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

2018-03-29 17:52蔡向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关怀人文大学

蔡向阳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150)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学体育教育也呈现出了竞技化与功利化的苗头,与此同时大学体育教育的本质、教育目标以及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追求却逐渐弱化,基于这一点来看,不管是对于大学生的发展,还是对于高校的体育学科建设,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研究则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人文关怀理念为导向,能够充分彰显出大学体育教育对学生价值的关怀,充分凸显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可见,在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育中,以人文关怀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便针对于此展开深入研究.

1 大学体育教育中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现代教育应当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与当前人文精神的发展需求相符.从新课标中提出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得将学生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而应从学生本身出发去综合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要注入对人文素质的教育,彰显现代人文主义的体育教育.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实现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所以必须重视人文关怀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体现.

2 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缺失表现

2.1 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

高校对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度不够.大学体育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对学生身体方面的锻炼,更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育,让学生充分感知与自然融合的乐趣.但从现阶段诸多高校的体育学科开展情况来看,仅仅从学分方面能够体现出体育学科的关注度,实际上更多是将其视作为教学任务来看待,但这依然无法挽回大学生体质逐渐下降的趋势.此外,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对体育精神的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从未抱有好感.同时,由于高校对体育学科的开展不够重视,在体育经费与学科建设方面有所体现,比如体育场面面积难以满足体育教育开展,缺少足量的日常锻炼设施等等,都体现出了人文关怀理念的缺失.

2.2 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怀不足

当下有许多高校在体育教育中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而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关注不足,甚至于未能关注到特殊群体.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资源与硬件设施实际情况来看,对于身体方面存在障碍的学生考虑不周,而实际上这部分人群更需要在体育教育中得到充足关怀,更需要高校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体育教育,使其能够拥有最基本的接受教育的权利,去提高个体身体素质与心智,进而获得自我在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因此,我们还需提高认识,对于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不同,甚至于身体方面存在不同的学生,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

2.3 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与教育目标存在脱节

按照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大学体育教育目标应更多关注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其中便包含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然而在实际开展的体育教学当中,却与这一目标存在脱节.比如大学体育教育目标主要分为五点: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提升自我运动技能、保持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以及提高自我社会适应能力[2].但是在实际体育教育中,却未能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去安排体育教学时间,仅仅是按照学校教务部门的统筹去设置课程;也未能以学生的是否全面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去进行教学评价,单纯只是为了完成所安排的教学任务等等.可见,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育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困扰,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3 大学体育教育中彰显人文关怀的相关策略

3.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大学体育教育观

在传统的大学体育教育观念中,体育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竞技技巧与能力,基于这一理念所培养的学生往往会过于重视体育中的功利性与技巧性,与真正的体育精神有所违背,而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从教学观念方面进行转变,以人文关怀为导向去开展大学体育教育活动[3].具体来讲,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高校应重新审视在体育学科教育中的本质,通过有效的教育改革让学生跳脱出纯粹的竞技技术教育,而给予学生更多自我展示与超越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大学体育教育应摆脱过于理性、工具性以及功利性的过去,实现精神与物质、科学与人文、健美与自由的有机整合,重视完善学生的人性,塑造其良好人格.

(2)大学体育教育的开展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着手点,在培养学生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应通过体育实践去引导学生如何做人与如何思维,使其在获得强健体魄的同时,也能够拥有健康的心灵与健全的人格.因此,高校对于体育教育的理念要重新定位,体育组织的功能要向服务型、督促型去转型;教育管理制度要向民主型、人性化去转型;教学手段则需由过去的灌输、训练向教化、感染与引导去转型.

(3)大学体育教育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借助本土体育资源的亲民性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时能够产生文化认同与共鸣,进而有效提升大学体育教育质量与效率.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还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以此,在体育教育中要改变以往学生的北荣地位,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当中,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去安排体育课程,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潜能,真正意义上去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育人”目标,充分彰显人文关怀.

3.2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精神培养能力

要彰显出大学体育教育的人文关怀,除了要求体育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之外,还应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唯有重视自身人文精神培养能力的提升,才能充分体现出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特点.具体来讲,大学体育教师可从以下几点予以实践:

(1)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环境与阅历有所不同,所以存在个体差异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在体育教育中表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则需要教师在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大学生无论在生理还是心理方面,都已发展成熟,所以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学生所为独立的生命体,尤其是在人格方面,其与教师是相互平等的[4].所以,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还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出现的失误抱有宽容之心,与学生和谐相处,在良好的沟通中去有效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3)构建体育教育的感情共同体.大学体育教育中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彰显人文关怀的重要基础,正因为如此也使得体育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与学生一起构建感情共同体的必要性.而对于感情共同体的构建可行性研究可分为两层面.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能够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体育技能以及逐渐完善人格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感受到快乐与成功;而从学生层面来看,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同时在教师个人魅力的感染下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在不断提升中愉悦地度过大学生活.

3.3 创设教学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体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人文环境与教学氛围,是保证大学体育教育彰显人文关怀的基础条件,而人文环境主要由人类的思想与文化所汇聚的氛围,这一环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则主要有学校、体育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基于这一精神层面的环境中去开展体育文化活动,能够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体来讲,要想在大学体育教育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则需要高校与体育教师从以下方面着手:

对大学校园内的自然环境充分利用,动用优秀的高校体育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在自然环境与景点建设中融入体育的娱乐与休闲功能,助推组织化程度的提升,将大学体育的现有功能与隐藏功能完全开发出来.为营造良好的体育教育人文环境,其中物质文化是基本前提,而属于物质文化行列的体育器材、场馆、资料馆等基础设施都是师生共同开展体育锻炼、教学与学习的必备,因此高校教育管理部门要对这部分教学设施的建设与完善进行合理规划,以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学优化与补充,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大学体育教育要彰显人文关怀,不仅要重视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还应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去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营造健康文化氛围,所以可在师生生活区设置更多功能齐备的体育设施,构建集健身、休闲与教育于一体的体育教育环境,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校对自身的人文关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凸显人文关怀理念,不仅仅是为了响应高等教育改革号召的应对之举,更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实现综合素质提高的必备教育手段.所以说,现阶段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要清楚认识到人文关怀缺失的现状以及成因,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人文体育教育氛围的营造等多方面,去推进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钟勇,由文华,何胜,等.基于人文关怀的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3):74-77.

〔2〕王书杰.现阶段我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缺失[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86-89.

〔3〕王媛.大学体育教育人文关怀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9):145-147.

〔4〕黄海波.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7(8):121-122.

猜你喜欢
关怀人文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