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梅
(宁波工程学院,宁波 315211)
目前,吸波材料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在国防领域,军队为了加强自身建设,通常将吸波材料涂层应用于战斗武器表面,以达到“隐身”的目的。吸波材料在军队武器装备力量与电子科技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上,美国对吸波材料作为“隐身材料”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例如,美国将吸波性能良好的碳化硅材料作为涂层涂于军事武器表面,减弱目标向外散发的雷达特征与红外线等,使得敌军无法检测到目标,从而在战争中占据优势[1-2]。在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人们都可以看到有关“隐身材料”的应用经验。因此,吸波材料作为“隐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重要,为增强我国军事实力,建设国防事业,必须对吸波材料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
较为常见的吸波材料为碳化硅,可以用于一些电子设备、屏蔽设备等,尤其在信息化战争中,可以减弱目标的光电特征、红外信号等[3]。碳化硅作为吸波材料,分为不同的类型,如铁磁金属微粉吸波材料、铁氧体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多晶铁纤维吸波材料、陶瓷吸波材料、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本文就通过试验研究碳化硅涂层的吸波性能,以期为国防事业作出贡献。
碳化硅的原料有石英砂、石油焦等,又叫金刚砂,化学结构为六方形晶体,通常比重为3.2,硬度较大,平均为3000kg/mm2。碳化硅具有很多优点,如导热系数高、膨胀系数小、体积小和强度高等。碳化硅涂层被电磁波影响,从而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易受电磁场影响改变方向,同时由于材料的高电阻阻碍,电磁波的能量会变为热量散失,即能量消耗,这样雷达等电子设备的信号大大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吸波性能。
不同类型的碳化硅材料具有不同的吸波能力。例如,异形截面的碳化硅与边界规则的碳化硅截面具有不同的吸波性能,不同碳化硅的表面曲率不同,其电荷聚集的能力也不同,通常曲率较小则容易聚集电荷。另外,不同厚度的涂层对吸波性能也有不同的影响。
2.1.1 试验设备及试剂准备
试验用到的设备有电子天平、电子扫描仪、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离心机等。用到的试剂包括碳化硅粉末、盐酸、乙醇、水玻璃、硝基清漆、丙酮、柠檬酸等。
2.1.2 涂层制备
吸波涂层的制备工艺有多种,最简单的是刷涂法,即将触变型流体通过多次刷涂,覆盖住材料的表面。浸涂法是将材料浸入涂料槽,再刷去多余的涂料即可。另外,还有喷涂法与流涂法,本试验主要选择刷涂法。
制备碳化硅涂层要选择合适的黏结剂,本试验选择水玻璃作为黏结剂,常见的有钠水玻璃、钾水玻璃,可通过加热成膜,起到黏结作用,其优点是耐高温高热,易获取,不污染环境且性价比高。在使用时,要注意选择适当模数的水玻璃,以免黏结效果不佳。
将碳化硅粉末与水玻璃按不同比例混合,搅拌并均匀涂于玻璃纤维布上,碳化硅含量与涂层厚度分别形成对照,具体如表1、表2所示。
表1 不同含量的碳化硅涂层
表2 不同厚度的碳化硅涂层
2.1.3 试验过程
(1)用X射线衍射仪对样品结晶度进行检测,XRD扫描,扫描范围3°~50°。
(2)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样品结构,利用细聚电子束与样品表面的结构产生物理作用,发出相关信号,将采集到的信号放大,转换成调制信号,再通过显示屏显示,扫描电压为15kV。
(3)用红外光谱测定碳化硅涂层的结构差异。测定范围3000cm以内,波数精度0.01cm。
(4)计算涂层的吸波性能。利用公式R(n)=20×lg[г(n)],其中,n表示n层材料,г(n)为涂层的反射系数,R(n)为雷达波反射率。
2.2.1 结果
通过检测不同厚度的涂层反射率可得,当碳化硅含量为20%时,厚度分别为1.15mm、2.04mm、3.25mm的涂层吸收峰分别为5.84GHz、5.35GHz、4.90GHz,吸波强度均小于20dB。
当涂层厚度一定时,吸收性能根据碳化硅的含量变化,碳化硅含量20%时,吸收峰的峰位在低频段,接近5.72GHz,频宽3.4GHz,吸收强度-20dB。当碳化硅含量为30%时,吸收峰峰值为-25GHz,有效频高为3.7GHz;碳化硅含量为35%时,吸收强度为22.3GHz,频宽4.0GHz。碳化硅涂层中,碳化硅含量增加,其吸收强度与相应频宽也随之增加,即吸波性能增强,但是当碳化硅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涂层硬度变大,吸波性能不再继续增强。
将6个小组中的涂层置于150℃环境中,观察其吸收峰的峰位均向低频段移动,雷达波反射率几乎无变化,由此可得出150℃高温对碳化硅涂层的吸波性能影响较小。但当涂层置于250℃高温环境中时,吸收峰明显向高频段转移,吸收强度相对减弱。
2.2.2 讨论
通过试验可得,碳化硅涂层越薄,吸波能力越低;涂层中所含碳化硅含量越低,吸波能力越低。当涂层厚度与碳化硅含量达到标准时,涂层可承受250℃高温。在150℃环境中,厚度为1mm的碳化硅涂层吸收强度保持在20dB左右。
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碳化硅涂层的最适吸波能力为1mm,碳化硅涂层的多波段吸收可以跨越不同厚度的涂层。随着碳化硅涂层厚度的减小,涂层吸收峰的峰位逐渐转为高频。
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峰的峰位变化与碳化硅含量成正比,碳化硅含量增加,则吸收峰峰位向高频移动。相反,涂层厚度与吸收峰的峰位成反比,厚度增加,则吸收峰峰位移向低频段。当涂层厚度1mm时,碳化硅涂层的吸波性能最佳。
本文通过制备碳化硅涂层,对碳化硅涂层的结构、形态和吸波强度等测定,对比了不同含量的碳化硅涂层以及不同涂层厚度对吸波性能的影响,评估了不同涂层的耐高温能力,从而较为深入、全面地了解了碳化硅的吸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