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立意不能过分“拔高”

2018-03-30 09:26王学华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父女俩文章

王学华

清代学者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句话告诉我们,“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考试说明》对立意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基本要求:立意要明确、正确;第二个层次是较高要求:立意要深刻和新颖。立意深刻,指文章的主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触及事物的本质,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意义,给人以启示,发人深省。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意高”自然是每一个写作者孜孜以求的,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有的考生为了所谓的“深刻”,离开文本具体情景,有意对立意进行“拔高”,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在议论文写作中,没有从所列举的事例、所运用的材料本身出发,更没有对材料的指向进行分析深化,脱离材料本身,对主题任意拔高,这样得出的结论貌似深刻,实际上缺少说服力。如一位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执着和专注的品质是“心灵之书”的一大闪光点。我一直相信,奇迹是由执着创造的,譬如汪国真,他的诗曾不被人认可,他的内心世界亦无人访问,原本将要走向荒芜的心灵却被一种执着的精神所滋润,最终他成为一名受无数人喜爱、推崇的诗人。青年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事迹也深深打动着我,当年他在卢浮宫时,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描摩陈列在那儿的名人画作,而是独自站在窗前观察光和影的变化。他甚至在画板上写下“不要吵到我的天空”来告诉其他人不要来打扰自己。在常人眼里,他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没有人能体会他对生命真谛的思考。他的专注使他以擅长光和影的技法闻名画坛,成为印象派创始人。所以,如果我们能够磨炼出这两种品质,我们也能成为一颗明星,永远发出不朽的光。只要执着和专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创造奇迹。

文段选取了诗人汪国真和青年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事例,作者没有去探寻材料与论点之间的有机联系,任意拔高文章的立意——“只要执着和专注,就一定走向成功,创造奇迹”,这个立论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也没有说服力。

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整体把握事件的特征,没有抓住事件的核心和本质,没有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概括提炼,而是对主题进行随意的“拔高”。或者,不集中某一个主题,中途会转向另一个主题,从而使得已确立的中心不能贯串始终,读者也理不出头绪,让人读后不知所云。如有一篇高考失误之作《礼物》,在叙述一对农村父女(女儿是“我”妈妈的学生)给“我”家送来了一篮子鸡蛋,“我”媽妈当即拒绝了对方的礼物之后,“我”写了这样一段话:

妈妈,您毅然决然地拒绝了他们父女俩送来的鸡蛋,把歪风邪气挡在了门外,那一刻,您在我的眼里变得异常高大。您真是我的好妈妈,世界上最伟大的妈妈!您的高风亮节将流芳百世,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这段文字就是犯了以偏概全,对立意盲目拔高的错误。从这段话来看,作者没有认识到寄托在鸡蛋里面的父女俩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结果错误地把父女俩送鸡蛋说成是“歪风邪气”,是一种不加分析的绝对做法,不应该盲目赞扬。而最后的“高风亮节”“流芳百世”等词语更是夸大其词,给人以不实之感。

写文章总有一定的“套路”,写着写着就会产生说教的感觉,无论运用怎样的素材都会不自觉地往主旋律上靠,将立意故意拔高,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这样的文章充满了说教的意味,不会使人感动或信服。如一位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高考,是一个人实现梦想的平台;高考,是一个家庭改变命运的利器;高考,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动力。四十年的高考,为的就是一个目标,那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高考之于个人,是梦想的桥梁,是希望的开始;高考之于国家,是一种选拔手段,是人才的传送带。从1977到2017年,高考走过四十年的光辉岁月,我们在高考中扬帆起航,国家通过高考发现强国栋梁。高考必将一路辉煌!

高考不仅关系到国家发展,同样也关系着个人命运。高考作为一个选拔人才的途径,是国家人才的助推器,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从高考中走出来的佼佼者,是时代的栋梁,民族的脊梁。

这篇文章虽然立意指向明确,但完全是按“套路”写作,文章落入大话连篇的泥淖,无法自拔,读起来给人有一种生搬硬套、故意拔高、无病呻吟的感觉,说教味极浓,无法让人感动或信服。

有的同学写文章,曲解了“小题大作”的技法。明明是一个很小的题目,或很小的事件,却有意从大处着手,借题发挥,无端拓展或引申。然后,写出来的文章的内蕴,大大超过了题目本身所包含的意思,读起来有“大而无当”“大而空虚”的感觉。一位学生在文章中写“我”考试不理想,不想让家长知道;母亲无意中“发现”试卷,“我”由此对母亲产生误解,最后通过反思理解了母亲。文章的结尾部分是这样写的:

我知道,我们应该理解父母。重读长辈这本书,我深切地感受到,误解父母,这是缺乏孝心的表现,不利于家庭、社会和谐,更会影响到传统文化的继承。重读长辈这本书,只有天天读,时时读,我们才能理解父辈之心,才能得到智慧的提升、灵魂的洗礼,才能让世界充满爱,明天才会更美好。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之中,误解和理解都是客观存在着的,有时候,我们会误解父母的某些话,但这并不见得就是“不孝”,更不是一次“误解”就“不利于家庭、社会和谐”,“影响到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些都是作者的有意“拔高”。最后一句“让世界充满爱,明天才会更美好”的表述,并不是从文内基本事实推导而出,而是空发议论,大而无当,有意“拔高”,给人以“虚假”之感。

总之,写文章立意要深刻、有高度,这并没有错,关键是不可过分“拔高”。凡事都要有“度”,文章立意也是如此。有“度”就是恰到好处,恰如其分,有针对性,不溢美,不过誉,不拔高;能够从文章本身的内容出发,自然而然地进行抒情或者议论;能够透过事物的现象去挖掘其内在的本质,从中提炼出丰富而深刻的意蕴;只有这样的立意,才能打动人心,感染读者,让人心悦诚服。

猜你喜欢
父女俩文章
盲目拔高不可取
雨中“伞”(大家拍世界)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