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创印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了。本文就从教材和学生个性特征两个方面加以分析,探究新时期,新形势下适合学生发展的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3-0180-01
新课标指出,新课程下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的能力和思维方法得到改善,同时要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念、个性品质等得到健康的发展。其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必要准备,而且是其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学生的发展了,数学作为研究新兴科技的重要手段,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已迫在眉睫,唯此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让学生从数学角度理解科学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自身实际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点滴体会。
首先,要因“材”施教,即要深入钻研教材、大纲,确定本阶段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内容、课型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而要提高教学效果,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失为较好的辅助教学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有所取舍,有的放矢。就高中数学教材而言,一些数形结合的内容,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数列极限的相关应用,复数运算的几何意义,含参方程和不等式的相关问题,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及二面角问题,球的表面积及体积的探求,多面体和旋转体的面积和体积,解析几何中的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问题等内容,都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良好素材。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一些习题的讲解,特别是注重分析归纳、运算推理过程的应通过板书或板演查漏补缺,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也不失为好的教学方法,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正好是创设真实情境的最有效工具,如果再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则更能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效果。教师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例如笔者在上“立体几何”课时,利用多媒体电脑演示“圆柱、圆锥及球体的形成过程”课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对一些概念的教学,可以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通过微课可以把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深入浅出的剖析给学生,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反复观看,直至理解消化,这样可以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处理更多的问题。
其次,分层次教学,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实际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更要结合学生实际、社会现实、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不同年级、不同体性、不同时段的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层次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把握住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其各阶段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从而量身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要深入了解学生,不但要了解学生表面的行为,更要了解学生内心的活动。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早就指出:“如果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现在的学生,你不去了解他,研究他,就不能很好地理解他;而如果不能理解他,那就很难提高教育的效率。平时在工作中,应重视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学生的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原因,然后,努力正确地理解学生,从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将会有较大的收获。高中生虽然大都已经步入成年阶段,但是对于浮华的社会大环境毕竟接触过少,心如白纸,极易受到某些不良习气的感染,而且正值高中阶段,学生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极为明显,特别是心理波动起起伏伏,不易把握。针对学生的种种不利于学习的因素老师都要着眼全局,为学生把关,不被这样或那样的因素而干扰。老师不仅只是教学,还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要尽一切努力提高学生的兴趣。高中数学老师任重道远,一举一动都被学生所关注,老师必须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更加专注,对数学这门基础学科有所侧重,才会在数学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从而避免陷入“因兴趣而学习,因学习而无兴趣”的泥沼。因此,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上,老师要不遗余力,要将理论知识与学生所关心的日常生活话题联系起来,一则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二来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教学娱乐两不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原来数学就在生活之中!老师在这方面多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就很少出现开小差精力不集中的现象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潜移默化,而不能要求立即出成果。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耐得住性子,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为学生梳理清晰课程脉络才不会导致学生无心学习的情形,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改善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
總之,通过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对学生个性特征的分析,本着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的原则,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通过探究,教学有法又无法,无论哪种方法,只要适合学生实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