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视域下的景点命名分析

2018-03-30 01:4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字格命名景点

唐 宁

(黄山学院 文学院,安徽 黄山 254041)

在景点命名过程中,命名方法及使用修辞手法和结构形式的差异,使得不同的景点名称各有韵味。目前尚未有全面分析景点命名语言特点的专著或论文,已有成果主要集中于对景点命名方法的研究分析。本文从字格、命名的结构形式、选词、意境美等方面综合分析景点命名的语言特点。

一、景点命名中的字格

修辞作为传情达意的一种方式,在景点命名中被频繁地使用,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通过对大量景点名称的考察,我们发现,景点名称在字格方面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形成了以四字格名称为主的倾向性。

(一)四字格

修辞手法的使用关系到语义的准确表达和意境的营造。在景点命名中,四字格的使用占了很大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四字格卓越的表达功能。四字格也因此成为景点命名的重要手段。

陆志韦率先提出了“四字格”的概念[1],吕叔湘把音节数量为四个的词组也归入四字格[2]。冯胜利基于韵律句法理论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新的解释,认为四字格由两个韵律词构成,它常常以联合、支配、陈述短语的形式出现;如果是偏正短语,修饰部分也常常是双音节,加上一些结构助词后可以成为相应的短句或短语[3]。

(二)四字景名的字格优势

从修辞角度讲,四字格言简意赅,其音、形、义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从语音角度讲,它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的四声和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悦耳顺口。同时,四字格中双音节占多数,整体韵律和谐,具有音乐美。从形式角度讲,它平稳方正、整齐匀称。从字数角度讲,它左右对称、和谐统一。四字格通过形式及语音的和谐美造成的深刻印象,是其它普通词组无法达到的。

1.韵律上的节奏美

四字格节奏清晰优美,由“AB+CD”这种格式构成,中间略有短暂停顿。例如,“西湖十景”是由四字景名组成的一个景观系列,其景名“苏堤春晓”“曲院风荷”“三潭映月”等在语音上的效果为“苏堤·春晓”“曲院·风荷”“三潭·映月”。这种语音结构前后音节数量相同,在听觉上给人以舒缓且富有节奏的美感。

四字格景名还以“AB+CD”中“B”和“D”音节的音高高低起伏,给人以朗朗上口之感。清代“金陵四十八景”的命名十分讲究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4]如北极阁的“凭虚远眺”、牛首山的“牛首烟岚”、东山镇土山的“东山秋月”以及莫愁湖的“莫愁烟雨”等,四字景名中的第二和第四字均做到平仄相对(即一三不问、二四分明),或平仄,或仄平,严格按照诗词格律规范要求呈现二者相间的情况,不会出现相同音高相连的情况,形成抑扬顿挫的音律美。

我们以“柳浪闻莺”为例进行分析。这是一个复合韵律词,可以用图示来进行直观表达。

柳浪·闻莺

轻重·轻重

前后两个音段拆开来看,每一音段内部在重音分布上呈现左轻右重的特点,即前一音段中“柳”轻“浪”重,后一音段中“闻”轻“莺”重。内部重音的错落变化及语音轻重搭配的自然协调,形成了四字景名在语感上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2.语言心理上的稳定美

从语言心理角度看,孤立的三音节组合使人产生一种不稳定的感觉,而四字格在汉语中有稳定、庄重的色彩,这可以被视为景点命名选取四个音节为主要结构形式的心理因素。

南宋创作“西湖十景”组景序列之后的700多年中,这一四字格命名形式在同时及其后诸代得以传承,如金代有“燕京八景”,明代有“汴京八景”,清代有“关中八景”,当代有“芜湖十景”“峨眉十景”等。

二、景点命名的结构形式

景点名称的承担着表现景点意境、突出景点特征的任务,因此它的结构形式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一)一般景名结构形式的规律

旅游景点名称均有专名及通名。通名是通用名称,一般用来指某一类事物作为区分此类事物与另一类事物的标志,如“广寒殿”的“殿”、“庆同楼”的“楼”、“卢沟桥”的“桥”,都是用来区分不同景点的标志。

景点的专名是用来区别某一具体景点与同类其他景点的标志,是景点彰显自己独特个性的名称。如“拙政园”“网师园”“退思园”中的“拙政”“网师”“退思”就是区分这三个景点的标志,是专属于该园林景点的名称。

(二)四字景名的结构形式多样

四字格景点命名的方式方法多样、结构形式灵活多变,汉语中常用的句法结构大都可以在四字格景点名称中见到。

1.并列结构

把结构方式相近或相关的两个短语组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四音节结构。如:古城西安钟楼的“晨钟暮鼓”、杭州西溪的“朝天暮漾”、承德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中的“暖流暄波”“青枫绿屿”、桂林七星岩的“银河鹊桥”。此类景点名称均由结构方式相同或相关的短语组合而成,是典型的并列结构。并列结构的命名法常用于“景观+景观”类景点。

2主谓结构

四字景名的前后两项存在主语和谓语关系。如:黄山风景区的“犀牛望月”“猴子观海”。景点名称的前部分为主语,后部分为谓语,整体表明了一个主谓关系的动作。主谓结构的命名形式在景点命名中也较为常用,一般用于描摹形状一类景点的命名,如“猴子观海”描摹了黄山景区中形似猴子的巨石。

3.偏正结构

景名的后项为中心,前项只起修饰、限制作用。“洛阳八景”的景点名称,如“龙门山色”“邙山晚眺”“马寺钟声”等都用偏正结构来命名。前两个字为限制性地点名称,后两个字为中心景点的内容。这一系列的四字景名结构一致,读起来整齐划一,很有美感。偏正结构是景点命名中最常见的构造方法之一,常用于“地点+景观”类景点命名。

三、景点命名的选词

景点名称一般以实词为主,很少出现介词、连词等虚词。景点名称通常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一是景点内的具体事物,即景物;二是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大小;三是景物的性质和状态[5]43。因此,景点命名所选词类主要为实词,其中又以名词、形容词、动词居多。四字景名在缺少虚词的情况下,也能借助各种实词的组合来传递完整的景点信息。汉语具有意合特点,所以即使汉语缺少印欧语系中具有的形态标记,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仍能够依靠语序和逻辑功能来实现[5]44。

(一)景点名称中的名词

景点命名中,最常见的是名词性结构。名词性结构可置于景名前部,也可置于后部。置于景点名称前部的名词,通常用来表示该景物所在的位置[6]。如“凤凰三山”“秦淮渔唱”“杏村沽酒”“清凉问佛”中的“凤凰”“秦淮”“杏村”“清凉”都是用来表示景点位置的。置于景点名称后部的名词,通常用来表示具体的景物。如:“江天暮雪”“苏堤春晓”“平湖秋月”“五岭夏云”中的“暮雪”“春晓”“秋月”“夏云”是用来标志具体景物特征的。这些名词结构中的时间名词往往用于强调观赏该景物的特殊时机,如上述景名中的“暮”“春”“秋”“夏”。

(二)景点名称中的修饰词

景点命名中,修饰词常用来修饰景名中的名词,一般用来描述景物的形状和色彩。比如“橙波叠翠”中“橙”和“叠”用来修饰“波”的色彩和“翠”的状态,“青枫绿屿”中的“青”和“绿”用来描述“枫”“屿”的颜色。这些修饰词强调了观赏景物时的视觉感受。

(三)景点名称中的动词

景点命名中,最有灵性的词是动词。动词结构一般置于景名的中间部分,用来描述该景点的动作和状态特点。如石泉景区的“燕翔洞”由原名“燕子洞”改造而来。“翔”是一个动词,其形其意都是灵动的,体现了一种动态美,因而用“燕翔洞”比“燕子洞”更生动、更贴切。

四、景点命名的意境美

景点名称承担着表现景点意境的任务。一个好的景点名称不仅能够很好地表现景点的意境之美,而且可以使游者产生丰富的联想,与景点产生强烈的美学共鸣。

(一)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

汉语的四字格景名包含了丰富的美学信息。四字景名的典范之作是河北承德避暑山庄的“康熙三十六景”。[7]三十六景全部为四字命名,且优美动听,意在让读者通过自身感知得到美的感受。单看景点名称的字面,人们就会产生丰富的想象,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获得美好的意境享受。如“烟波致爽”让人联想到烟波浩淼的湖面上吹来的阵阵清风,让人顿觉凉爽轻快;“远近泉声”和“风泉清听”颇有异曲同工之妙,未见山泉潺潺,已闻泉水叮叮咚咚,随风入耳;“梨花伴月”让人联想到安静的月夜,月光的清辉纱一般洒在雪白的梨花上,朦朦胧胧的月光与雪白雪白的梨花相映成趣;“水流云在”——白云倒映在清澈的溪水里,水清清浅浅地流着,白云淡淡地映在湖面上;“金莲映日”——白色的莲花映着金黄的日光盛开,犹如莲花也成了金莲,铺满水面。

此类景名蕴含的意境美,可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错综交融。观者将自己的情感体验注入所看到的景色之中,不同的人看到景色所得到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同时,景色也对观者产生影响,使观者沉浸其中,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二)造境与写境

王国维在研究境界构成时,提出了“造境”“写境”说。“造境”就是构造之境,“写境”就是写实之境[8]。

景点命名也是如此。不论“造境”还是“写境”,都不是单纯地描写景物,而是命名者在命名设计中与景物在精神上进行交流的体现,为观赏者在心理上营造出的一种新境界。

以西湖景点的命名为例,《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文本》中有一段陈述:“西湖景观经历了上千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创造,特别是经画作题名而成的‘西湖十景’通过系列‘四字景目’的题名设计手法,……呈现出‘无声诗、有声画’的特色。”[9]西湖十景的命名是对“造境”和“写境”的极好融合。有虚有实,虚实并举,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既是对真实景色的写照,又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验,既合乎自然,又合乎理想,让人产生艺术想象和心灵共鸣。

五、结语

在景点命名中,四字格的修辞方式占了很大比例,它巧妙地运用了汉字的四声和平仄,达到了韵律上的节奏美和语言心理上的稳定美;在景点命名的结构形式上,偏正结构最为常见;景点命名常常巧妙地运用情景交融来创造美好的意境,不同字数的景名所创造的不同效果也更能体现汉语的语言魅力。分析景点命名的语言,有助于对景点名称的翻译及文化解说。

[1]陆志韦.汉语的并立四字格[J].语言研究,1956(1):26-31.

[2]吕叔湘.现代汉语单双音节问题初探[J].中国语文1963(1):10-22.

[3]冯胜利.汉语韵律语法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王美仙,李旻.基于植物或植物景观的园林景点命名研究——以北京市公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5(11):33-35.

[5]康慧,周育.四字景名英译浅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8(7):43-46.

[6]张祥,杨传开.旅游景点命名原则及策略新说[J].广州大学学报,2013(9):23-25.

[7]毕辉.园林中景点品名赏析[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6):128-130.

[8]冯云轩.比较王国维宗白华的意境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89-90.

[9]李开然,央·瓦斯查.组景序列所表现的现象学景观:中国传统景观感知体验模式的现代性[J].中国园林,2009(5):29-34.

猜你喜欢
字格命名景点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同音》二字格探析
老虎棋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河北迁安方言四字格俗语研究
没有景点 只是生活
景点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