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蒋慧
“壮族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亮点,蕴含着强烈而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色,丰富的节日活动内容与形式承载着壮民族的文化艺术底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5年将“三月三歌节”(壮族三月三)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2006年“三月三‘壮族歌圩’”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壮族三月三”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起“壮族三月三”被列为广西法定假日,节日遗产地位逐渐提升。新时代背景下“壮族三月三”面临遗产文化生存环境逐渐消逝,单一的世代节日活动传承方式日渐低微,节日传承力明显减弱,缺乏多种形式的传承和推广。
“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在特定的生活范式、礼仪习俗和价值观念之中,蕴含较多的民俗游戏、竞技内容、民俗风情等节日文化形态与内涵。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无形文化遗产范畴中节日文化遗产类型,具有“瞬间艺术”、“现场艺术”特征,致使难以保存和传承其原貌,所以关于无形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一直都被认作世界性难题。
纵观国内外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或多或少都存在与时代、生活相脱节,传统文化元素未充分融入到人们当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方面,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探讨“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视角、传承与传播方式等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传播的价值研究。以及“时间艺术”形式创作表现层面的节庆活动纪实摄影,情景舞蹈类、音乐类的艺术创作形式传承,在一定时间过程中赋予“遗产”以流动的艺术美学价值。可通过基于“空间艺术”创作表现层面挖掘和提炼遗产内容、形式,从复杂的物质形态和心理形态转化为美术形象、美术作品研究,构建可长期保存的“遗产”文化记忆与图像文献进行研究的体系与方法。
“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特色,涉及较多民俗风情及人物等内容。如:具有代表性的“碰彩蛋”、“打铜鼓”、“抢花炮”、“舞龙”、“对山歌”、“陡牛斗”、“抬官人”、“舞狮”、“芦笙踩堂”、“会鼓”等民俗游戏与竞技内容。通过提炼“遗产”转化为美术构建的艺术语言,遵循美术创作规律和法则,挖掘“遗产”视觉元素并进行抽离、集中、概括、综合以至改造,可以形成美术构建传承“遗产”的造型元素、表现语言、色彩语言、审美价值等艺术语言内容。审视和梳理“遗产”内涵特色,找出恰当的美术构建营造方法与造型手法运用到美术创作中,达到作品的装饰与表现相互统一。以生动、直观的美术形象展现“壮族三月三”留存的独特民族文化记忆,不仅能够增进国内外各民族对壮族文化、民俗风情的准确了解和认知,还能凸显美术构建文化服务与创新功能,增进文化传播交流。
美术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交流间的“看”与“被看”关系是“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构与凝视、理想与他塑、想象与实践间的内涵与互动机理。应注重结合美术创作艺术语言、创作方法因素,根据或者联系历史、政治、思想、文化等环境,阐释美术构建传承“遗产”形象塑造与传播问题的新视域。同时,“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构建传承艺术性与艺术功利性诉求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是构建美术创作与文化传承之间的“普适价值”基础。在美术创作的有序性规律基础上,结合美术创作语言、美术作品形象反映“遗产”的时代精神与审美理想,探究“遗产”美术构建传承中的民族性、现实性与时代性等问题,是达成从美学意义到文化精神的承载。进而揭示出“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美术构建传承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营造创造性转化传承“遗产”新模式。基于相互联系的普遍性、多样性、相对性原则,须深层次探析“遗产”的美术构建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新思路,以及研究成果适应国家相关文化发展战略、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和社会利益的调整、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各类矛盾的交织凸显,实现构建“遗产”创造性转化传承新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十九大都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文化遗产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2]“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文明进程和演变中逐步沉淀下来的文化形式,包括思想、习惯、价值等在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体现着壮民族独特的气质风骨和民族精神,其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是壮民族的标识,也是实现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源头与动力。
美术构建“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价值中需要加强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美术构建有益经验,吸收优秀成果模式与路径,寻求符合时代审美的、将抽象的思想观念形象化的美术形式,形成新的文化符号,强化文化的传播效果。实现美术构建在“壮族三月三”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将“充实而有光辉”和当代视阈创造性表达,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作为思想内容方面的重要评价标准,以创新展览和成果展示方式,增强体验和沉浸感,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借助美术构建载体传承“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为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战略和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品牌打造实施提供视觉文化形态支撑,增进外界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了解与认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引导艺术家们对美术构建传承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学术建构和拓展创作思路。完善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研究领域对“遗产”内涵的图像化视觉形态记录、再现、修补及扩展研究;从美术创作角度挖掘和提炼遗产文化特色,弘扬壮民族文化,构建美术创作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适宜性模式。通过有效的艺术积累,将对壮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优秀文化题材美术创作作为中国当代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时代性、地域性、真实性、生动性等特征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诠释民族文化和地域特色的主要方式;记录和保存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凸显出美术创作的文化服务与创新及文化传播功能。由于文化传承的断层和经验的缺乏,在新的时代语境下,文化遗产很容易与现实生活脱节,而最有效的传承就是将其活化,融入到时代生活中,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和有效利用。
近些年,国内无论从政策引导还是从社会各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价值的重视程度都在逐年提升,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和“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创作等工程的实施,文博单位的相应举措等都为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发挥了特定的作用。继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顺利实施之后,2011年国家又开展了“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用5年时间以中国画、油画、版画和雕塑等美术创作形式呈现公元前至1840年的中华文明史。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中国传统四大节日”命题创作,开创了国内运用美术创作重塑中华民族文明形象先例。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传承“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意见。由此可见,美术创作已经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美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传承和表达中国文化精神的最形象、最有审美感染力的载体。因此,以融入时代、人民和生活的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充分发挥美术的审美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美术在构建“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美术构建形式和载体传承广西“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挖掘壮族文化基因,彰显壮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为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传播、交流和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文化品牌,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图像记忆”方法系统,拓展壮民族文化基因及构建民族记忆提供相关理论支持与理论建设。以多视角审视和全方位剖析、提炼“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精髓,运用美术构建载体进行创造性视觉转化,能够以“图像符号”为人类学、民族学、宗教学等研究提供参照系,补充“壮族三月三”视觉形态文化研究不足,对这一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创新传承价值。同时,也可以为全国其他民族文化遗产解决类似问题提供新的借鉴模式。
美术构建能够激发“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活力,促进永续传承。将“遗产”创造性转化为美术形象的丰富内涵,彰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战略和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品牌打造实施的当代价值。挖掘“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民族特色,从“遗产”元素的审视、梳理、提炼到美术构建形象塑造的创造性转化,确保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本真性、承续性。
[1]引用:新华网,十八大报告(全文) http://www.xj.xinhuanet.com/ 2012-11/19/c_113722546.htm
[2]引用:新华网,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