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丁慧,王超,刘喜圆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深圳 518172)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常态,之后在多次讲话中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强调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速增长的换挡期,创新驱动将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动力源泉。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由此可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对于确保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和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主体。2014年12月9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1]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培养出新常态经济环境下需要的人才。纵观历史,任何时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科技革命。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后备军,其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持久发展。所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实力和促进经济新常态稳步发展的根本保障。
一个国家的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教育如果滞后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必然培养不出合格的人才。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2010年,我国颁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强调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在知识创新2.0时代,高校已经日益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站”。在经济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题下,在我国深化供给侧改革的攻坚时期,高校注重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经济新常态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将引起企业生产特征和人才需求结构的新变化,社会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需求更是空前高涨。创新精神作为一种敢于革故鼎新的精神,作为人们实施创新活动的动力源泉必将成为整个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关键性要求。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一方面能够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进程,努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服务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企业输送优质的人才资源。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大学生只有不断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努力提升创新能力,与时俱进,才能使自身拥有足够的竞争力,不被社会淘汰。
创新精神不是单一的某种创新因素,而是由独立思考精神、勇于探索精神、批判精神等多种因素构成的集合,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综合素质和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的整体表现。但是,我国的传统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各种创新品质的形成。第一,传统教学强调“知识本位”,重记忆轻应用,重理论轻实践。缺少实践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知识的搬运者而难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第二,由于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性,传统教学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权威性,“唯师论、唯权论”导致学生不敢提出问题和发表不同的见解,把理解与掌握当成了学习的全部使命[2],质疑和批判能力被逐渐弱化。第三,传统教学中,“灌输式、填鸭式”教学形式占据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被忽视,学生被当成了承装知识的口袋,久而久之养成了接受现有知识经验的学习习惯,逐步丧失了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多种创新个性的养成在一定程度上受阻,无法相互促进形成合力,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精神不足。
培养创新精神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该割裂在正常教育活动之外,而是要融入教育活动中,体现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遗憾的是,目前多数高校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创新精神的养成缺少适宜的环境和土壤。首先,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大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但是,多数高校内的文化活动仍然停留在技艺展现和重复表演的初级阶段,缺少对原创作品或科技创新的追求,难以唤起隐藏在大学生内心深入的创新意识。其次,学校内缺少有效的实践平台。高校虽然拥有众多的实训室、实验室,但多服务于教学,较少向学生自由开放。没有实践场所和设备的支持,学生也就注定要丧失将想法化为行动、将创意变成现实的机会。久而久之,创新的火花也就逐渐熄灭。最后,每个学生的创新灵感与意识不仅是来源于自己同事也来源于生活及其他同学的问题[3]。就如众所周知的“脸谱网”就是“众创”的结果。但是,目前多数高校仍然缺少这样一个可以供大学生进行创新交流的平台,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由于教育资源发展不均衡,导致应试教育在我国长久以来占据主导地位,机械的应试教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自我养成。因此,他们在学习中,迫切需要专业的创新精神培育导师。但是目前高校创新教师队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在数量上,高校专业的创新教育师资紧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类课程都是由专业教师甚至是辅导员兼任,这样的培养模式显然达不到培养要求。第二,在质量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且拥有创新阅历的教师严重不足,“唯学历论、唯名校论”的用人观依旧严重。教师队伍的素质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第三,由于多数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弊端,直接导致很多教师不愿意将精力和时间用在教学内容更新、教育形式创新等方面,致使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仍停留在潜水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难以实现。
培养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为本”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必须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首先,高校要树立“学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根本需求和个性发展出发,坚持“知识与能力”并重,“创意与实践”同行,坚持知行合一,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和个性的张扬。其次,高校要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创新精神的培养不仅是思政课的任务,也不再仅是辅导员的工作,它应该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大学生的每一门课程教学中。因此高校要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提升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全面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最后,高校要创新教学形式,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综合运行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和项目演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营造宽松、包容、平等和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考力,批判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大学生的创新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具有导向作用。高校首先要将崇尚创新的价值导向融入到校园文化中,一方面,积极营造一种重视和鼓励创新精神的良好氛围,对于敢于创新、做出创新成果的师生给予精神与物质方面的奖励,发扬榜样作用;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活动引导,鼓励原创作品,坚持活动内容及形式的不断创新,使广大学生可以在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校园氛围中将创意变成现实,逐渐养成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同时,学生的一个创意、一个想法或是一个点子的产生都需要及时给予回应与呵护,这样才能实现创新精神的由无到有,由有到强。因此,高校全力打造创客空间,免费向学生开发,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将创意变成现实的实践场,一个可以交流思想、分享创意、展示作用的互动平台,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培养不懈专研、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角度出发,学生不是一个需要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因此,构建一支富有创新精神高水平、多元化教师队伍至关重要。首先,高校要积极实施“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的策略来解决专任创新教师不足的问题。其次,要突破任职制度的藩篱,广纳天下英才,打造一支学术与实务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本土与国际相结合的多元化创新教师团队。更多的教育形式、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汇聚于教育活动,将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同时高校要根据校情校况,深化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学质量纳入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广大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和能力提升的行列中。
创新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也是一种时代精神。在新常态背景下,充分了解经济社会的发展动态,努力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砥砺前行,树立全新的人才观,全力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