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青松
(四川三江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宜宾 644000)
目前,高速公路桥梁在设计过程中,应时代的需求加强了对设计的创新,并灵活应用现阶段较为普遍的钢构、高墩等新兴构造物,以满足实际的需求。尤其是在相对来说建设环境较为恶劣复杂的区域,例如,在进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时,经常会遇到山谷、盆地等地形,需要进行有效的高墩滑膜施工技术,满足实际建设需求,以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前提,降低施工成本支出,提升施工效率。本文笔者主持了巴南广高速公路苏家沟大桥的施工,该桥12跨,全桥墩柱高度合计1119.85m,除7号墩、8号墩外均为实心方墩,其中7号墩高度48.65m、8号墩高度55.18m,为高墩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横向壁厚0.5m,纵向壁厚0.7m,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整个工程均采用滑升模板施工技术,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但在实际的施工时,也遇到许多问题,影响施工顺利进行,基于此,作者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充分的研究,以供参考。
滑模施工技术主要是指模板可以随着墩柱的高度上升而上升的施工工艺,在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在高墩构筑物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如果施工现场受到堆放影响,则可以有效的利用滑模技术,同时具有机械化程度高、降低模板损耗以及施工效率高等特点,且能节省大量的拉筋、钢管架等辅助性材料。
(1)实际上,除了一般的通用构建,滑模装置的其余所有装置均具备改变的性能,可以根据实际的构筑物的平面尺寸、结构类型等进行变化,由此可以看出,滑模装置具备良好的专一性能。
(2)灵活应用滑模施工技术,可以从根本降低拆脚手架等施工工序,将原本的高空立体作业转变为较为安全的平面操作作业,并实现不同的工序之间交作业,提升工作效率。
(3)灵活应用滑模千斤顶工作性能现场检测技术、混凝土养生技术等,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滑模施工技术的机械化水平,进而提升工程的整体质量。
现阶段,滑升模板主要包括内外围圈、门式提升架、内外支架、内外模板、液压设备以及模板平台等。
在实际的滑模组装前期,工作人员应对相关的部件进行合理的预拼,并对各部分的模板进行有效的检测,从根本上保证其符合实际的施工需求。
在组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标准的组装顺序按照进行组装,主要遵循先上后下、先内后外原则,保证组装的合理性。
首先,工作人员应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试压,将接头的软管加压至合理的数值,保证无漏油情况,进而为后续的安装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在油管接通后,进行总试压,进行循环测试,通常情况下作4-5次,测试合格后插入支撑的顶杆。对滑模平台与中心位置进行检测,保证其平台水平,中心位置合理,进而保证后续的工作有效开展。
现阶段,施工时普遍采用低塑性混凝土,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对混凝土的各项数值进行控制,以此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性能,符合施工要求。
在实际的灌注过程中,工作人员应首先对模内进行合理的水泥砂浆浇筑,通常请境况下其浇筑厚度约为2-3厘米,并保证混凝土在实际的入模时,保证对称浇筑的均匀,进而避免模内的混凝土由于不均匀而发生松动情况,影响质量。因此,应保证混凝土每层的表面处于水平状态,每层厚度约为二十至三十厘米,将钢筋骨架作为参考,利用合理的振捣器进行振捣,保证工作有效的开展。
在第一次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保证实际的厚度应在六十厘米至七十厘米之间,主要分为三部分,当底层混凝土数值在0.2-0.4MPa之间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试升,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其分为两到三个行程,利用千斤顶,将其逐渐升高,升高高度约为五厘米。对混凝土实际的凝固状况进行检测,通常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检测,人为进行检测,可以利用手指进行按压。当手指按压不出现下陷但能保留出指痕或用指甲可以画出明显的痕迹,则表示凝固状况良好,强度符合施工要求,促使其混凝土数值在标准的范围内,可以继续下一项工作。
在实际的滑模提升过程中,应保证其为垂直状态,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浇筑工序合理,各层平衡,将每一层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此同时,还应对混凝土的布料进行控制,结合实际的需求,将钢筋上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分成小批量堆放,进而避免由于载荷不均匀或受力不合理而造成倾斜,影响正常的施工。随时对实际的滑模结构进行检测,避免水平结构出现变形的情况,从而保证及时的进行调整与加固,满足施工需求。
当混凝土受滑升模板影响而形成一定的缺陷时,工作人员应立即进行合理的修复,通常情况下,工作人员会利用现有的混凝土原浆进行缺陷修复,将凹陷部分进行抹平,进而提升混凝土表面的光滑度,并进行合理的养护措施。冬季气较低时为加快施工进度,可在混凝土中掺加早强剂,同时对已浇筑混凝土进行覆盖养生,即在吊架四周紧贴混凝土表面采用防水土工布打围,以对提高其养护温度,加快混凝土初凝。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滑模施工过程一旦展开,通常需要连续进行施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情况,进而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符合施工要求。如果出现紧急情况或者意外情况,必须进行停工措施时,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停工要求从进行操作,每隔一个小时,提升模板的高度一次,通常情况下需要提升三至五厘米,提升次数约为两到三次,以此来避免模板与混凝土粘连,保证工程质量。当停工过后再次进行施工时,应对停工时形成的施工缝隙进行有效的处理,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接缝标准处理规定进行操作,并对滑升模板的垂直度、水平、位置以及实际的设备状态等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经过有效的检查后进行施工。
在滑模施工过程中,受工作自身的性质影响,需要依靠浇筑的混凝土,导致其几何尺寸控制受到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影响较大,如果发生位置偏移或者不合理的扭转,通常会随着混凝土的导向影响逐渐严重,基于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对精确测量放线进行控制,保证测量的误差在标准范围内,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现阶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普遍应用全站仪控制墩身点,并在滑模吊架的四个角处悬挂一定重量的铁球,保证其施工有效进行。当施工环境风力较大时,工作人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受风力影响较小的激光垂直仪器对实际的垂直进行合理的测量,以此来避免出现偏差。与此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定期对墩身进行中心、扭转的坐标进行测量,进而对滑模平台的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从根本上保证墩身的位置方向合理。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受工程自身的性质影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而导致其发生偏移与扭转,尤其是相对来说构筑物的高度较大时,发情况更为频繁,因此,需要利用有效的措施进行纠偏,保证工程质量,具体来说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第一种,偏载纠偏法,主要是指按照测量结果的偏移施加有效的反向载荷,进而达到纠正的目的;第二种,千斤顶纠正法,利用千斤顶在各个方向使用不同的提升量,对其进行有效的调节,及时调回水平的位置,满足实际需求。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工作人员对高墩滑模技术不断创新,促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与消耗,提升施工速度,增强工程的整体机构性,提施工质量与效率,以此来推动滑模施工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