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8-03-29 07:48王凤真
读写算 2018年20期
关键词:低年级有效性学生

王凤真

摘 要 当前,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存在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了解不够,忽视学生学习美术感知途径的差异,学生绘画水平不稳定等问题,降低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要用好教材,寓美术教育于游戏中,提供集体创作的空间,采取多元评价标准。

关键词 低年级;学生;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20-0105-01

一、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身心特点了解不够。低年级学生天性好奇、好动,喜爱画画。他们观察事物有自己独特的为成人不理解的方式和表现手法。他们简单纯洁,不像成人那样深思熟虑,在生活中常常凭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来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正因为如此,充满童趣和纯朴的好画才会产生于低年级学生中。作为一个美术老师,应该明白这一点。但是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理解学生标新立异的创作和童言无忌的表达;不理解奇特夸张和单纯强烈的对比,甚至要求学生跟随老师亦步亦趋,限制了学生自由创作,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忽视学生学习美术感知途径的差异。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美术感知途径时有很大差异的。比如,有的学生喜欢的学习美术感知途径是听教师讲解,然后按照规则要求完成作品;有的学生喜欢的学习美术感知途径是范画或者课本中的案例;还有的学生则愿意独立尝试,经过试误后创作出自己的作品。可见,低年级小学生学习美术感知途径是非常个性化的,这说明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方法也是因人而异的。但是,有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的这些差异,采取“一刀切”的做法,结果反而事与愿违,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三)学生绘画水平不稳定。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发现,低年级小学生绘画水平不稳定,有起伏。比如,两节课上让学生画同一幅画,会出现明显的差距;教学内容改变时,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也会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低年級小学生绘画水平有限,适应能力较弱,受个人喜好影响较大。因此,教师要注重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绘画兴趣。

(四)学生绘画表现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观察发现,低年级小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而且也乐于表达,但他们绘画表达能力有限,难以鲜明地表达主题。他们天马行空的作品往往令人费解,需要教师费很多精力解读。教师如果缺乏足够的耐心,就可能限制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在绘画技巧与表达上给学生进行相应地指导。

(五)课堂纪律较难管理。低年级课堂有突出特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容易激发、容易点燃,但兴趣容易发生而不容易转移,热情容易过火,课堂纪律容易失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学习兴趣点与教师预设不一致的情况。如果教师缺乏转移学生的兴趣点的艺术和技巧,课堂就会严重失控,导致教师在某一个知识点上花费不必要的时间与精力,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用专业标准评价学生作品。低年级学生讲解时,不要去关注什么技巧。是的,我们是美术专业工作者,但我们看低年级孩子的画时,最好不要用专业的眼光去看。

如上所述,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喜爱画画。但他们简单纯洁,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差。但是,有的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用专业的眼光关注比例、色彩、透视等,让学生感觉美术很难、很枯燥,直接挫伤了学生绘画的兴趣。

二、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很多,这里主要探讨笔者实践中的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用好美术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因此,教师首先要用好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美术教材特有的魅力,做的课程内容与低年级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相适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内容以活泼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特别要注意把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二)寓美术教育于游戏中

小学生的天性爱玩爱动,美术课中寓教于游戏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愉快的学会新的美术知识、技能,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提供集体创作的空间

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儿童去创作,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学生练习环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商量素材的取舍、构图、配色等,选择、综合好的建议和方法,分工合作。在集体创作中,儿童积极商量,合作互助,彼此协调,每个学生都得到主动的发展,让作品更完美,这就是集体创作的魅力。

(四)采取多元评价标准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任务,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个人都有语言、逻辑、音乐、人际关系、身体运动等九种智能,并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所以,每一个学生都是不同的、独特的个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采取多元评价标准,在评价中激励、启发、引导,进而使学生作品更完善,使学生学习更有信心。

参考文献:

[1]陈忱.小学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几种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猜你喜欢
低年级有效性学生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赶不走的学生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学生写话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