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征贵 王科卫
摘 要: 随着鲁迅的代表作《风筝》退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有人认为应该把更多鲁迅作品“移出去”,他们认为鲁迅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逐渐丧失,似乎不合时宜。但是以《风筝》一文为例深入解读鲁迅的系列作品,可以发现鲁迅作品无论在思想精神层面还是语言表现力方面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这对于中学生的精神建构和作文写作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风筝》 语文教科书 思想价值 语言特色
人教版语文教材(初一)进行了尝试性改革,一些传统篇目诸如鲁迅的《风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等退出了语文教材,贾平凹的《风雨》、马及时的《王几何》、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等文章入选教材。有些专家学者认为,新加入的篇目更有故事性、趣味性,易于同年齡段学生理解学习。随之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那就是要把更多鲁迅的作品“移出”初中教科书。他们认为鲁迅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逐渐丧失,鲁迅作品的语言是文白相间的过渡性语言,要想完全弄明白是有难度的,同时学了之后,对于写作的指导意义不大。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我们以课文《风筝》为例深入探究鲁迅作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鲁迅作品的思想价值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一直青睐鲁迅的作品,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篇目。不过有人认为在当下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必再那么推崇鲁迅的文章,可以多选取其他现代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对此,钱理群老师认为,我不反对中学生读梁实秋、林语堂的作品,还主张要读胡适、周作人的文章。他强调鲁迅作品是现代思想文化的开创。接受了这样的基本教育,每一个中学生精神上就有了一个底,以后他们无论选择什么职业,做什么工作,都有了底气。我经常说,中学教育是给孩子的终生发展垫底的,鲁迅作品教学应该在这一“精神垫底”的基本工作中发挥特殊的别的作品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鲁迅作品的精神属性和思想价值。
课文《风筝》所在单元主题是人间亲情,文章主要讲述一个兄弟间亲情的故事,文中“我”不许年幼的弟弟放风筝,觉得这是没出息的,并且十分粗暴地毁坏弟弟的风筝。后来明白游戏和玩具对于儿童的意义后,“我”幡然醒悟,自责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精神的虐杀”。“我”一心想补过,寻求心理安慰,然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我”的心只得继续沉重着。通过文本我们能体悟出,“我”作为兄长渴望弟弟成才,只是过于严苛,这或许是一种大爱;弟弟小时候做风筝的快乐被“我”粗暴地“虐杀”,但是长大后全然忘却,没有耿耿于怀,足见兄弟二人手足情深,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人间亲情。此外,文中的“我”具有强烈的自省精神,当“我”看到外国的儿童教育主张后,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对于弟弟的精神虐杀,心情感到沉重,并渴望得到弟弟的宽恕。这是一种敢于剖析自己、敢于自省和改过的精神。作者对于文中“我”的剖析就是作者自我的深刻反思,鲁迅曾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剖析别人,实际上是在剖析我自己。”这正是鲁迅作品思想的伟大之处,这种自我剖析和自我反省的精神对于读者而言是极为宝贵的,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以鲁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为例,选入的鲁迅作品实属精品,在当下依然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例如散文《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对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体现了关注和同情弱者的思想主题;小说《社戏》除了能够表现吴越间淳朴民风、真挚的友谊之外,还能从“绍兴社戏”审视中国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散文《藤野先生》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突出我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小说《孔乙己》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制度吃人的本质,作者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总之,鲁迅作为一名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作品始终蕴含着同情、思考、质疑、批判、求真的精神底色,鲜明地体现着鲁迅的思想核心——立人。`钱理群老师非常重视鲁迅精神对于青少年价值观的建构作用,钱老师曾说过,我这些年将主要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正是要和这样的“否定鲁迅遗产”的社会思潮针锋相对,我提出了“把鲁迅精神在孩子心上扎根”的教育命题,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由此可见,通过中学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深入学习,让学生逐步加深对鲁迅“立人”思想的理解,逐渐培养务实、求真、质疑、反省的精神品格。
二、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有人认为鲁迅作品的语言文白相间,生僻晦涩,难以读懂,这种说法显然没有用历史的眼光审视问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特点,鲁迅的文章语言偶有文白相间、生僻晦涩的情况,也是时代的产物。钱理群老师对此研究分析认为,造成这一语言现象的两个原因,其一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用字用词,当年都那么用,今天不用了,就觉得是“错别字”或者“不通的句子”。更多的是鲁迅特意的创造,为了表达他的复杂感情、缠绕的思绪,突破现有规范,作新的语言试验。因此,我们应该正确看待鲁迅某些作品语言较难理解的问题,切记以偏概全,曲解作品。毋庸置疑,鲁迅文章的语言在当时绝对是一种先锋和时尚。鲁迅创作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他开创了白话文小说创作的先河。历经时间的积淀和历史的考验,我们发现鲁迅作品的语言简洁又传神、讽刺得辛辣犀利、幽默中带有深刻的审视,这些都彰显出无穷的艺术魅力。钱理群对此说过:“鲁迅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开创者之一,他是一位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大师,他的作品是现代白话文学的典范,因此,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现代白话文的基本教材。”
我们还是以课文《风筝》为例探究鲁迅作品的语言魅力及鲁迅作品语言对中学生写作的指导意义。如写二月故乡风筝时节的那一段文字极为生动。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的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这段文字把早春二月季节之中富有特征的风筝、杨柳、山桃、春日、孩子们等事物巧妙联系起来,事物描写寥寥几笔,简洁生动,却一下子让早春的景象鲜活起来,极具画面感,给读者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再如写“我”粗暴地毁掉弟弟风筝的文字,也是极为生动细腻,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
文中“我”无意撞见弟弟的秘密后,小兄弟“惊惶地”、“失了色”“瑟缩着”,风筝被无情毁掉,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这是多么生动细腻的描写。文中用精炼准确简约的文字,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弟弟惊恐不安、无奈绝望的情形,写得真切感人,如见其人,让人心生怜悯。“我”把弟弟将要完工的风筝“伸手抓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文中连用几个动作生动地突出了“我”的愤怒和粗暴。“将要”这一词说明风筝即将完成却被毁掉,更加加深了弟弟的绝望。段末“我”傲然走出与弟弟绝望站在那里形成了一强一弱、一喜一悲的鲜明对比,达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
钱理群老师在对《风筝》的细读中,认为《风筝》一文对于写作指导意义很大。他提及,鲁迅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是“变叙述为描写”,通过人物行动、语言、心理、外貌的描写和景物的描写,将所叙述的事情具体化、丰富化、形象化,这样就变得有血有肉,不再简陋和干枯了。其二是“思想的开掘”,努力寻求素材背后的深层意义,通过文章的精心布局,结构把它表现出来。这样,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力和文字表现力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作文的真正目的及写作的真正价值就在这里。钱理群老师的这一番话揭示出《风筝》蕴含的思想深刻,文章语言富有表现力,是习作的典范。试想在中学生写作训练中,如果学生对这样的文字能反复揣摩其中的奥妙,深刻体悟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学以致用,那么相信对于中学生写作具有极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就语言的表现力而言,不仅《风筝》极具代表性,初中教材中《雪》《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藤野先生》等名篇也极具语言魅力。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对于阿长的描写有大量贬义词褒用、大词小用的现象,对此钱理群老师这样评价:“这样的文章字面意义、意向和读者阅读的情感反应之间的差距,是很有意思、颇耐琢磨的。”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钱理群.心灵的探寻——回望鲁迅丛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3]钱理群.鲁迅作品细读[M].北京: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北京出版社,2017.
[4]錢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J].社会科学辑刊,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