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王海鹏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在数千年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诞生了数不胜数的传统器物。这些器物承载着人们的情感与记忆,见证着人类手工技艺、造物思想与审美观念的发展。盛行于清末民国时期的竹衣便是不可多得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珍品,很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器物匠心独运、精工细作的工艺特征,以及备物致用、文质彬彬等造物思想,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竹衣,俗称隔汗衣,系用打磨过的细竹管精心穿结而成,工艺复杂,用材讲究,属于透气解热的功能性服装。竹衣多为贴身穿着,竹管可吸收身体部分热量,亦可以将身体与衣物隔开,增加空气流动,起到降温作用。最重要的是,若天气炎热、大汗淋漓,竹管可以有效引导汗水下流,从而避免汗水浸湿外部衣服。因此,竹衣便成为古代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梨园大家重要的夏服之一。
现存竹衣多为清末、民国时期制品,中国福建、江西、湖南、安徽、陕西等地均有发现,但其选材和做工无法比肩马连良姜黄色竹衣。它选用生长在两广地区海拔300~800 m石山上的野生单枝竹,取其坚韧的直径1 mm的竹稍细节,经蒸煮防蛀,然后打磨钻孔;用细如发丝且柔韧度极好的苎麻穿制。该竹衣选料严苛、构思巧妙、制作精美、巧夺造化,被专家评定为三级文物[1],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从存世的十几件竹衣实物来看,现存竹衣分为2种形制,1种为长袖马褂形制,1种为无袖马甲形制。珍藏于天津戏剧博物馆的马连良竹衣,共有2件,1件为姜黄色,1件为古铜色,均为对襟马褂形制。与姜黄色竹衣相比,古铜色竹衣竹管粗长,菱形网眼较大,图案编织远不如姜黄色竹衣精细,故着重以姜黄色竹衣为例进行研究,为称谓简便起见,下文皆以马连良竹衣指代这一姜黄色竹衣。
图1 马连良竹衣Fig.1 The bamboo coat of Ma Lian-liang
马连良竹衣圆领、对襟、通袖,下摆两侧开衩,衣身主体由竹管穿结成菱形渔网状。竹管直径约 1 mm、长约 2 mm,全衣计用竹管约19万根(图1),而重仅0.66 kg[1]。此竹衣最大的形制特点是两侧肋部开衩至大臂,前后片开衩部分分别作精致滚边,增强了肋下、袖窿底、腰腹部位的牢固度;而且通过添减小竹管来收放编织达到衣身更加合体的目的。如此设计,既增加竹衣的开阔性,穿着更加妥帖,不掣肘表演,又进一步增强透气性,利于身体热量发散,同时还节省了用料。
马连良竹衣与当时普遍流行的男子马褂常服形制大致相同,现存竹衣中也以此形制居多,概因与当时将长袍马褂作为男子常礼服有关。
马褂本为满人专用骑装,其基本样式为圆领,对襟、右衽大襟或琵琶襟等;身长及脐,一般不过腰;袖仅掩肘,袖口平齐宽大;下摆开衩,皇室宗亲前后左右开四衩,其余左右开两衩,开衩处有扣绊,便于骑马打猎,因此称之为马褂。康熙末年传至民间,旋即普及全国,演变为一种常服,形制与八旗马褂略有不同,民间亦称之为卧龙袋或长袖马褂。徐珂在《清稗类钞·服饰》(成书于民国六年,即1917年)中对此有明确记载,“卧龙袋,马褂之窄袖而对襟者也。其身较对襟、大襟之马褂略长,亦曰长袖马褂。河工效力之人员,常以之为正式之行装。相传时为阿娘袋,后误为卧龙袋。久之,又称为鹅翎袋矣。”[2]《中国古代服饰辞典》中也有此条目收录:“阿娘袋,也称卧龙袋,康熙时一种窄长袖、对襟、衣身较长的长褂,保暖性好,类似马褂。底襟有袋,可以盛物,但不能在正式场合穿,多为民间年老者穿之。”[3]由此可以看出,这种卧龙袋已与民国常礼服之马褂形制基本一致,这应该就是民国马褂的“母体”。只不过此时的马褂是底层大众的行装,达官贵族可能不屑穿服。
清亡,冠服制度废除,惟马褂得以保存,与汉服长袍(夏衣也称为长衫)一起构成民国男子最常用的服装式样。民国元年,民国临时政府和参议院颁发了第一个正式的服饰法令,即《服制》,将其定为男子常礼服之一[4]。此时马褂形制多为圆领对襟长袖,衣长与坐齐,纽扣5粒,袖长至手腕左右。此时,西服、中山装虽兴,但更适合中国人传统习惯、制作方便、成本较低的长袍马褂仍是大多数男士的选择。及至40年代,其势渐衰,虽已不是主礼服,但也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通常是德高望重或老者穿着[4],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渐消失。
马连良生卒年为1901-1966年,民国时期恰是其艺术事业的鼎盛时期,其他存世的十几件竹衣也基本属于这一时期。因此,长袖竹衣取形制于马褂应当是可信的。马甲是马褂的一种变体,与长袍、马褂一起构成清代男子常服的主要形制,竹衣的马甲形制应该是取形于常服马甲。
竹衣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其设计灵感或许来源于传说中的珍珠衫。明人宋懋澄在《九龠别集》卷2《珠衫》一文中曾有提及,后来,冯梦龙将此篇文言文改编为白话文《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并列为“三言”之首篇,其中便写道,暑天穿珍珠衫,清凉透骨[5]。在此之后,张岱在顺治年间写有一部回忆“先世旧事”的书籍《快园道古》,在第14卷戏谑部中提到一款竹汗络[6],单看名字即可知此衣是为防暑降温之用。
在梨园行当,蟒、帔、靠、褶、衣等京剧戏服绝大多数做工精美,丝绣外露,而且蟒、靠等戏服为了挺括,往往衬里挂浆,故古时戏服绝对不能水洗,最多就是将白酒喷在上面略作清洁。所以,防止戏服沾染汗渍就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为了更好地祛暑防汗,马连良竹衣在选材用料、服装结构、编制工艺等方面可谓将材美工巧、致用利人的传统工艺观点发挥到了极致。
马连良竹衣选材严苛、用料考究,其材料有竹管、结线、滚边、纽襻。
竹管选用生长在广东、广西两地海拔300~800 m的石岩山上的野生单枝竹,取其直径为1 mm左右的竹梢细节(这些尖节为实心竹,坚韧性较好),经蒸煮防蛀处理,裁成长短为2 mm左右的小节,然后将两端细细打磨圆润,中间精细钻孔制成小竹管。结线为苎麻线,因为竹管直径只有1 mm,因此要求穿连线既细且韧,苎麻线柔韧度极好,牢固度、吸湿性都较棉线更好,且细如发丝,用此线编制而成的竹衣既可以保证穿着过程中不会因身体弯折对竹衣造成损坏,同时也能增加穿着的舒适感。竹衣的滚边与纽襻由与竹管颜色相仿的麻布制成,麻布就是由苎麻、亚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布料,因此它的强度极高、结实坚固,且吸湿导热、透气性好,防腐、抑菌性能强。
马连良竹衣构思巧妙,结构合理。该衣衣长 61 cm,展臂通肩袖长 156 cm,胸围98 cm,下摆宽105 cm。据了解,马连良身高大致在172 cm左右,体型匀称,按现行国家男装号型标准,其体型参数可以参照170号的标准体,该号型系列对应的坐姿颈椎点高66.5 cm,全臂长55.5 cm,总肩宽43.6 cm,胸围为88 cm,臀围90 cm。
坐姿颈椎点高即人体第7颈椎点至坐姿凳面的距离,此值可与竹衣衣长相对应,相比较而言,该竹衣衣长略短,似乎与内着时方便行动、惜物节用有关。全臂长即从肩端点至手腕的距离,因此,2个全臂长加总肩宽的长度可与展臂通肩袖长相对应,在此即为154.6 cm对应156 cm,两数相差无几。竹衣胸围比标准体净胸围大10 cm,这一数值与现代衬衣松量相符,况且马连良这件竹衣是套在“水衣子”(一种穿在戏服内的吸汗棉织品小衫)之上服用,再考虑到竹衣本身的厚度,实际松量则更小,因此该竹衣合身程度更佳。为了方便舞台活动,衣袖侧缝从肋下至大臂直接开衩,前后2片各自滚边,只在下摆处松量略增,这样无形中增加了竹衣的活动松量,又不影响外部戏服的整体穿着扮像。
竹衣衣身主体由竹管编制成菱形渔网状,前后片连编,左右对称。此编制方式的好处在于菱形结构张力最大,可以通过自身的拉伸缩张来较好地适应人体的活动,从而保护竹管、结线不至于断裂破损,竹衣存放时亦能像普通衣服一样折叠。
图2 装饰带及开衩细节Fig.2 The profile and pattern details of bamboo coat
腰部的竹管编制方式有所改变,结有5段装饰性与功能性兼具的花纹带,以铜钱图案带为中心呈上下对称排列,分别为单组六边形图案带、3组六边形图案带、重叠双铜钱图案带、2组六边形图案带、单组六边形图案带(图2)。花纹带之间以菱形图案作间隔。其中,上下两端的单组六边形图案自侧缝向中心位置逐渐增长,概因人体腰部活动较多,且是衣裤交叠之处,易出汗、易积汗,六边形、铜钱形图案带的加入可以起到更好的散热作用,而且还丰富竹衣图案,增强美观性。
图3 门襟闭合方式Fig.3 The closing form of placket
该竹衣门襟上有中式扣2对,领口底部围装一“隐形”的一字直扣,胸口部位盘有1粒精美的四方盘扣(图3)。这也与现存绝大多数长袖竹衣以及常服马褂的门襟闭合方式基本一致。我国古代服饰闭合方式多为绳带系结的形式,宋以降渐用纽襻来连接衣襟,清朝服装以袍、褂、衫、裤为主,改宽衣大袖为窄袖筒身,纽襻开始在男女服装中大量出现,且已存在2种或者多种闭合形式出现在同一件衣服上的现象,如纽襻与绳带同时出现,不同样式的纽襻同时出现等。现存大多数长袖竹衣第1对扣多为一字直扣,其余或1对、2对、3对扣则形式多变,有绳带式,也有四方扣、花形扣、琵琶扣等简约盘扣式。马连良的另一件古铜色竹衣门襟闭合形式为便为一字扣与绳带系结相结合的方式。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都蕴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审美观,是历时性的统一又具有共时性的启迪。远祖时代,人类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在强烈地生存愿望驱使下,人类开始有意识地设计各种器具来保护自身,如设计衣物来保暖驱寒、躲避野兽及利物的伤害。此时的设计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存设计,是即时即地的艺术创造。此后,备物致用、物尽其材,这一思想逐渐成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设计的显著基因之一,并贯穿于民间传统工艺发展的始终。
中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竹子40多属500多种[7]。竹子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随处可见、伸手可取。天赐美材,地工便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匠心巧做,各随其宜,取竹子透气排汗、清凉解热的特点制为竹衣、竹席、竹枕;取竹材性韧且坚的特点制为竹椅、竹床、竹屋;取竹篾可编易织的特点制为竹筐、竹篮;利用竹皮可写能刻的特点制为竹简、竹刻……“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焚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戴者竹冠,履者竹鞋,真可谓一日不可无此君也耶!”[8]苏东坡的这段话,可谓道尽古代人对竹子的充分了解及完美应用。
实用性是中国传统造物最根本的一项原则,始终指导和约束着造物活动。人类制衣的重要初衷之一即为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保护生命、掩形御寒、装饰自身乃是服装的最主要的功用”。[9]竹衣的出现,即为满足透气散热,避免汗水浸湿外部衣服,维持良好仪表形象的需求。始终把人放在主体位置,因致用利人而造物,是民间传统工艺一贯的追求,《庄子·在宥》篇言:“物而不物,故能物物”,不是为了物而物,也不是为了设计而设计,而是为了解决人的根本需要,为了更好地为人服务而进行造物。这一点无疑对于现代一些过度设计的现象具有很好地警示作用。
惜物节用是道、儒、墨、法诸家一致倡导的造物观点,其中,墨子尤其注重这一点,认为节用才是造物思想的核心,并以此发展了“为乐非也”“先质后文”的观念。敬天惜物、节用尽用的思想对后世造物产生巨大影响。马连良竹衣较常服短瘦,腰部编制方式改变,加入孔洞略大的六边形、铜钱形,仅用2对扣襻闭合门襟,这些精巧设计的结构细节、编制工艺,省料、省工又讨巧,无不体诠释着“敬天惜物、节用为善”的造物观念。
文质彬彬是中国古代工艺美学的重要观点,《论语·雍也》有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观点延伸至造物领域后,即强调器物内在的材质与外在的装饰相匹配,功能与形式相制衡。孔子认为,过度追求功能不讲究修饰,器物会显得粗陋,不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但若过分讲求装饰不注重内在品质、功能,则容易给人矫饰造作、华而不实之感,故文质并举、质优物美才是造物正途。马连良竹衣不但严苛选材,用料上乘,设计上处处从实际功用出发,而且虽属内衣,亦讲究精工细作,讲求美感:四方连续编制衣身给人秩序美,增加5条装饰带给人变化美,铜钱形图案还蕴含有“无规矩不成方圆”“财源不断”等寓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审美性。
服装总是以一种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的变迁[10]。马连良竹衣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珍品,体现了当时社会物质条件下人们高超的造物智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设计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并由此生发出以竹代布、用管导汗、菱形编制、肋部至大臂不缝等独特工艺,以及敬天惜物、致用利人、文质并举等优秀的造物思想。这些技艺及理念都对我们现代设计有所启迪,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产生激荡甚至结合,产生新的创造或进一步的延伸与应用,以此达到继承与创新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