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提升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性

2018-03-30 09:19刘惜穷
东方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实效性新课标

刘惜穷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针对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普遍存模式化严重、不贴合实际、实用性差等情况,新教材的编制对于教师在口语教学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结合新教材的特点,探讨如何巧用教材来提高小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生英语口语;实效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恰当地运用好了工具,才能达成交流的目的。新课标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指出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是要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因此教师要活用教材,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想法。

而如今的小学生英语口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模式化严重和不贴合实际等。来看一个案例,一位三四年级学生与一位外国朋友的交谈过程:(学生A,外国朋友B)

A: Hello. Whats your name?

B: Hi, you can call Simon. And can I know your name?(A没听懂,愣住了。)

B: Im Simon, whats your name?

A: My names Ken. How are you?

B: Mm...fine, because of you.

A: Im fine, thank you. Where are you from ?

B: Im from America. Is your home in Tong xiang, Ken?

A: Im from China. Goodbye.

B: Glad to see you , bye.

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学生做到了大胆对话,但能算有效的交流吗?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灵活的运用呢?除了旧版教材的设计理念偏向于句型的掌握,忽视了真实的语用性,导致学生思维的固化。更多是在日常口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更侧重语音语调和句型结构,口语操练难免陷入机械式和模式化的怪圈。如何活用教材,提高口语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好基础是作为小学英语教师不断思考的议题。

一、从教材中口语化语句着手,开拓学生思维方式

PEP Book2 Unit4 PartA Lets talk的对话中的 Uh-oh! Oh, yes!这两句充满了生活气息,在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在读这两句时的投入与自然。在写板书时粉笔突然断了,然后我说“Uh-oh!”,学生立马心领神会。虽然只是一个语气词,但是它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更真实。在教学过程中制造出一些很自然的语境,既不显得刻意,学生也能很快地吸收进去,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对话中的“Silly me!”这句话,一开始学生不太能理解其含义。于是我在准备板书时,本应拿起粉笔,我却拿起来签字笔转身书写,这时候说一声“Silly me!”。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语境大概感知了含义,加上我这个愚笨的表现,学生模糊的初步感知马上就具体了。而教师若是用中文解释,学生能懂也会记住,却不会用。因为在中文解释的过程中,就把英语的思维丢掉了,当说英语时就需要转两个弯才能顺利表达,自然就难以在生活中流畅输出了。

利用教材的最基本原则就是领会教材意图,用好其提供的情景和语句,不盲目脱离教材去创设更复杂的情景。在教材提供的大语境中利用一些小情景,用好教材的同时也放飞了学生的思维。

二、扎实落实英语谚语渗透教学,推进情感态度教育

PEP五六年级教材中,Useful expression板块增加了Proverbs谚语板块。而且这些谚语与教材的单元主题都是相呼应的,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

六下教材一共四个单元,主题分别是:1.How tall are you? 2.Last weekend 3. Where did you go? 4. Then and now. 我们仔细对照上面书中的四句谚语,可以发现这几句谚语可以说是主题的升华。第一单元的语言点就是比较级,“Less is more.” 这句话极富有哲理性,中文翻译过来是“少即是多。”六年级的学生思想各方面还不成熟,并非立刻能参悟其中的道理。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举一些例子,比如body language,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一句有力的激励胜过无数句寡淡的话语。教师可以很好利用这个句子来进行中西方文化渗透。最后一单元的主题是过去的现在的对比,而“Life is what you make it.”这句话,是很阳光,很有激励性的。新课程标准将情感态度列为课程目标之一,这个谚语的设计是很好的体现,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学习活动,也会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将这样的理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对这些谚语有更深刻的認识,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语言。

三、活用Story time板块,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新教材中Story time板块都是运用单元多学核心语言讲述趣味故事,目的是引起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然而有的故事中长句出现频率比较高,尤其是五六年级的教材中。通常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会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角色扮演,将故事表演出来,这是提高口语能力很好的锻炼机会。但一些长句会是表演的挡板,教师不妨将这些书面化的句子改为口语化的短句。以五下第二单元的Story time中的一个片段为例,Koala的Christmas is in summer in Australia,so we never have snow for Christmas这句话,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由于这句话不是这个单元的核心句型,可让学生将其改为“Yes. In Australia, Christmas is in summer. It never snows.”意思没改变,但更加口语化,有利于在表演中自然的表达。同时这也是口语实用性的一个渗透教学,活跃孩子们的思维,不同句子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这就还原了语言本来的面貌。

真正意义上的英语口语教学,在当前情况下可能只有在小学才能实现。以英语口语的实用性为指导,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挖掘教材,让课堂中的口语教学具有实效性,教学真实可用的英语口语,是我们真正意义上可以为英语教学贡献出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201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 M ].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人民教育出版社. 义务教科书·英语(PEP)(供三年级起始用)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下册[ T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陈贤德. 为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实效性新课标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基于新课标的历史复习深度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