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玉红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采血晕厥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在该院进行静脉采血的糖尿病患者350例,随机分为2组,各175例,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采血晕厥发生率为3.4%,患者满意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9.7%、83.4%(P<0.05),两组采血后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采血时晕厥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糖尿病;采血晕厥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10(b)-0178-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predictive nursing on the occurrence of bloody syncope in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35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who underwent venous blood sampling from July 2017 to July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17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re-existing ca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blood sampling syncop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3.4%, and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98.3%,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9.7% and 83.4%(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FPG after blood colle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Predictive care for diabetic patient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yncope during blood collection and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 Predictive care; Diabetes; Blood collection syncope
暈厥是静脉采血时常见的突发现象,不仅对采血的顺利进行影响较大,有时还会产生较严重的意外情况,直接影响采血者的身体健康。在临床上,患者往往会因为个人体质或心理因素在采血过程中出现精神高度紧张、头晕、面色苍白、冷汗甚至意识丧失,发生晕厥[1]。尤其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为观察血糖调控情况,指导临床用药,对静脉采血常产生恐惧感、排斥感,发生晕厥的发生率较健康人群高[2]。为此,减少患者采血过程中晕厥的发生是工作的重点。该文对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该院进行静脉采血的175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探讨预见性护理对预防和减少采血晕厥发生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静脉采血的350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175例,观察组男93例,女82例,年龄29~80岁,平均(56.7±3.0)岁,病程1~23年,平均(13.4±2.1)年,FPG平均(7.9±1.6)mmol/L;对照组男99例,女76例,年龄27~79岁,平均(55.8±2.4)岁,病程1.5~21年,平均(13.1±2.5)年,FPG平均(7.6±1.4)mmol/L。患者均精神意识状态良好。均知情同意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流程。包括指导患者暴露静脉血管,握紧拳头,穿刺,采血,松开止血带,拔针,按压。
1.2.2 观察组 给予预见性护理。①心理,采血前主动与患者交谈,正确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采血的流程和注意事项,做好采血前的宣教工作,减轻患者恐惧、焦虑心理,采血时转移患者注意力,减少因看到针头就晕的患者发生晕厥,采血过程中询问患者是否有严重的疼痛感,及时消除其紧张、恐惧等不适感;采血后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方式和时间,嘱患者在旁静坐数分钟,观察有无不适,确定无碍后再离开。②环境和体位。保证采血室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确保空气流通,为患者营造一种和谐、舒畅的氛围,有利于患者紧张情绪得到放松。采血时让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尤其对有采血晕厥史的患者,应指导患者选择有利于身体放松的体位,以保证采血顺利完成。③穿刺技术,熟练的穿刺技术是减少患者采血过程中晕厥的重要条件[3]。采血前认真选择合适的血管和针头,穿刺时动作轻柔,熟练,尽可能做到快进针、快采血,快拔针,缩短采血时间,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晕厥发生。采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如患者发生晕厥,应立即停止采血,迅速将患者转移至空气流通的地方,对意识清醒者,及时安慰、鼓励患者,减轻患者紧张情绪,对严重者,应立即指压人中、合谷穴,给予50%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备好急救物品进行急救。
1.3 观察内容
观察患者采血晕厥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观察患者采血后FPG(空腹血糖)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統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n(%)]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血晕厥发生情况和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采血晕厥发生率为3.4%,患者满意度为98.3%,对照组采血晕厥发生率为9.7%,患者满意度为83.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采血后FPG情况
观察组采血后FPG为(7.3±1.3)mmol/L,对照组采血后FPG为(7.6±1.5)mmol/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4,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导致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多组织、多系统的慢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据调查显示[4],我国糖尿病人群高达1.2亿,已成为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晕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血流量短暂性减少,一时性大脑供血或供氧不足而导致的突发性意识丧失,改变体位或解除不良因素后可快速恢复[5]。晕厥是静脉采血严重的不良反应,其虽无后遗症,预后较好,但对患者的心理也带来一定的伤害。糖尿病患者在采血中发生晕厥还可影响血糖,为患者带来巨大影响。
预见性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下,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提前预知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6-7]。具体而言,在患者进行采血过程中,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心理反应,身体因素,及因这些不良因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做出评估,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进而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在临床检查中大部分需要空腹抽血,患者在空腹状态下,一方面容易产生应激状态,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致引起血管输送血液受阻,血压下降,发生晕厥,同时,还影响血糖的高低。另一方面容易增强患者对疼痛的敏感性,在采血过程中出现极度紧张、焦虑情绪,导致晕厥的发生。预见性护理的实施,从心理上减少了患者的不良心理,消除了患者的不适感;从环境和体位上使患者的情绪得到了放松;从穿刺技术上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经本组病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采血晕厥发生率为3.4%,患者满意度为98.3%,明显优于对照组9.7%83.4%(P<0.05),两组采血后FP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胡小红报道[8]的观察组采血突发晕厥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服务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等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采血时晕厥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云红,张铁群.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6,33(5):56,58.
[2] 钟晓珊,谢泽娟,陈嘉迪.针对性护理对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预防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73-175.
[3] 江蕾.预见性护理对减少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效果[J].现代养生,2017,14(23):269.
[4] 马锦梅.对接受静脉采血的体检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4):275-276.
[5] 程雪.护理干预对44例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厥的预防效果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5):242.
[6] 王丽平.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对减少体检者抽血晕厥发生的影响分析[J].医师在线,2017,5(9):23-24.
[7] 王欣.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晕针的护理干预[J].大家健康,2017,11(9中旬版):236-237.
[8] 胡小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降低门诊采血突发晕厥发生率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2(4):137-138.
(收稿日期:2018-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