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升
【摘要】目的 分析西替利嗪、舒利迭聯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独舒利迭治疗对照组,西替利嗪、舒利迭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比对照组的71.43%要高(P<0.05)。结论 西替利嗪、舒利迭联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关键词】西替利嗪;舒利迭;支气管哮喘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7.28..01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属于常见慢性疾病的一种,其主要特点为反复发作、长期性、临床症状复杂,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1]。通常情况下,引发支气管哮喘出现的主要因素包括食品药物变应、职业变应原以及室内变应原等,除此之外,呼吸系统病毒感染、长期吸烟等因素也容易引发该疾病出现。现阶段,临床上通常会采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其中西替利嗪、舒利迭属于常用的治疗药物,能够用来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有效治疗[2]。本研究对此进行研究后也获得了良好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12月~2017年1月纳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7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平均年龄(48.21±3.26)岁,平均病程为(4.22±2.56)年,包括男20例,女15例;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48.05±3.12)岁,平均病程为(4.28±2.52)年,包括男21例,女14例。对比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舒利迭):给予患者雾化吸入舒利迭,每次吸入剂量为50~250 μg,每天进行2次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为15分钟,患者连续进行3个月治疗。
观察组(西替利嗪+舒利迭):舒利迭的应用方式与对照组一样,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西替利嗪,1次/d,每次为10 mg,对患者进行连续3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双肺啰音、喘息、持续性咳嗽等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加严重为无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双肺啰音、喘息、持续性咳嗽等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第1 秒呼气量增加25%-35%,呼气峰流速提升25%~35%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双肺啰音、喘息、持续性咳嗽等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基本上已经消失,第1 秒呼气量增加35%以上,呼气峰流速提升34%以上为显效。有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纳入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表示与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比对照组的71.43%要高(P<0.05)。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上,支气管哮喘十分常见,并且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出咳嗽、胸闷、气促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发病时间大多为清晨或者夜间,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3]。该疾病给将患者带来了诸多危害,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有效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比对照组的71.43%要高(P<0.05),这说明相对于单独应用舒利迭对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西替利嗪、舒利迭的效果更加显著。舒利迭属于复发制剂的一种,主要成分包括沙美特罗与丙酸氟替卡松,其中丙酸氟替卡松能够在局部产生糖皮质激素作用,并且这种作用十分强效,这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之后出现相应的药物副作用。沙美特罗属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一种,该药物的化学结构呈现为长链状,能够更好和受体外点进行结合,在重度哮喘治疗上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4]。西替利嗪属于抗炎药物的一种,不具备激素性质,并且药物本身就具备亲水性。除此之外,该药物还属于组胺药物的一种,不仅能够对肥大细胞对组胺的释放进行抑制,而且还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细胞,在支气管哮喘中能够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联合以上两种药物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充分发挥出药物协同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西替利嗪、舒利迭联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中的效果显著,存在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 卿.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4):13-14.
[2] 李振军,肖成玲.西替利嗪联合舒利迭治疗71例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0):107-108.
[3] 魏 彦.西替利嗪与舒利迭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7):11431.
[4] 张 丽.西替利嗪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87-88.
本文编辑:吴宏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