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马琼属社团新生代“寻根”意识研究

2018-03-30 05:15张淑萍张逢博
学理论·下 2017年8期
关键词:寻根新生代归属感

张淑萍 张逢博

摘 要:新马琼属社团是构成整个琼籍华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琼属社团的出现既是琼属侨民的需要,也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的结果。新生代琼属华人由于生长背景等原因的不同,与第一代、第二代琼属华人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新生代新马琼属华人在融入新马地区渐佳状态下,“寻根”意识渐弱。作为新马地区琼属华人的整合力量,引导新生代琼属华人“爱中国,爱故乡”,新马琼属社团的力量不可忽视。应针对新生代琼属华人特点提供相应对策,培育新生代在“他乡”中的“故乡”情结,密切与祖国的联系。

关键词:琼属社团;新生代;归属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8-0080-02

引言

海南是我国继福建、广东之后的第三大侨乡,海外琼籍华人和港澳同胞达300多万人,其中,新马等东南亚地区是琼籍华人的主要居住地。自20世纪中期起,琼属华人以东南亚为核心,并通过新生代琼属华人向欧美地区扩展,涌现出大批的政治精英、文化精英、经济精英,海外影响力逐渐显现并发展至巅峰状态,对侨居国以及祖国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琼属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组织,把异地游子的乡土情怀、同胞亲情以及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融合在一起,是不可忽视的整合力量。

一、新马地区琼属社团产生的历史归因

新马琼属社团是构成整个琼籍华人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定是顺应当时的时代需要而产生的。《正德琼台志》上說: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一批占城(今越南境内)商人来海南岛买马,因当时朝廷规定不允许中国马运出国界,海南人不敢卖马给占城人,他们一怒之下,掳掠了一些海南人和财物返归占城,于是就有了早期的琼籍华人。海南近代史上大规模的移民是在鸦片战争以后,琼籍华人大部分是自由移民,以文昌、琼海、琼山和万宁人为多。因为这四个市县处于东部沿海,海上交通便利,加之地瘠粮缺,生活困苦,连年战乱,灾害不断,而且当地人富有冒险精神和浓厚的宗亲乡谊观念,所以出洋谋生的人特别多。许多人出洋在外站稳脚跟、事业有成后,就以族引族、以戚引戚,进而以乡引乡,让一批批亲人、族人和同乡也前往南洋“闯天下”[1]。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新马两国的移民,不仅仅是琼籍华人人数激增,同时广东、福建的移民在新马地区占据了更大的比例。19世纪中叶后,随着移民人数的猛增,华人社会逐渐形成。当时的华人社会有三大支柱:侨团、侨报、侨校,在这里得到蓬勃的发展。新马地区的琼属社团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主要是基于地缘、血缘、业缘基础的各类同乡会馆、宗亲会馆、同业公会。琼属社团作为社会的节点,将琼属华人纳入到了更大的有组织有序的社会网络中。

从上述的琼属社团的历史溯源上来看,正规社团直至19世纪中叶才出现,是有着一定的原因的,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血缘、地缘或者业缘关系的基础上。从历史上看,血缘和地缘因素在建立的琼属社团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时背井离乡的困难状态下,他乡的亲人、故人、乡人在心理上是一种安慰和支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归属的需要,属于某一群体能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并且产生强大的内聚力。建立社团也是一种生存的工具,对于具有亲缘观念、家族观念的琼籍华人来说,这是一种最好的选择。其次,要由原始的简单的聚合发展到正规的侨团还需要的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力要素。人类从一开始就过着群体生活,但是琼属社团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不是一种简单的群体,而是一种有规则、有结构的群体,其中社会分工是组织形成的基础。社会分工是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推动下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的结果。如果将琼属社团放到更大的全球背景下,可以知道琼属社团正是在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的时代而得以发展乃至全盛的。最后,琼属社团的出现乃至发挥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也是新马琼属华人职业上乃至政治地位上改变的结果。新马琼属华人在最初的移民历史中,所从事的皆为社会底层职业。19世纪中期,当时的东南亚大部分地区的殖民政府都制定华人居住政策,除了承担政府税收者外,华人不得在当地从事其他经济活动。后来随着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才逐渐废除相关规定,琼属华人的职业选择也随之变宽,做苦力的逐渐减少,陆续向商业、服务业转移,这为后来琼属华人中出现商贾巨子、政治精英、上层名流奠定了基础。经济地位的改变伴随着政治地位的改变,经济与政治上的资本的转变为琼属社团的形成发展乃至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二、生命历程差异对琼属华人三代“根”意识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代琼属华人已经陆续去世,二代琼属华人也进入高龄而从社团和企业的领导岗位退下,取而代之的是在侨居国出生成长的俨然从本质上、心理上已经是侨居国国民的新生代琼属华人,这三代虽然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琼属华人,但是却呈现出不一样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不同的生命历程导致的。

生命历程理论的基本分析范式是将生命个体的生命历程理解为一个由多个生命事件构成的序列,同样一组生命事件,若排序不同,对一个人人生的影响也会截然不同。在一定的时空中生活,每代人注定要受到在别人的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生活事件的巨大影响[2]。第一代侨民大多有着苦难的移民记忆,他们大多为生活所迫离开甚至被诱骗、拐卖至新马地区,他们的记忆里都有漂洋过海的艰辛、异国他乡求生存的困窘、思念故土和亲人的孤独的集体记忆。他们的生命历程一半属于祖国一半属于侨居国。不论是生活习惯还是语言、所持伦常等都还是本色的中国人。第二代琼属华人已经大多出生或成长于侨居国,他们同时受到两种力量的影响,侨居国的大社会的力量以及来自家庭的传统力量,并且家庭更注重故土的教育,例如语言、风俗、价值观等,使他们同时具有新马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混合气质。新生代琼属华人虽然与二代琼属华人一样出生于侨居国、成长于侨居国,但是在这一代,来自传统力量的影响渐弱,相反,侨居国的社会关系、生活习惯却深入到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生命历程,使三代琼属华人的“根”意识区别开来,一代琼属华人至死都不忘寻根,他乡非故乡;而二代琼属华人传承父辈遗志,有着故土的影子,不忘故乡,暂将他乡做故乡;新生代琼属华人在气质上、生活中已经俨然是侨居国的一分子,对祖国陌生,思乡之情淡然,他乡即故乡。

20世纪70年代末期,越南当局反华排华,东南亚各国的琼籍华人子女纷纷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工作,也就是说在发展的路径上,是朝着欧美方向发展的。特别是在二代琼属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为新生代奠定了厚实的基础后,新生代琼属华人不仅在侨居国能够非常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甚至跻身上流社会,而且有助于他们可以有更多机会选择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这一发展方向使新生代与祖国的联系变得更加薄弱。一代二代琼属华人的寻根情结使他们的眼光更多集中于祖国,也更热衷于回家乡投资建设,新生代的眼光则更多投向了世界。这一变化导致新生代琼属华人对祖国属感淡薄,所谓的“根”概念模糊缺失。

三、琼属社团强化新生代琼属侨民“寻根”意识的对策与建议

社团作为一种整合力量,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首先具有整合功能,它可以把分散的个体黏合为一个新的强大集体,把有限的个体力量变为更强大的集体力量;同时更重要的是社团还有着维护利益的功能,它能充分调动社团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增加成员的向心力。在历史上,新马琼属社团为侨居他乡的海南人以及為侨居国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祖国需要发展之际,琼属社团也发挥了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琼属社团在推动华人社会发展乃至与祖国联系上都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根”的意识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形成的,就像老一代的侨民即使身在他乡也想落叶归根一样,强烈的“寻根”意识是一辈子都不能剥离的。对于新生代琼属华人来说,它需要长时间地、频繁地创造与祖国的联系,在生活中渗透“故乡”“祖国”元素,才能重新建立起与祖辈、父辈一样的“根”意识。琼属社团在强化新生代琼属侨民的“寻根”意识上可以起到一个重要的节点作用。首先,社团本身可以采取一个向内的方针,在侨居国,社团举办与祖国密切相关的活动,例如传统的手艺、传统的节日、传统的风俗等等,使祖国、故乡的点点滴滴在他乡依然能感受得到。其次,我们要多邀请琼籍华人回乡观光、旅游、洽谈考察,特别是有重大的传统节日的时候,可以让新生代琼属华人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根”的氛围。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全球社会的急剧变迁,我们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紧紧抓住海外侨胞,特别是新生代侨胞的特点,使社团力量更好地为海外同胞在侨居国融入主流社会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密切与祖国的联系、在促进祖国和平发展大业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海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正德琼台志[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126.

[2]李强,邓晓伟,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1-18.

猜你喜欢
寻根新生代归属感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丁程鑫 偶像新生代 演员请就位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网红要逆天!开启新生代创业之道
寻根稽古德祚绵长
寻根问源,把知识教得有理有据
企业新生代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