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华
我国古代的诗论中,关于诗的特征,说法不一,但无论是“诗言志”,还是“诗者,吟咏性情也。”都离不开一个“情”,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特征。诗人情发于心,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诉诸笔端,通过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就有了诗。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可见“情”是联系作者和读者的重要纽带。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有时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故意隐去真意,有时不敢或不愿把自己的政治见解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露给读者,言在此意在彼,而把情寄寓在景物中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诗人的感情,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作者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这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一、修辞手法
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他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我们读诗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品位其妙用。
如比喻能更形象生动:“桑之落矣,其叶沃若”,诗人用桑叶的鲜嫩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丽,用“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来说明女子的容貌已经衰减了,揭示出她被氓抛弃的直接原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写出了曹操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书三匝,何枝可依”是说那些犹豫不决的贤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诗人以此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他这里来。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以笼中鸟怀想往日旧林,池中鱼思念从前深潭,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田园惬意生活的向往之情。“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废池乔木,犹厌言兵”都从景物的角度来看时世变迁,国运衰微之感表达的更强烈;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我们应加以注意。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樯橹代军队,羽林代士兵,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二、襯托映衬
衬托也叫映衬,是为了突出强化主要事物,用另外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从旁陪衬烘托,使主要事物更加鲜明突出显现出来的方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山直插云霄,耸立云外,非同凡比的高,《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表现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衬托出琵琶声的引人入胜,“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通过景的凄清来衬托人物内心的凄凉。《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公瑾的“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反衬自己“早生华发”壮志未酬的感慨。《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三、动静结合
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初秋的傍晚,山雨初霁,万物一新,树木繁茂,空气清新,高山寂静,宛若世外桃源。暮色苍茫,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银色的月光透过松树的虬枝翠叶,星星点点地洒落下来。这是静景描写。清清的泉水淙淙地流泻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辉映之下,宛若一条洁白的绸布闪闪发光、随风飘荡,这是多么幽美的意境啊!竹林里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那是一群勤劳淳朴的山村姑娘刚洗完衣服,披着月光笑盈盈地归来了,密密的荷叶纷纷倒向两旁,莲花摇动,水波荡漾,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轻盈地穿过荷花丛,弄乱的荷塘月色,划破了大山的宁静。是动景描写。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也同样突出了春涧的幽静。再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更是这方面的典范之作,历来被人称到。姜夔《扬州慢》“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都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
四、虚实相生
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虚”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令人回味隽永。
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长亭、骤雨、兰舟、泪眼都是实景实事实情,已经淋漓尽致地写出了词人和他的红颜知己,不忍分别却不得不别的心情。而下片别后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设想别后的情景: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想像中别后的凄凉景象倍增眼前断人肠的离愁。连“良辰好景”也是虚设,也无法排解内心的孤独寂寞痛苦。可见两人的感情的确是难舍难分。
例如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眼前实景,接着自叹“往事知多少”作者沉入回忆之中,这是虚写。忽又转到眼前景“小楼昨夜又东风”,于是登楼远望,然而“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作者又陷入痛苦的回忆中,此处是虚写。故国怎样了那?“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故国”是回忆中的景物。两者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虚实完美结合。
五、色彩渲染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色彩。”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然而写进诗人的作品里,他的色彩无不烙上作者的主观色彩,两种色彩融为一体,难分难解,给人妙不可言的艺术享受。
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如杜甫的另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就是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花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目,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鹅洁白的羽毛浮于绿水之上,红掌拨动,绿水泛波,红、白、绿三色对比有寒有暖,鲜明而协调,在蓝天、白云之下,在绿草如茵的碧水、清澈见底的池塘边,“白毛”与“绿水”比美,“紅掌”与“清波”争胜,多么绚丽的画面,多么富于童趣和生活气息。真可谓状物如在目前。姜夔《扬州慢》满眼“尽荠麦青青”,而“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扬州很有名的红艳艳的芍药,如今战乱,还有谁有心情欣赏那!写出了扬州城的萧索、荒凉。这里景的“客观色彩”是为人的“主观色彩”服务的,两种色彩交融为一。
六、观察角度
苏轼的《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人描绘了田园风光,有近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也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远村远景的描写。典型的田园景物,表现了诗人朴素的生活,淡泊的心境,自然风光与诗人心灵达到了和谐。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头两句描绘了秋山远景。第一句描写了秋山高远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勇于攀登的精神。第二句描写了秋山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空下有几户人家隐约可见。后两句描绘了秋山近景。“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生机勃勃,鲜艳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种秋光胜似春光的美感。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
综上所述,鉴赏古代诗歌中的描写,首先要了解有哪些常见的鉴赏角度,主要是多角度描写。衬托映衬、动静结合、色彩的渲染、虚实相生、远近高低观察角度的变化等。各种手法之间可能有交错运用的现象,比如以动衬静、色彩的对比也可以是反衬。其次要善于根据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事物特点和人物形象,去探究作者是利用什么手法技巧达到这一表现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