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都区:引博攻关 推动校地企协同创新

2018-03-31 11:02桂学文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9期
关键词:郫都区校地博士后

企业要发展,科技要创新,成果要转化,人才是关键。成都市郫都区针对区内企业没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无法自主招收博士后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引聚留育工作机制。

成都市郫都区以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都市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为支撑的郫都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企业要发展,科技要创新,成果要转化,人才是关键。针对区内企业没有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无法自主招收博士后的情况,郫都区从人才引聚留育工作机制方面创新突破,在成都市率先探索“企业提需求、高校出人才、政府给支持”的引博攻关模式,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抱团”引才优势,配套政策、强化对接、引导集聚,让博士后引进与高校、地方和企业深度融合,协同推动企业科技创新。目前,首个试点企业引进的2名博士后和2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已正式签约,并进驻企业开展项目攻关。

创新政策体系,发挥制度优势激发人才活力

坚持将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郫都区创新建立以“企业提需求、高校出人才、政府给支持”为总览的政策体系,涵盖多元引才、高校导师(团队)融入、项目攻关、人才综合支持等各个阶段。在政策激励方面,对校地企联合引进的专职博士后及导师团队给予3年最高210万元的补助。在政策执行方面,瞄准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引进、培养博士后,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目前,已确定生物医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电子信息等领域的6个优质项目作为开展技术攻关的试点项目。

深化“三位一体”,全面推进校地企合作平台建设

郫都区从工业园区多数企业项目面临高端人才匮乏的实际出发,突出企业(项目)需求,在地方政府、知名高校、重点企业及博士后之间构筑一条绿色生态链,“三位一体”唱好引博攻关这出“大戏”。

地方政府“搭舞台”,区政府创新举措,牵头建设校地企联合引博攻关平台,为企业攻关项目提供资金及服务方面的保障,同时引导高等院校资源整合,鼓励企业抓牢高校资源,从而帮助企业完善科技成果交易、院校技术支撑、科技动态追踪、科研仪器共享等功能,促进企业科技成果研发转化。高校“写剧本”,突出高校助力企业主线,将高校丰富的专家团队资源和引进的人才以“捆绑式”服务的方式送进企业。面向企业共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着力向驻企人才做好项目攻关的指导和支持。企业“唱大戏”,将重要项目推进与博士后人才引进充分对接,开展技术提升、科技研发、转型升级等攻关工作,让人才链既建立在产业链的需求基础之上,又有力推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

引进培育并举,以全球化专业化视野广聚人才

郫都区持续拓展多元引才途径,依托知名高校校方权威媒体平台以及社会主流媒体平台,发布引进博士后人才公告,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此外,进一步加强海外人才招引工作,通过在德国、美国建立的人才工作站,不断延伸招引触角。建立人才“抱团”集聚机制,发挥高校院所高端人才密集、与国内外智库交流广泛的优势,分学科邀请专家学者担任博士后导师并组建博士后工作团队,为产业科技研发“把脉问诊”,提供决策服务。在企业端,则选派企业科研经验丰富的高端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与博士后导师共同负责项目研发攻关和对博士后人才的指导。

通过将高校科研力量、企业实践人才与多渠道引进企业的博士后人才资源紧密结合,有效克服了博士后长期从事基础项目研究,与生产实践脱节的弊端,同时又为企业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实现产学研“抱团”集聚人才,加快推动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郫都区现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目前,首个试点企业——成都中创蜀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2名博士后、2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团队已完成协议签订并融入试点项目的攻关,该企业即将成为首个挂牌成立的郫都区校地企联合引博协同创新工作站。

猜你喜欢
郫都区校地博士后
伊犁师范大学与和田市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
成都市郫都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路径探究
成都市郫都区:为“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贡献人社力量
郫都区北京现代汽车领动购车意向研究
郫都区:工伤预防工作取得良好进展
校地共建型新型科研机构发展的逻辑与现实
——以C9 高校为例
校地结合政产学研互动服务地方经济——四川工商学院校地校企合作初探
校地企协同共育应用型人才教学实践初探——以四川工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为例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博士后出站报告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