以走向国际社会,为世人所认同。所以,中国的文化人要将本土文化和人类共通的情感相结合,创作一些具有全球适应性的流行文化作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有无究无尽的文化资源、道德资源可以提炼,具有独特的魅力。美国宣扬个人英雄主义,那我们中国文化倡导团结就是力量,认为集体的智慧无穷也未必没有吸引力。中国文化人历来倡导的铁肩担道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足以引起世界一切爱国人士的精神共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诚信的遵从,讲究“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强调修身养性、明德至善,认为“立德”重于“立功”和“立言”;对礼仪的重视,把礼置于“礼乐射御书数”传统六艺之首,挟带这些价值观的文化作品,不仅可以满足世人对中国这一文明古国的了解,同时也足以改变甚至重塑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创造中国具有全球适应性的流行文化,需要政府的公共职能机构提炼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并加以引导,最后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广泛传播,以建立公众对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的普遍认同。

(四)规范流行文化行业秩序,提升流行文化从业人员素质

由于流行文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传播健康快乐,另一方面也将暴力、色情、虚无、幻灭,甚至反社会的内容裹挟其中。流行文化追求商业利润,但并不是说它没有思想,不承载对人们思想教化的作用。没有普遍道德意义上的作品,不可能引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因此,流行文化从业人员不仅仅要有才华,还要有正确的三观和对中国文化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热爱,要有对文化真正关怀的认真思考,文化作品要力求触动人的灵魂。

流行文化从业人员还要有创新精神。在形式上要有创意,内容上要有创新,现在一些流行文化从业人员缺乏拍摄优秀作品的雄心壮志和艺术追求,只注重短期利益,只想捞钱走人,不重视内容生产。

除了流行文化从业人员本身的价值观和个人素质影响作品质量,混乱的行业秩序也影响作品质量,比如影视明星不合理的高额片酬,在一些影视剧中,一些当红小生一部戏片酬动辄约亿元,主要演员的片酬能够占到50%~70%,而根据国际影视行业相关行情,演员片酬往往只占到总体成本的30%左右。大量人力财力投入到明星片酬,致使影片的剧本创作、后期制作等工序难以保证内容质量。

必须从提高中国流行文化核心竞争力的高度,认识存在的这些问题,规范行业秩序,提高从业人员责任。以期创造具国际影响力的流行文化作品,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1]A.Giddens.Sociology.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the Third Edition,1997:364.

[2]D.Strinati.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ofPopular Culture.London:Routledge,1995,xvi

[3]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92.

[4]Gordon Marshall.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Sociolog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403.

[5][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148.

[6][德]希奥多.阿多尔诺.音乐与技巧[J].Telos,1971(32):83.

[7][美]约瑟夫·奈.吴晓辉,钱程译.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8]王赓武.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崛起[J].理论参考,2004(5):44.

[9]乐艳娜等.一场世界范围的文化“战争”[J].新华月报,2010(13):76-80.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和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