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娟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成为改变传统行业的新支点,对金融业尤其重要。
金融业的发展周期看起来正在变短。尤其是新金融机构依靠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给整个金融行业带来的变革作用,正在加速发生。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如今的智能金融,每一两年,新金融领域的关键词都要变一变,伴随着业务状态和内生逻辑的悄然变化,令人应接不暇。
最新的变化,技术实力正在成为金融行业的硬通货,也将成为各家机构决胜的关键。
技术实力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决胜的关键。
梳理金融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尤以新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之变为甚,最能反映出整个业态的成长和变迁——
从最初信誓旦旦的“颠覆论”,到后来的市场互补,再到如今的科技赋能金融,新金融企业以获取金融牌照、助力传统金融机构的方式,逐渐跻身进了重要金融机构的阵营。毕竟,“一行三会”给出了要将所有金融机构都管起来的态度,新金融机构要么选择成为金融机构,要么选择成为金融机构的合作伙伴,很难再有模糊地带。
于新金融机构而言,曾经的场景优势、流量优势犹在,但在各种市场力量和监管力量的绞杀中,这些优势正逐渐被寡头机构所垄断,而背后深层次的价值优势又难以深挖。它们不得不在业务创新层面放慢脚步,集中力量在技术层面实现创新。
过去一年中最具影响力的一系列事件,是四大国有银行分别与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和腾讯金融的合作。强强联手,并未有谁更具主动权和掌控力,而是大势所趋下的互联网巨头和金融巨头在技术提升金融效率、改变金融业态上的共识。
互联网金融兴起的一大动力是互联网获客的便捷与低成本。因此蚂蚁金服的余额宝、京东金融的白条可以迅速成为明星产品。
彼时,互联网巨头亦是流量巨头,纷纷涌入金融领域,包括基于电商的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基于社交的腾讯,基于搜索的百度,甚至包括小米、唯品会、360等看似与金融无关的互联网企业。
然而事实证明,流量并不一定能促进金融业态的发展。
与ATJ相比,百度坐拥搜索引擎的巨大流量,并未在金融产品领域变现,反而一度拓展线下的教育、医疗场景来开展借贷业务,做得风生水起。
但风险也随之暴露。2017年,百度金融依靠代理方式开展教育信贷的弊端开始暴露,代理公司的目标是做多客户,却不权衡风险,随后媒体曝出深圳三家培训机构卷款跑路事件,以及部分培训机构勾结用户骗贷等事件,导致百度金融逐步收缩教育信贷市场。
当然,随着各类互联网金融机构对用户的抢夺,原本低廉的获客成本变得越来越高,甚至超过了线下获客成本。而一些流量大户的有效用户挖掘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想要获取用户增量,这些新金融机构不得不拓展新的场景,其中包括医美消费金融、农村金融这些原本金融服务相对薄弱之处,一哄而上。紧接着,不仅是网贷平台和银行、消金公司,甚至是拥有巨大流量和线上场景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重金入局,争抢线下场景。
车贷市场就是个例子。2017年,多家互联网汽车金融公司获得融资。其中包括易鑫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市值达到400亿港元;优信集团、美利金融、瓜子二手车和人人车等在去年均有融资进账。其背后不乏BAT的身影。
只是,在流量红利逐渐消失、金融场景寡头格局逐渐形成的态势下,留给新机构弯道超车的机会并不多了,大机构仅凭流量与场景来抢占市场份额的空间亦不大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场景越来越多,用户数量越来越大,金融行业最基本的属性——风险,也会逐渐累积。如何有效控制风险,逐渐呼唤出了以技术为王的互联网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
2018年春节期间,许多金融从业者、创业者、技术人员以及投资者似乎都未能安心过年,纷纷焦虑地想在区块链领域谋求一丝机会。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成为改变传统行业的新支点,对金融业尤其重要。就如同百度金融押宝人工智能,希望借此弯道超车一样,越来越多的新金融机构开始加大技术领域的投入。
从2017年蚂蚁金服、京东金融、百度金融、腾讯金融与四大行的合作来看,金融科技已成行业发展的重头戏,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也都被划入合作范畴。从单纯的线下向线上的合作,转变为了如今线上与线下双向互为入口的合作,以及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共建。
2018年初,剛上市不久的拍拍贷宣布注资10亿元成立智慧金融研究院,在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云、大数据等四大领域为行业发展提供研究服务。
就如同宜信CEO唐宁所言,金融科技的发展,是因为金融业开始关心技术,积极思考如何充分利用科技来解决金融业的棘手问题。而未来“金融科技”这个词将会消失,消失的速度越快则意味着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速度越快。
如果探究技术对金融业的推动与变革,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金融IT阶段,金融业通过IT软硬件来实现办公和业务电子化,包括银行的交易系统、清算系统、电子银行等;二是互联网金融阶段,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实现金融业务资产端、资金端的互联互通,达到信息共享和业务撮合;三是金融科技阶段,金融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改变传统金融的信息采集来源、风险定价模型、投资决策过程、信用中介角色等,大幅提升传统金融的效率,解决传统金融的痛点。
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实现了从金融机构内部逐渐向外部产生根本性改变,使得产品研发、市场推广、风险控制等多个环节的业务逻辑开始改变,最终实现资产和管理效率的提升、用户体验的提升、风险管控的提升。
随着金融科技进入智能时代,金融科技正在全方位、全流程地立体赋能金融服务。科技赋能,使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也让用户获取到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