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执行总编 兰恒敏
12月18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他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可以说,解放思想是改革开放的“第一推动力”。
发端于1978年5月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奏响了全民思想大解放的序曲,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也迎来了国有企业发展的春天。
改革开放40年来,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始终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而山东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又是全国的一个典型缩影。
山东国有企业从第一阶段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经理负责制等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到第二阶段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再到第三阶段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改革每深入一步,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
改革开放前,我们曾过着“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国企悠闲日子。是改革开放在全民中牢牢树立起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率观念等,并在企业经营中将这些观念运用到极致,创造出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力量,震惊了全世界。
在经济发展的要素驱动阶段,山东凭借完备的基础、丰富的资源和山东人的吃苦耐劳,一度在全国独领风骚,生产增长速度和实现利税曾居全国首位,涌现出一批著名品牌和“海尔”等全国典型。
1996年,记者随济南小鸭集团赴上海采访。当时的上海人说起山东,感叹连连:“山东不得了!海尔、海信、澳柯玛、小鸭、轻骑……上海不行的,没有多少像样的大企业。”
时移世易。当中国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时,山东落后了。不仅综合实力已经难以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第一方阵竞争,发展势头也比重庆、贵州等“后来者”逊色不少。
仔细回想,这种落后是从思想僵化慢慢开始的。山东人的“官本位”和“不思进取”思想严重拖累了经济发展,于是有了2018年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上的“猛击一掌”,引发了全省上上下下的强烈共鸣。
纪念是为了继承,继承是为了开创。我们今天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不单单要礼敬过去,更重要的是思考当下、谋划未来。
具体到山东国有企业,思想是否应该更解放一些,改革开放的步子是否应该更大一点?
有句话大家都很熟悉:“法无禁止即可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句话的两层含义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不可偏废。但,“第一反应”很重要。
南方官员和企业家们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没有明文禁止,就大胆闯、大胆试;山东一些官员和企业家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往往是“法无授权不可为”,凡事先找“依据”、找文件,找有无明确的“说法”,看上级有什么指示,生怕做错什么。
一句话,两层含义,顺序之差,天上地下!
山东人应该明白:政策不容“变通”,但实践需要探索。政策是对探索的“固定”,探索本身才具有最原始的革命意义。改革的每一次重要飞跃,都是从大胆探索开始的。没有小岗村18户农民冒死摁手印,就很难推行后来轰轰烈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改到最后,就是改“人”、改灵魂,千条万条最终都要落实到“调动人的积极性”上。我们的企业高管契约化管理改革,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坦率地讲,步子还不够大,譬如在涉及股权和期权激励等深层次问题上,尚未找到有效突破点。
大的顶层改革,要听中央的统一“发令枪”响,但在具体做法上,我们能不能往深处再探索一层?山东的国有企业,很需要这种闯劲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