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小云 甘肃政法学院
1920年到1930年之间首次出现了“油画民族化”,之后“油画民族化”成为了中国艺术家交流和讨论的话题。这些年,中国的艺术家对我们的油画到底要不要民族化这一问题产生了争辩和质疑,但最后我们都选择了自己的方式来实现中国油画的民族化。
在1920年到1930年的油画民族化中,在高潮时期,国内有一批年轻的艺术家去国外学习,这些艺术家中有很多是创作的型的画家。经历了这些,中国的油画创作的范围也慢慢的扩展了起来。与此同时,许多闻名的油画艺术家,如林风眠、徐悲鸿和吴冠中也出现了。但这些创作艺术家在出国前有着更为独特的民族化风格,所以在油画创作中,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问题已被纳入到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中。例如,吴冠中的《漓江竹林人家》、林风眠的《芦雁图》等一些绘画作品,民族风格特别明显。然而中国在向西方学习时,它却接受了一切,不论是材料还是绘画主题。[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毛泽东提出了“文学艺术要为政治服务”,我国的油画创作开始转型。在这个时期的油画作品开始具有政治意味,在风格上也变得更加写实了。但中国油画的民族化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全盘西化”的背景下,之后我国的油画创作完全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在油画“民族化”的提议之后,对于油画的“民族化”国内的艺术家开始摸索和尝试。在代表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画家力图使西方油画在绘画技法中适应我国的美学,尤其是在色彩处理上,强调纯色与对比。
随着我国实力的总体水平开始上升,我国的油画艺术创作也迎来了新的时期,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成长道路中,开始出现了一些盲目的导向。同时,“乡土写实艺术”和“伤痕艺术”的两种思想出现了,虽然这种艺术是对社会的真实写照,它们也更加符合当代油画的主题。罗中立的《父亲》,也许这幅画的题材和内容是最朴实和传统的,但清新的色彩和形象是作家的理想生活,弥漫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
虽然有许多艺术家提倡“民族化”的油画,但对于什么是民族化和如何民族化并没有共识。有人以为油画“民族化”就是“中式油画”;另有一些人以为油画“民族化”是我们创作油画的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在某种程度上,油画的“民族化”的意义实际上仍在辩论中,每个人都是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认为,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把民族化进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创作中把我们的想法一一表达进去,而不是为了油画民族化而民族化,这样的绘画作品是没有灵魂的,它也有可能会阻碍我国油画的发展。
任何的艺术作品都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无论是从古代还是到现在,艺术家的每一幅作品,它都包含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比如郑板桥的竹、徐悲鸿的马等。因此,如果这些画缺少画家的情感寄托,这些画就很难达到如此高的艺术成就。中国画如此,西方油画也是如此。如梵高的《星夜》让我们感受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并且这幅画传达出画家内心的痛苦。因此,西方油画创作的过程也反映了画家自身的精神感悟和生命的表达。比如,陈丹青的《西藏组画》,我们都认为这幅画是纯正的中国民族化的油画,但是他自己并不是这么想的,他只觉得这些系列作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理解。
在当下,我们的艺术形式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受到了各个形式艺术的影响,我们的艺术文化开始飞速发展。所以,我们进行油画“民族化”的时候,也应该“兼收并蓄”,“油画民族化”的油画作品不是盲目地推销自己的本土文化和抵制外国的文化。因而,在发展过程当中油画应该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加强我们的油画素养来提升自己,自己的素质提升了才能做到真正的“油画民族化”,把真正的民族风格显示出来,并且把高品质的油画展示给我们的社会。
“油画民族化”是我们艺术家有时候必须要做的,但我们不应过分的挖掘它深层次的含义,也不应该被我们错误的以为。我们应该提倡科学合理油画成长道路,用“民族化”的油画创作来促进我国艺术的和谐发展,就是要求油画艺术家本身应该有情感因素和内部的精神,充满热情赞美生活、社会和歌颂表达作者积极的把握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化”的油画通过绘画的艺术的张力表现出来。
任何一种艺术文化都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我们的积攒和文化的传承,从而造就了今天的各种艺术世界。这也是中国油画发展的真实写照。中国的油画是受到了西方的影响,但是,油画在我国的创作和发展中融入了我国独有的本土化的民族风格。
中国艺术家的绘画艺术的研究与发展,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学习,开拓精神,不仅使西方油画的色彩与中国人相融,也使中国油画走出国门,赢得了艺术界的支持与认可。艺术家们所付出的和收获的是成正比的,所以,油画的民族化不是必然的,发展我国的文化民族化是我们的义务,只有这样,我们中国的艺术文化才能更加富有内涵、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