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映辉 韦怡彤 杨 浩
教师数字鸿沟的发展与弥合*——基于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的视角
石映辉1韦怡彤2杨 浩3,4
(1.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2.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 430079;3.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4.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斯威格分校 教育学院,美国纽约 13126)
数字鸿沟经历了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两个阶段的变化,反映了从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向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的演化。随着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推广和普及,信息鸿沟逐渐弥合,而素养鸿沟日益凸显。在深入分析教师“素养鸿沟”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文章从国家、区校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弥合教师素养鸿沟的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数字鸿沟;信息鸿沟;素养鸿沟;信息素养;教师
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然而,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信息技术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存在明显差异。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将这种差异现象定义为“数字鸿沟”[1],用于泛指个人、家庭、企业和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在信息技术的接入机会与利用互联网水平之间的差距。早期,国内外研究者主要关注人们在信息技术的获取和拥有等物理层面的数字鸿沟——“信息鸿沟”(Information Divide)的研究。随着信息技术基础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信息鸿沟逐渐弥合,然而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素养之间的差距越来越显著,因此出现了一种新型的数字鸿沟——“素养鸿沟”(Literacy Divide)。从信息鸿沟到素养鸿沟,本质上是由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向人们使用信息技术能力差异的演化。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信息技术尚未广泛普及。人们将不同群体在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机会上存在的差异称为“信息鸿沟”[2]。从本质来讲,信息鸿沟的产生主要源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社会群体间的经济收入不平衡。因此,信息鸿沟不是一个全新的社会问题,而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信息社会的体现。许多研究者将信息技术的接入和拥有作为衡量信息鸿沟的指标。而据《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6》统计,中低收入国家的家庭电脑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分别为32.8%、37.2%,不足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3]。由此可见,不同收入水平国家之间的信息技术接入差距显著。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的不均衡,使不同群体在信息技术接入和信息资源获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那些没有太多机会接触信息技术和缺乏信息资源的人们正在成为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据《2015年东南亚数字、社交和移动发展报告》显示,全球互联网人口虽然超过30亿,但是互联网接入情况分布非常不均衡[4]。例如,巴林和冰岛的网民几乎与人口持平,而朝鲜和南苏丹等国家的网民人数却不足全国人口的0.1%。那些缺少信息技术接触机会的人们逐渐被边缘化,并沦落为“信息难民”。
在教育领域,由于信息化教学设备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所造成的信息鸿沟正在阻碍着教育公平。一些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教师和学生由于缺少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和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益处,因而成为信息时代的落伍者。同时,教育资源的匮乏会进一步影响学生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机会,使得原有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深。瑞典教育家Husen[5]将教育机会均等概括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三个阶段。其中,教育的起点公平作为教育公平的起点,旨在确保每位学生都享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和机会。而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问题作为信息技术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切入点,是解决教育起点公平问题的关键所在[6]。因此,倘若学生在接触教育信息资源和使用信息化教学设备的机会上就已经存在鸿沟,那么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也就无从谈起。
为此,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地推出相关政策,以缩小教育领域的信息鸿沟。早在1996年,美国就颁布了第一个“国家教育技术规划(1996)”()[7],旨在让所有师生在课堂上都将有机会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2006年,在“智慧国2015计划”(iN2015)的“教育优势项目”子计划[8]中,新加坡计划为在校学生提供接入课本、课程和学习项目的个性化资讯通信设备。2012年,我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指出:“要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努力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学校之间的数字化差距。”[9]这些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或弥合了教育领域中由于信息技术接入机会的不公平所产生的信息鸿沟,但在通往教育公平之路上迈出的只是一小步,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弥合数字鸿沟的任务可谓任重而道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设备的普及,由于信息技术接入差异所导致的信息鸿沟正在渐渐弥合,而人们在信息技术使用和技能上的差异却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在《迈向知识社会》的发展报告中指出:只是缩小人们的信息鸿沟还不能真正地缩小群体间的数字鸿沟,因为有效信息的获取不是简单的信息技术接入,还需要有针对性的知识培训、认知技能和规章制度[10]。如果研究者仍然遵循以往的物理接入路径,那么不足以从根本上缩小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公平。基于此,研究者应该将研究视角转向新时代的数字鸿沟,即素养鸿沟的研究。
2011年,《纽约时报》刊登《新数字鸿沟》()一文,受到了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如Dutta等[11]指出:“信息通讯技术的关注重点已经由获取转向利用”;朱莎等[12]通过文献分析,发现数字鸿沟已经从“有无”信息技术与工具层面的“信息鸿沟”,转变为人们在数字素养层面的技术与工具使用的差异。因此,数字接入差异的衡量指标已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数字鸿沟。
本研究选取了国内外学者有关数字鸿沟新内涵的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表1所示。通过对比发现,Stern[13]、Van Deursen等[14]、Van Dijk[15]、王美等[16]和朱莎等认为新数字鸿沟不仅包括信息技术的接入差异,还包括人们在信息技术技能和使用方面的差异;Selwyn[17]和韦路等[18]则认为新数字鸿沟还应该包括人们使用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差异,如参与公众生活的水平、知识等。究其本质,这些影响差异仍然是由于人们在信息技术技能和使用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本研究将人们在信息技术技能和使用方面的差异统称为“素养鸿沟”。素养鸿沟超越了对人们能否接入计算机或互联网等数字准入层面的关注,更多地强调人们在使用计算机或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技能层面和使用层面的差异[19]。
表1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数字鸿沟新内涵
(1)素养鸿沟的表现
素养鸿沟主要表现为人们在信息技术技能和使用方面的差异:①在技能方面,Van Dijk[20]将信息技术使用技能分为媒体层面的技能(涉及对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的操作和处理)和内容层面的技能(涉及信息处理技能、交流技能、内容创造技能和策略技能),并发现人们在媒体层面的数字技能水平往往要高于内容层面。2013年,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现,各国内部学生之间的计算机信息素养技能表现差异较大,甚至高于各国之间的平均分差[21]。②在使用方面,人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时间、频率、互联网应用类型以及创造性使用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如Van Dijk[22]发现高学历人群较多地利用互联网上的“严肃类应用”(Serious Application)来最大化地发挥与工作、职业和学习等相关资源的优势效应;而低学历人群在网上主要是聊天和在线游戏,更多地使用“娱乐化应用”(Entertainment Application)。《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娱乐类应用的使用率均高于网民总体水平[23]。这表明学生更多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娱乐,而在提升自身学习和素质方面的应用较少。
(2)素养鸿沟的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素养鸿沟比信息鸿沟更难弥合,甚至会使已有的社会不公进一步加剧,乃至表现出永久性趋势[24]。研究者通过探究素养鸿沟的成因,试图从根源上找到缩小素养鸿沟的方法。如Li等[25]发现,不同群体在地理位置、种族、性别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产生素养鸿沟(如白种人、男性以及城市居民通常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而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也是导致素养鸿沟的原因之一;Bonfadelli[26]通过网络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会更积极地使用互联网,且大多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信息资源;Flamm等[27]也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互联网使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素养鸿沟在很大程度上涉及教育层面的问题,仅仅通过物质手段和资金支持并不能使其完全弥合,还需要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手段来弥补。
由于素养鸿沟与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密切相关,因此在教育领域,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和社会教育的中坚力量,对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缩小整个社会的素养鸿沟起着关键作用。了解教师素养鸿沟的现状,有助于深入认识并分析教师素养鸿沟存在的原因。
教师的素养鸿沟不仅包括教师在基本信息技能上的个体差异,也包含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而导致的专业信息技能差异:①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一员,应具有普通公民所具备的基本信息技能,以满足其在生活和工作中获取、存储、加工、应用、评价信息等方面的基本需要。②教师因其职业特殊性和教学需要,应具备与教学相关的信息技能,即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课件开发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熟练运用信息化教学设备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利用信息化教学评价手段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能力等。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差异会导致学生无法平等地享受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和好处,进而造成教育的过程不公和结果不公。在信息时代,学生缺乏的不再是知识和信息,而是创新性地使用知识和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需要教师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来实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Warschauer等[28]发现信息技术能力较高的教师在课堂上关于计算机基础技能的讲解很少,更多的是布置与计算机相关的任务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Reinhart等[29]则发现经济条件较好的学校会安排技术辅导者,来专门为教师解答与教学相关的技术难题,因此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具有很大优势,而缺少技术辅导者的教师大多仅仅通过技术维持传统的教学。由此可见,教师素养鸿沟的存在不仅导致了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水平的差异,而且不利于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均衡发展。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教师素养鸿沟的存在,并就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等提出了许多策略并采取了相关措施。如美国至少有30个州为新教师入职培训提供了各种形式的财政资助,以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30];新加坡要求全国的教师都要接受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并把培训作为师资聘用的重要标准[31]。而在我国,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强调:“应该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32]
为在一定程度上弥合当前教师普遍存在的素养鸿沟,本研究从国家层面、区校层面和教师个人层面提出了如下建议:
(1)国家层面优化顶层设计,为缩小教师素养鸿沟提供强有力的导向和政策支撑
政策的科学制定与有效执行,是弥合教师素养鸿沟的制度保障。2012年,教育部启动了“三通两平台”工程,力图通过教育资源和信息化教学设备的均衡配置来弥合信息鸿沟,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33]。而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等“素养”方面,教育部于2013年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试图逐步弥合教师的素养鸿沟。总之,我国在开展教师信息技能提升的顶层设计时,应深入关注如何弥补教师群体在信息技能水平上的差异,为缩小教师素养鸿沟提供强有力的导向和政策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区域教师队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而弥合全国范围内的教师素养鸿沟。
(2)区校层面组织教师开展培训和互访学习,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教育均衡的有效手段[34]。区域层面,教育管理部门应基于教师的个性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制订分岗、分层、分类的信息素养培训方案,为教师提供典型的信息化教学案例;同时,组织不同学校的教师互相观摩、借鉴,不断提升教师群体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层面,学校管理部门应不断深化考核机制,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活动纳入教师的年终绩效考核,鼓励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组织教师开展电子备课和网络教研等活动,鼓励教师自行组建学习交流小组和网络社群来分享信息化教学经验等,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氛围。
(3)个人层面强化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意识,激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热情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教学行为,并最终影响到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和使用。Scott等[35]的研究表明,教师对技术持消极的态度会阻碍技术的使用;而对新技术持积极态度、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能有效缩小家中没有计算机的学生与其他学生在技术操作上的差异。刘喆[36]也发现教师对待信息化教学的态度越积极,其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愿就越强烈。因此,教师应以积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具有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主动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并通过信息素养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教师缺乏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那么即便是再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变革作用日趋深化,人们普遍认识到信息技术在缩小教育不公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7]。然而,在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不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实践者,教师对于深化学生的信息化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至关重要。而教师素养鸿沟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并为真正有效地缩小教育领域的数字鸿沟提供研究视点。基于此,在分析教师素养鸿沟当前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国家、区校和教师个体层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弥合当前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素养鸿沟,促进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
[1]OECD.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OL].
[2]Van Dijk J A G M. Digital divid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J]. Poetics, 2006,(4-5):221-235.
[3]信息化研究部.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6[R].北京: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2016:5.
[4]We are Social. Digital, social & mobile in Southeast Asia in 2015[OL].
[5]Husen T. Social influen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Research perspectives on educational equality[M]. Washington, DC: OECD Publications Center, 1975:182-186.
[6]熊才平,丁继红,葛军,等.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推进策略的转移逻辑[J].教育研究,2016,(11):39-46.
[7]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Getting America’s students ready for the 21st century: Meeting the technology literacy challenge[OL].
[8]张永军.新加坡智慧国计划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8,(8):30-33.
[9][3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OL].
[10]UNESCO. Toward knowledge societies[R]. Paris: UNESCO Publishing, 2005:22.
[11]Dutta S, Bilbao-Osorio B. The glob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report 2012: Living in a hyperconnected world[OL].
[12]朱莎,杨浩,冯琳.国际“数字鸿沟”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分析——兼论对教育信息化及教育均衡发展的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7,(1):82-93.
[13]Stern M J. Inequality in the internet age: A twenty-first century dilemma[J]. Sociological Inquiry, 2010,(1):28-33.
[14]Van Deursen A, Van Dijk J. Internet skills and the digital divide[J]. New Media & Society, 2011,(6):893-911.
[15][20][22]Van Dijk J. The evolution of the digital divide: The digital divide turns to inequality of skills and usage[A]. Bus J, Crompton M, Hildebrandt M, et al. Digital enlightenment yearbook 2012[C]. Amsterdam: IOS Press, 2012:57-75.
[16][24]王美,随晓筱.新数字鸿沟: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的新挑战[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97-103.
[17]Selwyn N. Reconsidering political and popular understandings of the “digital divide”[J]. New Media & Society, 2004,(3):341-362.
[18]韦路,张明新.第三道数字鸿沟:互联网上的知识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4):43-53、95.
[19]杨浩,徐娟,郑旭东.信息时代的数字公民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2016,(1):9-16.
[21]唐晓玲.国际学生信息素养测评框架、方法与评价[J].图书情报工作,2015,(15):12-19、121.
[2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OL].
[25]Li Y, Ranieri M. Educational and social correlates of the digital divide for rural and urban children: A study on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a provincial city of China[J]. Computers& Education, 2013,(1):197-209.
[26]Bonfadelli H. The internet and knowledge gaps: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02,(1):65-84.
[27]Flamm K, Chaudhuri A. An analysis of the determinants of broadband access[J].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007,(6-7):312-326.
[28]Warschauer M, Knobel M, Stone L. Technology and equity in schooling: Deconstructing the digital divide[J]. Educational Policy, 2004,(4):562-588.
[29]Reinhart J M, Thomas E, Toriskie J M. K-12 teachers: Technology use and the second level digital divide[J].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011,(3-4):181-193.
[30]Bartlett L, Johnson L S. The evolution of new teacher induction policy: Support, specificity, and autonomy[J]. Educational Policy, 2010,(6):847-871.
[31]桑琰云.国外信息素质培养特点综述[J].图书馆学研究,2008,(10):9-11.
[33]教育部科学技术司.2017年3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月报[OL].
[34]李葆萍.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差异及原因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4):29-33.
[35]Scott C R, Rockwell S C.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writing, and technology apprehension on likelihood to use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J]. Communication Education,1997,(1):44-62.
[36]刘喆.基于TPB和TAM模型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行为[J].现代教育技术,2017,(3):78-84.
[37]许涛,禹昱.技术在学习中的应用——2016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J].现代教育技术,2016,(4):20-26.
编辑:小米
The Development and Bridging of Teachers’ Digital Divide——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from Information Divide to Literacy Divide
SHI Ying-hui1WEI Yi-tong2YANG Hao3,4
The digital divide has undergone two stages of changes from information divide to literacy divide, which reflects the evolution from the differences in accessing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the difference in people’s abilities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the information divide is gradually bridging, while the literacy divide is increasingly growing.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tatus of teachers’ literacy divid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to bridge teachers’ literacy divide were proposed from the levels of state, district and school, teacher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improving teach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level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ability, which could promote the impartial and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China.
digital divide; information divide; literacy divide; information literacy; teachers
本文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小学师资培训公共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项目编号:2014BAH22F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石映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信息化教学、信息素养、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估等,邮箱为yhshi@mail.ccnu.edu.cn。
2017年6月8日
10.3969/j.issn.1009-8097.2018.03.009
G40-057
1009—8097(2018)03—0059—07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