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屡空”新考

2018-03-29 15:24庞光华李凤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古音训诂荀子

庞光华,李凤娥,吴 珺

(五邑大学 文学院,广东 江门 529020)

《论语·先进》:“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忆则屡中。”《史记·伯夷列传》《汉书·货殖列传》《盐铁论·地广》《后汉书·贾逵传》引述此文都作“屡空”,可知两汉《论语》也是作“屡空”,没有重要的异文①参看杨树达《论语疏证》26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杨树达文集》本;以及刘宝楠《论语正义》、程树德《论语集释》。。但公元前55年以前抄写的《定州汉墓竹简》本《论语》的“屡”作“居”(所从的‘古’没有最下的一横,以下用A来表示该字形)[1]51,注解称其字可能是“屡”的省体。遍考“居”的各种异体字,都无“A”字形。但“屡”的上古音是来母侯部,“居”是见母鱼部,鱼部与侯部上古音相近可通,见母与来母在上古关系密切②参看庞光华《上古音及相关问题综合研究》第三章第一节的讨论,暨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屡”为来母侯部,而“屦”为见母侯部,二者都从“娄”得声,足见上古音的来母与见母可通。,因此“屡”与“居”上古音相通,A很可能是西汉晚期“居”的一种草体俗字写法③正因为A是西汉时期的一种极不正规的俗字,所以被东汉以来所废弃,没有传承下来。《论语》的这个异文并不重要,夸大这个异体俗字的作用是不对的。。

何晏《集解》称:“言回庶几圣道。虽数空匮,而乐在其中矣。赐不受教命,唯财货是殖,亿度是非。盖美回,所以励赐也。一曰:屡犹每也,空犹虚中也。以圣人之善教,数子之庶几,犹不至于知道者,各内有此害也。”《集解》一以“屡空”为“数空匮”,一以“屡”为“每”,则与训“数”义近;以“空”为“虚中”,则与“匮乏”义不相近。梁代皇侃《论语义疏》[2]注解引述何晏《集解》与今本不同,值得注意:“解释此义者凡有二通:一云:庶,庶几也。屡,每也。空,穷匮也。颜子庶慕于几,故匮忽财利,所以家每空贫而箪瓢陋巷也。故王弼云:‘庶几慕圣,忽忘财业,而屡空匮也。’又一通云:‘空,犹虚也。’……云云。”皇侃显然也是释“屡”为“每、数”。但皇侃注出现的“空,穷匮也”,其实“穷匮”就相当于何晏《集解》的“空匮”。这个细微的注解非常重要,为各家所忽视。皇侃实际上是将“空”音训为“穷”。这是极为精确的训诂,后有详说。宋朝邢昺《论语注疏》①《十三经注疏》本,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基本上同于何晏、皇侃之说,但没有对“屡空”作专门的训诂,没有注意到皇侃注的“空,穷匮也”这一关键性的训诂。朱子《四书章句集注》[3]127:“屡空,数至空匮也。不以贫寠动心而求富,故屡至于空匮也。言其近道,又能安贫也。”朱子也释“屡”为“数次、多次”,释“空”为“空匮”,与何晏《集解》的第一解无别。黄式三《论语后案》[4]310采取朱子注,解释曰:“颜子苟有心求富,何至任其屡空。”这实际上对“屡空”没有进行专门的训诂。刘宝楠《论语正义》[5]459引《诗经·节南山》毛传:“空,穷也。”阐释道:“引申之,凡贫穷无财者,亦谓之空。”刘宝楠随后引证《史记·伯夷列传》《盐铁论·地广》《后汉书·贾逵传》皆引作“屡空”。刘宝楠作结论道:“是汉人借‘屡空’皆为‘空匮’。注前说②笔者按,这个“前说”是指何晏《集解》的第一个注解。“注”是指何晏《集解》。是也。”程树德《论语集释》引翟灏《论语考异》之说称:“近人以空匮别读去声,据《小雅》‘不宜空我师’,空训穷,音苦贡反。意犹可通。”[6]779-784即翟灏依据《诗经》毛传认为“空”当音训为“穷”。这个见解非常精辟。杨伯峻《论语译注》解释“屡空”为“常常穷得没办法。”[7]163显然是将“屡”训为“常常”。③杨伯峻在注解中阐释道:“财货的缺少叫贫;生活无着落,前途无出路叫穷。‘空’字却兼有这两方面的意思,所以用‘穷得没有办法’来译它。”杨逢彬《论语新译新注》:“屡空,常常空乏困顿”[8]214,也是将“屡”解释为“每、数”;同书214-215页对“屡空”做了详细的考证,反驳了前人的各种观点。杨伯峻、杨逢彬都忽视了刘宝楠、翟灏训“空”为“穷”的观点。

黄怀信等《论语彙校集释》在按语中采用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和俞樾《群经评议》的观点,称:“旧解不可通。屡空,即‘娄空’,俞说甚是。《说文》‘娄,空也’。段注曰:‘凡中空曰娄’。然则,屡空即中空、空洞之义。庶乎娄空,形容颜回于夫子之所授无所不受,正与赐不受命相对。不受命,谓不受教命、不听讲。”[9]这段解释并非无懈可击,但训“屡空”为“娄空”则是正确的。另如《广韵》:“娄,空也。”《集韵》:“娄,空也。”[10]527但是按照黄怀信的解释,则“庶乎屡空”当连读。黄怀信此说与旧注皆不相同。我们认为其说不可信。因为《论语》此文明显是将颜回的“屡空”与子贡的“货殖”相对照,子贡善于做生意,因而致富(即货殖),而颜回虽近于道,却贫穷(即屡空)。孔子的这个意思很明显,自何晏以来的学者一般都没有大的错误。《文选》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屡空常晏如。”刘良注:“屡空,谓贫无财也。”[11]406其说可信。杨逢彬对黄怀信之说已经做了批评。

更考《诗经·北门》:“终窭且贫。”郑笺:“君于己禄薄,终不足以为礼。”分明释“窭”为“无财难为礼”。陆德明《释文》:“窭,谓贫无可为礼。”《仓颉篇》:“无财曰贫,无财备礼曰窭。”《尔雅》:“窭,贫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12]152引《说文》:“娄,空也”为释,分明以《诗经》的“窭”与《说文》“娄”同源,且曰:“盖窭与贫对文则异,散文则通”;又曰:“《论语》‘屡空’当作‘娄空’,娄、空皆空乏,即贫也。窭从娄声,故为无礼居。”可见马瑞辰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屡”不当训为“每、数”,而当训为“贫”,与“窭、娄”同源。《论语》的“屡”就是《说文》训“空”的“娄”、《尔雅》训“贫”的“窭”、《说文》训为“无礼居”的“窭”。孔子说颜回“屡”就是说他“贫困得无法遵守礼节”,如同《仓颉篇》所言。因此,《论语》的“屡”当读为“窭”,这才是最精确的训诂,不可训为“每、数”,即不是屡次的屡。更考《礼记·曲礼上》:“客啜盐,主人辞以窭。”郑玄注:“优宾。”孔疏:“窭,无礼也。”引述《诗经·北门》的毛传郑笺。郑玄注并非以“优宾”专门解释“窭”,而是解释上面两句话整体的含义。《广韵》:“窭,贫无礼也。”《希麟音义》卷九“贫窭”条注引《切韵》:“窭,贫无礼也。”《诗经·邶风·北门》朱熹《集传》:“窭者,贫而无以为礼也。”《汉书·霍光传》:“又诸儒生多窭人子。”颜师古注:“窭,贫而无礼。”《尔雅》:“窭,贫也。”郭璞注:“窭谓贫陋。”

“屡空”的“空”当如皇侃《论语义疏》、刘宝楠《论语正义》、翟灏《论语考异》训为“穷”。《诗经·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毛传:“空,穷也。”《集韵》:“空,穷也。”《孟子·告子下》:“空乏其身行。”①笔者按,“身行”当连读。“身行”为一词,本为主谓结构,在战国时代就凝聚为一名词。考《礼记·祭统》:“是故君子之事君也。必身行之。”《大戴礼记·曾子立事》:“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春秋繁露》卷十七:“身行正道。”《晏子春秋·内篇问下》:“世行之则乱,身行之则危。”《荀子·大略》:“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庄子·渔父》:“性服忠信,身行仁义。”(又见《孔子集语》卷十七)《韩诗外传》卷四:“古之人君,身行礼义。”《说苑》卷九:“臣诚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新语·明诫》:“斯乃口出善言,身行善道之所致也。”以上是主谓结构的用法,但在战国文献开始就有明显为一词的用例。《管子·侈糜》曰:“不动则望有廧,旬身行。”(见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中册726页;又见颜长峣《管子校释》316页,岳麓书社1996年版)其“身行”必为一词,是由主谓结构的“身行”固化而来。《管子·形势解》:“人主身行方正,使人有礼,遇人有理。”同篇又曰:“身行不正,使人暴虐,遇人不信。”《荀子·王制》:“虽庶人之子孙也,积文学,正身行。”《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脩志意,正身行。”《荀子·王霸》:“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身行顺,治事公,故国无阿党之义。”以上用例中的“身行”都已经是一个名词了。《孟子》的“身行”也是一个名词,不可断开。朱子《四书章句集注》:“空,穷也。”“空”与“穷”音义皆通。另如,“空”与“穹”古音相通,而“穹”与“穷(窮)”都从“弓”声(窮从穹);二者古音相同。《诗经·小雅·白驹》:“在彼空谷。”《文选·西都赋》李善注、《文选》陆机《苦寒行》李善注都引“空”作“穷”;《周礼·考工记》:“穹者三之一。”郑玄注:“郑司农云‘穹读为志无空邪之空’。”因此,“空”与“穷”必能相通。

“穷”当训“困”。如《战国策·秦策二》:“公孙衍欲穷张仪。”高诱注:“穷,困也。”《荀子·富国》:“乱则穷矣。”杨注:“穷,困也。”《战国策·赵策四》:“而穷臣也。”鲍彪注:“穷犹困也。”《尚书·蔡仲之命》:“终以困穷。”蔡沈《集传》:“穷,困之极也。”或如《广雅》:“穷,贫也。”《荀子·大略》:“多有之者富,少有之者贫,至无有者穷。”《左传·昭公十四年》:“分贫振穷。”孔疏:“穷谓全无生业。”可见“穷”是贫困之极。

综上所述,“屡空”当读为“窭穷”,意思是生活极度贫穷,难以遵守正常的礼节。前人的注解有不少没有能做出训诂学上的精确解释。

猜你喜欢
古音训诂荀子
论字词训诂与文本阐释的互动关系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韵补正》“不合者”研究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说文》形义匹配思想与训诂价值
從上古文獻看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構擬
談白一平—沙加爾上古音体系的幾個問題
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