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年有担当

2018-03-30 09:26江红波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哈桑洪灾拉拉

江红波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2017年7月25日至26日,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爆发特大洪灾。洪灾过后,一片狼藉。当地随机征集志愿者,开展抢险救灾的后续工作。在此期间,一张当地的救灾照片走红网络。照片中,一个带着眼镜、留着寸头的小男孩,背靠在由矿泉水堆起的“山”旁,嘴巴半张,在太阳下蜷着腿熟睡。这名叫胡智博的小男孩身上用别针别着一块红布,上面印着“志愿者,远竹中学”字样。

对此,有人认为,这样的小男子汉真了不起,将来一定有出息!有人认为,以这样的方式度过假期太有意义了。有的妈妈很是心疼:这要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不舍得孩子这么辛苦。还有人表示质疑:这么小的孩子在面对灾难时,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别添乱就行啦。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脱离材料内容;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立意角度一:少年强则国强。一个小男孩,有着奉献他人、乐于助人的精神,这是令人欣慰的。我们可以看见他身上流淌的热血,能看到这个少年身上满满的正能量。

立意角度二: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本着“大人放手,孩子动手”的原则,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意识。家长及时给予孩子积极的、正面的肯定,肯定孩子的存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立意角度三:爱心背后的思考。奉献是人类自身修养的一种境界,是发挥个人作用的源泉。自觉追求人生真、善、美,自觉提升自我素养,积极融入集体、社会,是真诚互助的桥梁,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

超越年龄的大爱

◎张政璇

陕西榆林爆发特大洪灾,现场一片狼藉。当地网传的照片中,一位戴眼镜留寸头,身上别着“志愿者,远竹中学”字样红布的小男孩,因为太疲倦了,坐在山一样的矿泉水堆上睡着了。这个睡着的小男孩,感动了很多人。作为一名学生,能够在别人陷入困境时,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力量弱小,也仍然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见他心中的大爱。

按理说,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哪个不是被家人团团围绕、重点保护、关爱的对象?有哪个孩子身上没有一点小娇气?有哪个孩子愿意弄脏自己的衣服,去做又苦又累的事?可是偏偏就有这样的孩子——年龄虽小,内心蕴藏的大爱却早已超越了他的年龄,这样的行为是许多成年人都无法企及的。

有人说:“这么小的孩子在面对灾难时,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帮忙量力而行,别添乱就可以啦!”这说法有一定的道理,而且国家也提倡中小学生在别人有危险时要见义智为或见义不为,这是从保障中小学生自身安全角度说的。但是,像胡智博这样,在洪灾后帮助救援队扛面粉、扛水,在已知环境比较安全的环境中,贡献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既可以帮助他人走出困境,又能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不见得是坏事。

北京团结湖白家庄附近的水果店门口,一个孩子扶起倒地的共享单车;无锡地铁上,一位同学帮同学拿着饭团,不小心掉下后,用纸巾一遍遍擦拭着地上的污渍;西安一位司机近6000元现金散落一地,随后发生的一幕让人很讶异:两位学生拾金不昧,有成年人却捡钱溜走。古语云:每有患急,先人后己。到如今,又有多少成年人踐行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又有多少人真真切切地把这句话刻在心里了呢?一个小学生尚且有一颗超越年龄的大爱之心,相比之下,缺乏这种大爱之心的成年人,又有什么资格去评定他行为的好坏呢?

超越年龄的大爱,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的。它折射出的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愿意为他人付出和奉献的精神。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像胡智博这样甘愿奉献,只求人生更有意义的人,我想,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胡智博的行为传达的是一种正能量、一种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孩子的优秀表现鼓舞人心,也确实给成年人上了一课。成年人的经历丰富,见识广博,一事当前,更应做出正确的判断。本应是孩子的榜样,却输给了孩子,这样的反差让人心里不是滋味,这样的事越少越好。

评析

对比分析,是本文显著的特点。作者从胡智博做志愿者的事件出发,阐述当今的社会现象,提出每个人都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奉献。然后列举发生在北京、无锡、西安等地学生身上的事件,告诉读者作为年轻的一代,有着优良的道德品质;但是在成年人身上,却常出现令人失望的言行。通过对比,彰显了文章的主题。

源于内心深处的勇气

◎洪云娟

那个佩戴“志愿者,远竹中学”字样的小男孩,在洪灾之后救助灾民,挥洒青春的蓬勃朝气,这一热心之举折射出人性的光芒,让人们看到了希望。在我们生活的尘世,总有那样一些人,心中无怨无忧,在人们需要的地方出现。

巴基斯坦15岁少年哈桑走到校门口附近,发现一名男子身着自杀式炸弹背心,准备对学校发动袭击。一旦袭击者阴谋得逞,一些学生将因此失去生命。哈桑冲上前去,抓住袭击者,袭击者引爆炸弹,哈桑倒在血泊里。

哈桑具有大义赴死的勇气,他不愿老师和同学受难,毅然决然挺身而出,为了阻止自杀式炸弹袭击,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来自内心最深处的单纯的勇气。

巴基斯坦一名女学生马拉拉,因争取妇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而闻名于世。2012年10月9日,马拉拉在乘校车回家途中,遭到塔利班枪手的暗杀,经过紧急治疗,她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爬了起来。那一年,17岁的马拉拉因“为受剥削的儿童及年轻人,为所有孩子的受教育的权利抗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为表彰马拉拉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2日(马拉拉的生日)定为“马拉拉日”。

马拉拉从内心深处散发的精神,那毫不畏惧的情怀敲醒了很多人。仔细想想,每个人生活于世,可以不求轰轰烈烈,但至少需要无所畏惧的勇气。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失去很多东西,却不应该失去勇气,就像埃斯蒂斯所说:“我们不是要一下子拯救整个世界,但我们可以伸出手去挽救触手可及的部分。”勇气源于内心深处,它赋予我们战胜困难与踏平荆棘的力量,从而探索生活的真正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让生命灿烂飞扬。让我们赞美能够挥洒生命意义的大勇者!

评析

本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作者围绕“勇气”进入主题,选用哈桑和马拉拉两个少年英雄的事例,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直面社会的勇气,在非正义甚至邪恶面前,要奋不顾身地站出来。全文论述有序,语言简朴富有表现力。

猜你喜欢
哈桑洪灾拉拉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感恩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借据丢失之后
拉拉布的“智慧”
为你,千千万万遍
短耳兔拉拉
预见未来
醒醒吧,人类!
称称你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