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设立的“抗战文史”研究专栏已有多年,发表相关论作一百余篇,在此节点上,本栏目希望继续推出抗战文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为抗战文史研究的深化和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陪都,也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这期间,大批作家、文人避难重庆,“文协”总部也迁到重庆,使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的文学中心。抗战胜利以后,大批文人离开重庆,文学中心再次东移,但重庆抗战时期遗留的文学遗产及其在整个抗战时期陪都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重庆师范大学地处重庆,历来重视抗战文学史料(尤其是大后方文学)的发掘整理和研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文系就成立了“抗战文学研究室”,将抗战文学的史料发掘和理论研究作为中文系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进行规划和建设,有多位专家参与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的编辑工作。由此开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重庆师范大学的抗战文学研究渐渐形成了一脉学术传统,在国内外引起了较多关注。尤其进入新世纪以来,重庆市政府在重庆师范大学设立市级重点人文研究基地“重庆抗战文史研究中心”,挂靠文学院,基地创办《抗战文史研究》辑刊,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抗战大后方文学史料数据库建设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也有多项成果在抗战文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充分彰显了我校这一方向的实力和水平。为了吸引更多同行专家参与抗战文学研究,并与国内外专家展开更为广泛的学术交流,文学院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合作,联合创办“抗战文史”研究专栏,该专栏也得到了学校的经费支持,所以所刊发的稿件,稿酬相对优厚,祈请海内外专家给予关注并惠赐大作!
本期专栏推出3篇论文,3位作者均为我校文学院和抗战文史研究基地的专家,3篇论文也各有特色。程亚丽教授的《家国命运的象征映射——论抗战文学中的“女难民”书写》聚焦于抗战时期的“女难民”群像,借以发掘抗战文学中的家国情怀,是这一论题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深入的论述。杨姿教授的论文,讨论的是鲁迅“民族魂”的问题。鲁迅1936年去世,在其葬礼上,一幅印着“民族魂”的白绫覆盖在他的灵柩上,自此“民族魂”就进入了中国社会的公共话语空间;第二年全面抗战爆发,“民族魂”就成为抗战时期的一面精神旗帜,不断被阐释、重构,这充分体现在为他举办的各类悼念活动中。这些悼念活动,一方面为抗日和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提供精神支持,增强了民族自信力;另一方面,也在试图解读、规范鲁迅的后世影响,力求将鲁迅的人生之路与历史发展的道路结合起来。对“民族魂”这个精神符码的重新梳理与解读,不仅仅是还原鲁迅形象的学理化尝试,更是对抗战中民族精神组织与构成的全面探讨。王劲松博士(副教授)的论文分析了抗战初期左翼文化对萧红和白朗的深远影响。历来研究萧红和白朗的学者多看重她们后期的创作成就,往往忽视了她们创作的发轫期,本文正好弥补了历来研究的不足,让人耳目一新。上述3篇论文,都立足于扎实的史料考证,且在材料方面均有新的发现,这是现代文学研究的根基,在学术研究普遍浮躁的今天,三位学者展示了扎实的史料功夫,这也是我们这个专栏极力提倡的学风,但愿对后继投稿者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这是本专栏的新起点,今后每期发表论文以2—3篇为限。但我们深知优秀论文难得,所以很难在每一期上都能见到这一专栏。我们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论文积够一期就办一期,所以特别渴望海内外名家、同行和各位师友惠赐大作,使这一栏目名副其实地成为抗战文学研究的学术高地,成为抗战文学研究者们进行广泛学术交流的平台!我们期待着您的参与、指导,更渴望您对已经发表的论文提出不同意见,大家一起努力,将抗战文史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