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师徒制形式下的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

2018-03-29 15:20龙超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3期
关键词:师徒精益求精师傅

龙超

(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129)

工匠精神不仅强调工匠精神,还强调工匠技术。工匠精神基于现代师徒制下的传承与创新对工业的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总体思路的实现尤为重要。

1 中国古代师徒制的精神底蕴

在古代,师傅对于徒弟来说地位是非常高的,正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同时师父与徒弟的关系也是非常亲的。在古代石湾,陶艺工会行业规定,确立了师徒关系以后师傅必须尽力传授技术。徒弟学成以后离开师傅时,师傅一般会赠送一套装备,师傅去世以后徒弟要穿孝衣,服孝道。

1.1 古代师徒制的教学模式

在古代的师徒制中,师徒之间的传授模式是言传身教。以陶瓷制造为例,首先徒弟先观察师傅的制作过程进行示范,然后由师傅讲解制作方法,之后根据师傅教授的理论和师傅的示范在师傅的指导下进行反复模仿,师傅对徒弟的模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反复进行指正,最后在掌握熟练以后脱离师傅的指导,独自完成陶瓷制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傅通过示范和口述来完成教学,并把自己多年的经验传授给徒弟。严格的言传身教使珍贵的技艺得以流传,保证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1.2 古代师徒制下的工匠精神

古代的工匠精神意味着执着和坚韧,几十年如一日,以达到像“庖丁解牛”一样的游刃有余的水平。孔子主张“执事敬”“事思静”“修己以敬”。“执事静”:行事严肃,认真不苟;“事思静”:做事专心致志;“修己以敬”:加强道德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敬业乐群、忠于职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人的敬业程度非常高。古人对事业非常专注,古人言“术业有专攻”,古人一生从事的工作一般只有一个或两三个,一旦选定行业,就一门心思做下去,心无旁骛。“艺痴者技必良”古人认为只要对技艺足够专注于痴迷,水平一定是不错的。另外,古人讲究精益求精,一件事情已经做得很好了还要去改进它,要求更好,正如老子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 现代师徒制下所要求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师徒制由古至今,传承至今,形成了现代的师徒制。现代师徒制关系,已经变为学校里的师生关系或企业中刚开始入职时候的师生关系。现代师徒制的特点是教学周期长短不一,同一个学徒在同一时间和一生当中都可能有很多不同的教师。那么现代制造业对工匠精神基于现代师徒形势下的传承与创新提出哪些要求?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1 现代师徒制下的工匠精神对专注与执着的追求与传承

上文提到,古人对工作的专注程度和执着程度是非常高的,愚公移山靠的就是那日复一日的坚持。做事假如三心二意,不够专注,半途而废,任何人都不可能成功,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壮大。一个国家靠养花能有什么发展?然而荷兰人选择了坚持,种植的优质鲜花行业销往世界各国,占据了世界花卉市场的40%~50%。海尔选择了坚持,它砸毁了第一批冰箱,坚持质量第一,后海尔成了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

在全球竞争激烈的今天,我国的工业化基础接近完善,我们要求的更多的是“质”而非“量”。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我们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的传承,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不论是在工厂还是学校,古代师徒制下的专注、执着的工匠精神都应值得我们去传承与追求。

2.2 现代师徒制下对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传承与追求

中华民族拥有悠久且不间断的历史,师徒制及其工匠精神延续至今,尤其是其中的对技术的尽善尽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古往今来,凡是能得到人们认可并传承的技术都是在这种精神支持下的,凡是世界顶尖的作品都是对这种精益求精精神的强烈追求。德国人对品质的追求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拿宝马的星形发动机为例,对每一颗螺丝钉都要求高质量的情况下又用铁丝线把它们给连接起来。利润固然重要,但是德国人更注重的是品质,而他们产品质量的真正源头是对细节的精益求精,产品优秀反而更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如今,德国制造享誉全球,正是凭着他们对一丝不苟的精益求精的产品质量追求。

如今,我们的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精益求精的师徒制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不管是为了提高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完成它的华丽转变,还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上,促进世界的进步与发展,我们都有必要对这种刻苦钻研的态度进行传承与发扬。无论是过去、现代还是未来,不论是在企业、学校还是作坊,精益求精的师徒制工匠精神都应值得我们去学习。

2.3 工匠精神基于现代师徒制形式下的创新

古代师徒制下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我们要对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对它的优良部分加以继承,并以适应时代的方式加以创新和改造。

现代师徒制与封建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同,教育规模发生改变,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现代师徒制在师傅对徒弟传授知识和技术外,更加注重让学徒“走出去”,允许学徒学习更先进、更优秀的理论和技术。现代师徒制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因此,我们应把古代“师徒制”作为一个参考模式,总结有意义的经验运用于现代教学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做出创新改变,形成现代师徒制工匠精神。

3 高职院校中现代师徒制形式下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的价值实现

培育好学生技术,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是职业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之一。学生的思想要正确,要具备“工匠精神”,学校要想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就需要“工匠型”的教师。

3.1 符合国家政策的需求

对高职院校里面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打造“工匠型”教师符合国家政策的需要。

高职院校已经成为现代师徒制下的一大阵地,现代政策对于高职院校提出了什么新的需求。2006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2006年职业教育工作要点》中提出要 “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单位实践的制度”。2009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09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开展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基地评估工作”。2011年教育部更是详细地提出了2011年至2015年详细的计划,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师素质。

“中国制造2025”总思路,中心是提质增效,主线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主攻方向为智能制造的推进,目标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的需求,为的是强化工业基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将制造业由大变强。

高职院校打造“工匠型”教师,增强教师的匠心与匠德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中国制造2025”的加速实现。

3.2 符合顺应国际潮流的需求

对现代师徒制形式下工匠精神进行传承与创新,打造“工匠型”教师是顺应国际潮流的需要。

制造强国德国的职业院校采用“双元制”教师资培育模式,指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这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结合来提高教师素质的模式。这种模式对于教师的要求是既要有理论学术,也要有实践经验,大大提高了教学水平。

日本也非常注重高职院校教师的培养,建立了专业的教师培养体制和录用评价制度。教师录用要求多元评价,吸收多方面人士的评价,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实践经历。日本建立了许多职业教育师资中心,积极培养职业院校教育师资。

3.3 打造“工匠型”教师对策研究

首先,建立健全“工匠型”教师培育和任职规章制度。只有建立规章制度,“工匠型”教师培育才能有章可循,建立并完善教育培育和任职的规章制度,是打造“工匠型”教师的第一步。

其次,职业院校应根据规章制度挑选出本院校适合的一个或教师进行打造。在当前条件下选择专业和教师,优势专业优先,社会更加需要的专业优先,优秀的教师优先,先“育”带动后“育”,逐步推行。

再次,对挑选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基地为社会、企业和学校,由教育部组织集体培训,让教师在企业中进行实践,发现问题后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教师在回校后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和方式。学校也应当定期举行培训和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参与打造“工匠型”教师意愿。

最后,鼓励“工匠型”教师走出去,走向社会,为社会和其他院校服务,带动社会形成“工匠精神”,促进社会改变教育观念,使现代师徒制形式下的传承与创新真正实现。

4 结语

对古代宝贵的师徒制工匠精神这传统进行传承与创新,是打造制造强国的需求,“大国工匠”,内强于本。通过对高职院校的现代师徒制下的工匠精神的研究,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要求。

猜你喜欢
师徒精益求精师傅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唐僧师徒再就业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光影视界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