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琴
(中共定西市委党校 甘肃 定西 743000)
“精准扶贫”从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提出,到2015年1月开始全方位实施已经四年过去了。回顾四年来走过的扶贫之路,随着工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入,我们不难发现在取得不少扶贫成果的同时,扶贫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当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众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摆正自己在精准脱贫扶贫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自觉性与主动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一)脱贫信心不足。以甘肃定西地区为例,导致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些是因为没有手艺缺乏一技之长,除了种地什么都不会干,再加上没有资金身处贫困;有些是因为常年疾病缠身或因意外事故丧失劳动能力,导致债台高筑陷入贫困;有些是为了给儿女成婚高额礼金而背上沉重债务;还有些属于“穷了一辈子”的人,深陷贫困的泥潭,他们甘于贫困而无力自拔,在他们心目中,脱贫致富已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二)存在消极被动心态。部分贫困群众虽然年富力强,也具备一定脱贫的条件,看到别人家的富裕日子,他们也渴望自己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所改善有所提高,但是他们缺乏尝试的勇气,心存畏难,害怕失败,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对具体的实施步骤不够明确,只知道消极等待政府的帮扶,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争取。还有一部分困难群众较为看中现金的短期效果,对致富项目的长期性认识不够,存在“晒着太阳等救济”的落后观念。
(三)懒惰思想较重。部分贫困群众自身行动不积极,对政策的响应仅仅停留在“等、靠、要”,享受着低保、医保、粮食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觉得政府已经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困难,生活已有最低保障,懒于作长远打算,只是坐享其成,不思进取。在与一些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朋友进行交流时,笔者发现扶贫工作最令人头疼的,不是缺资金缺技术,也不是缺项目缺人才,而是遇上那些扶不起的“阿斗”。例如有的贫困户政府为了帮助其脱贫多方寻找增收门路,免费送去牛羊等让其饲养,但他却找到村委会说,送牛羊来,要送放羊工来;让他打扫卫生得些补助,他说要照顾家、没时间;让他种绿化树告诉他可回收,他说麻烦没精力管。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哭穷有理思想在有些地方还是比较严重的。
(四)缺乏长远打算。从扶贫实践中看,一些贫困户对国家的扶贫政策在思想认识上还有一些偏差,认为戴上“贫困帽”就冬暖夏凉了,因而国家越扶贫反而越想保贫的思想就产生了。尤其是在一些偏远乡村,有一种苗头正在蔓延,一些贫困户对自己的生活缺乏长远打算,整天只想着怎样享受国家优惠政策、获取更多的财物,不想脱贫,也不愿改变现状。他们只关注自己有没有被列入重点扶助对象,村里访贫问苦是否会到自己家里来,当得知国家将大力实施扶贫攻坚,他们更是稳坐家中,坐等扶贫工作队上门、希望能够不劳而获,他们从根子上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失去了改变生活的信心。
(五)存在徘徊观望态度。部分贫困群众因为对形势认识不足,总是担心国家扶贫政策只是“一时兴起”,不会持续稳定,抱着“走着瞧”的观望态度,止步不前,对国家扶贫政策缺乏行动上的响应。再加上有些村干部为了村里的平衡稳定,将精准扶贫与以往政策等同起来,平均分配,这种做法短时间起到维稳的效果,但却为以后种下了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正确理解,致使他们不愿去主动尝试,只是一味等待观望。
(一)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换言之有什么样的物质基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观念。与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大多经济不发达,工业水平不高,第三产业也十分落后。这种差距表现在人的思想意识上就是发达地区的人头脑更加灵活,接受新事物并把其变为先进生产力的愿望更强烈,而贫困地区落后的经济基础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在原地踏步。
(二)地理环境因素和历史原因的制约。贫困地区大多地处边疆、山区、戈壁,有些地方干旱少雨,农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有些地方资源匮乏,没有可以开发利用的优势;有些地方交通闭塞,农民基本过的是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他们生活圈子小,与外界信息交流极为有限,有些人甚至从未走出过大山,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在这种较为封闭的状态下,他们对外界的变化与感知也就相对比较迟钝,在思想上也就缺乏开拓性与进取性。再加上贫困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过快,则进一步影响了个体认识的提高。
(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社会变迁的迟滞性、被动性。可以说“精准扶贫”是一次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经济基础的重大举措,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这种大规模的变迁却显得有些被动和基础不牢。原因就在于贫困地区相对封闭的状态使得外生变量难以进入,并且对融入的新鲜事物的吸收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四)陈旧落后思想的束缚。小农经济的局限性使得人们的心理常态是个性的自我压抑,表现在个体行动上就是安分守己,绝大多数人的人生追求就是无大富无大害;在生产和生活上就是迷信传统和权威,相信经验就是不可动摇的真理,原始的迷信倾向性更让人们确信“人的命天注定,胡思乱想不顶用。”因此越是闭塞越是贫困的地区人们越不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也不愿意尝试改变。
(一)必须把思想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治贫先治懒,扶贫先扶志。精准扶贫各个环节的落实、衔接和合力推进,转变贫困群众观念是关键环节。要努力让他们思想认识到位、心态积极、主动作为。因此,我们必须把思想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定西市渭源县为例,自从全县召开了脱贫攻坚群众工作大会,与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签订了脱贫攻坚群众工作责任书以后,在乡镇党委书记,镇长的带领下,驻村帮扶工作队以乡风文明建设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在农村开展“摒弃等靠要懒,摆脱精神贫困”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脱贫攻坚典型事迹为主题创作了一批文艺节目,开展“脱贫攻坚 百姓舞台”文艺专场演出,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方针政策,引导农民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摒除陈规陋习,树立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开展了“整治居住环境、摒弃生活陋习、培育文明新风”专项行动,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良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精准脱贫的坚实思想基础。
(二)统筹推进,合力打好组合拳,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通过综合施策、组合帮扶,构筑“大扶贫”的格局,也有利于改善贫困群众的认识偏差和消极心态。帮扶干部要以提升帮扶对象脱贫能力为目标,以精准施策为工作原则,深入了解和分析各帮扶对象家庭状况,认真了解他们生产生活情况,对照帮扶方案跟进帮扶工作进展,将每一户帮扶对象具体情况进行动态记录,挂图作战,针对不同情况开展宣传和帮扶工作,靶向发力,助推各贫困家庭寻找适合的脱贫路径。要提高贫困群众利用知识、技能改变生活现状的认识,转变保守、懒惰等靠要旧有思想,鼓励其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实现脱贫。同时也应建立常态化的致富信息发布机制和服务机制,增强贫困群众敢于致富、善于致富的信心。例如,可指导贫困户利用电商平台进行特色产品营销,使掌握信息技术的贫困人口通过自主创业,实现脱贫致富;可以在农村开设“农家课堂”进行技能培训,对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表达交流能力、文字书面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从而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素养;可以加快农村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将就业信息网络纵向深入到县、乡镇、村,横向实现各镇之间、城乡之间信息资源共享,以满足农民需求;还可以对经济大户、外出返乡创业人员给予税费减免、免费提供信息、提供专业培训等优惠政策;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调动起贫困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三)通过助学保障贫困家庭教育,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的提高是精准扶贫、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方式。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投入,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如援建希望小学,下派教师到贫困地区支教;捐资购置教学设备,改善教学基础设施;实施各项助学计划等。其次,要精准实施教育资助,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家庭子女失学。目前国家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均免除学杂费,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费补助,即“两免一补”政策。贫困地区还可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助学制度。如对学前一年实行免费教育及家庭困难幼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适当生活费,中职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制度等。最后,通过政府投入财政资金,全面加大建档立卡家庭职业教育培训力度,争取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在实施免费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力的技能培训。”经过免费培训确保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强其脱贫致富的能力。如针对不少行业缺乏技工的现状,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实施“订单式培养”,按照社会所需培养人才。
(四)以脱贫致富的成效促进贫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群众是最讲实际的,要调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在脱贫过程中看到希望,得到实惠。要针对不同的贫困原因、致富意愿和能力,因户施策,因人指导,为贫困户量身定做针对性强、组合式的帮扶措施,让贫困群众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使他们取得脱贫致富的阶段性成果,以此促成他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和心态的改善。同时也可尝试开展脱贫示范户创建工作,从而激发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示范户创建可按照县级安排,乡镇落实,帮扶责任人帮扶、村级推荐,乡级比选,县级遴选的流程开展。示范户必须满足年度脱贫标准,产业发展的连续性、持续性、带动性好,形成稳定的生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生产、生活条件都有较大改善,对示范户政府应予以适当奖励,并将其勤劳致富、增收脱贫的事迹大力宣传,从而激发其他脱贫攻坚对象想脱贫、争脱贫、比脱贫的热情。
当然,思想观念的转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不可一蹴而就,但是不能因为这种转变不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明显效果就不去改变。宏观上看,每一次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从思想观念开始的,因为它可以促使人们产生不断去创新、去实现的主观意愿。所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比给他们大量的扶贫资金更为重要,因为思想观念的转变恰恰就是“授人以渔”的动力,更是贫困群众实现增收增效之基。长期的思想转变靠的是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引领和一个民族长期的量的积淀,短期则主要靠政府的宣传,转变思想观念,要让老百姓知道国家和政府制定了什么样的扶贫政策,为什么要制定这样的政策,对国家和个人都有什么样的好处,政府和个人要承担什么任务等等,这样扶贫才能真正精准,才能扶真贫,真扶贫。
[1]崔敏.定西扶贫开发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5(9).
[2]许业富.扶贫开发机制创新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7).
[3]李世勇.玉门市精准扶贫惠及贫困群众[J].甘肃扶贫,2014(11).
[4]韩广富.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众[J].理论学刊,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