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FH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2018-03-29 09:21李建勋夏建中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8年14期
关键词:德国大学生教育

李建勋,夏建中

(浙江科技学院,浙江杭州 310023)

当前,国内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历史高点,大学生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2018年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20万人,相比2017年的795万,同比增长3%,其中大学生自主创业率在3%左右,而反观世界其他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一般在1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20%~30%。以德国高校为例,高水平人才比例逐渐提高到17%~18%,低水平人才的比例在过去的数十年明显降低,中间部分的合格专业人才的比例有所增加[1]。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正处于换档升级的关键时期,资源消耗型、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摈弃,国内新的增长动力机制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中低速的经济增长处于新常态。在经济增长放缓,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与重组的背景下,增长模式必须切换到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上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提高质量、提高效益上来。因此,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较大规模的创新创业人才。这不仅对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可以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事业平台、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因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对于国内高校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这既是国内高校对于人才培养转型升级的需要,又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1 创新与创业的辩证统一关系

“创新”在20世纪以前是个普通词语,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把“创新”的概念引入经济学。100多年来,“创新”的概念尚无统一定义,普遍认为是经济学概念,综合相关学术文献,可以总结为:先于他人,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获得新发展、新突破,包括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等。“创业”广义概念一般是指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资源、技能和发现的信息、机会等,克服思维定式,在事业发展上获得新发展、新突破,从而实现个人追求和目标的过程。狭义概念一般仅指自主创业,是创业者运用所拥有的资源、技能、资本、智慧、能力等,实现社会新的经济单元体建立的过程。

2 德国FH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特点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以下简称“FH”)侧重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FH对德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德国保持不竭的国家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性质上区别于国内的高职高专,与中国倡导的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相似。兼顾学术和职业训练是德国FH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经验。目前,德国FH占德国高校总数的43%,学生比例持续提高,2010年在校生占全国高校学生数的比例约为40%,毕业生比例约为50%,在德国高校中占有重要地位[2]。德国有三分之二的工程师,一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计算机信息技术人员毕业于应用科技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工程师摇篮[3]。在2000年德国校长会议上提出:在今后5~10年,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精神的培养,每届大学生的自主创业率要保持在20%~30%左右[4]。德国FH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1 以“实践性”为导向,“职业与学术”并重

德国创业型大学的产生是第二次学院革命的成果,它把学术文化和创业文化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的要求和高等教育的进步[5]。创新创业人才是创业型大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仅是综合型大学,FH也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体。综合性大学主要在“科研—技术—生产”链条上“科研”的位置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FH主要在“技术”的位置上,面向行业、生产、管理等岗位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创业人才,强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因此,德国FH在“技术”链条上选取人才培养的特性,使得FH的教育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充分体现以“实践”为导向,“职业与学术”并重的教育思想。具体来讲,一方面,FH一般采取“3+1”模式,即有两个实习学期(一年):6个月的实习学期,半年的毕业论文学期。奉行“师徒制”“实习顶岗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注重校企“双元制”作用的发挥:校企互派员工对学生的实习、毕业设计进行双重指导,并以企业为主导,评价、考核学生的实习成绩。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人格为重点,突出实践性导向,面向职业、面向行业进行架构。实践环节的比重较大,学校经常安排学生去企业参观、实习,一般新生有3个月的企业实习,学生实验、设计、实习、实训等实践环节占教学总学时数的2/3。当然,为了拓展专业面、职业适应面,学校引入了“平台+方向模块”的课程结构。此外,教师还会用鲜活的科研案例、企业实际项目、典型工作,让学生参与“教-研-训”真实的实践活动。教学内容没有规定的教材,教师根据企业、市场、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灵活进行调整。例如,沃芬比特应用科学大学、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就围绕当地的汽车制造商的市场需求、行业需要,为所在地区培养汽车行业的工程师。土建类教师通过科研项目案例为土建类学生教授高等数学,让枯燥的数学理论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2.2 教师队伍与学生生源体现“职业性”与“实践性”

德国高校一般要求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或开发方面具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经历,并做出特殊的成绩[6]。德国高校引进了不少既具有渊博理论知识,又掌握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高级工程师担任大学教师。据笔者对德国奥登堡应用科学大学的实地调查,该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占了较大比例,教师获得与综合性大学教师同等水平的薪酬,社会地位非常高。德国FH师资队伍的高待遇、高要求、高认可度和实践性特点,确保了德国FH师资队伍的严谨性、纯洁性、学术性、职业性,从源头上保证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严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德国没有统一的招生考试,实行入学资格认可原则。FH一般要求入学生源具有实践经历。入学前学校会对申请学生进行学科倾向性测试,了解学生的专业特长、兴趣、职业适应度。学生主要来自专业高级中学、高级专业学校、完全中学、专业完全中学。前两类学生生源一般在入学前经过职业培训,具有实践经历。后两类学生生源如果未经过职业培训,学校一般要求完成培训后方可申请。近几年来,来自完全中学、专业完全中学的生源数比例不断上升。目前,完全中学毕业生占应用科技大学新生的50%以上[7]。

2.3 “学院派”与“实践派”协同,系统性推进创业体系建设和创业训练

师资队伍选取上采取“统分结合、专兼结合、分类培养”的理念,集成了经济管理类、人文社科类、工科和企业家(聘任教师)等教师。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的基础教育由“学院派”的经济类教师承担,主要传授大学生必要的经济学方面的创业知识。同时,开设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注重职业教育的同时,加大对人文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这样既有利于创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又有利于优化创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学校还会聘请“实践派”的成功企业家来学校担任教授,对学生进行“面对面”传授创业经验。学校把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把创业教育渗透在职业教育中。例如,土建类的教授会把“检测加固公司的创建”与“检测技术”的运用结合起来,采取开放式、互动式的创业情景模拟方法,让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同时,了解创业需要的各类要素。职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容,学校会根据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进行动态更新、调整。例如,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研究所宣布,从2009年8月1日起开始更新采矿技师、工业电工、消防队员、摄影师、陶艺师等行业的培训内容[8]。从培养对象上看,德国创业教育主要面对那些具有强烈创业意识、创业欲望,具有一定发展潜质的大学生进行培养、教育。通过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教育针对性。

2.4 成立一系列创业机构,服务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的培养

通过设立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创业中心、就业信息中心;成立新创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校内实训平台;入驻或者成立创业孵化中心、技术园等方式,加强对创业活动的研究、教育、模拟、实践、孵化、服务,全方位地推进创业人才培养。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主要发挥研究功能,旨在研究大学生创业素养如何培养、社会创业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有利于高校动态监测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为政府、学校的创业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创业中心主要发挥教育、服务、实践功能:聘请有经验的教授或者企业家担任顾问,配备创业类的专任工作人员,解答创业学生的困惑。结合行业、企业的需求,孵化学生的创业项目,并定期对创业扩展计划进行研讨。就业信息中心(通称BIZ),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服务,搭建人才需求、供给平台,并提供企业训练和学校内训练,对其发展提供职业发展规划,帮助学生进行择业援助和建议。FH鼓励成立应用型研究所、应用型公司、技术转让中心。学生通过参加该类机构的研究和创业实践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应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转化的能力。FH与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有着广泛的科研、生产、教育和经济的联系,为科研、教学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外部保障。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训基地的实践活动,了解产品开发、市场需求、宣传推广、技术工艺等内容。如土木工程系的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在学院的测试公司、实验室和试验中心兼职工作。机械系的学生可以到车辆检测公司兼职工作。

2.5 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国际化战略主要通过海外留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设置海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派遣学生赴海外企业实习等手段实施。例如,德国吕贝克应用科技大学、西海岸应用科技大学与浙江科技学院合作成立浙江省第一所非独立设置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德工程师学院。德国汉诺威应用科学大学等八所应用类高校与浙江科技学院合作开展中德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德国高校定期选派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开拓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学生赴海外进行访学、交流。目前,大约有14%的德国学生有海外实习交流经历,而政府的目标是使这一数字达到20%[9],交流学习内容包括毕业设计、工程实践、课程学习、创业实践等形式。

2.6 出台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教育管理制度

为确保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德国政府对FH教师的薪酬进行了改革,拉平了FH与综合类大学的薪酬标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调动。为创建良好的大学生创业生态环境,联邦和州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例如,针对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创业,德国政府出台了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确保了校企“双元制”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效果。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德国政府出台了优惠的投融资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等,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提高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活动的质量,各州、高校都严格执行严谨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对其生源条件、考试标准,各州、FH都有严格的要求。FH生源条件体现实践性,注重观测学业考试成绩。考试方面,秉承严谨的学术态度,部分FH对多次补考未及格的学生要求转专业或者终止学习资格。

3 德国FH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以“系统性”原则为基、以“实践性”原则为导、以“创新性”原则为纲、以“协同性”原则为本、以“国际性”原则为源的德国FH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科学、完备,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创业率和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果丰硕,这对于国内高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以“系统性”原则为基,架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组织体系

德国FH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具有“系统性”,具体表现为“统分结合、分类指导、突出重点、面向大众”的建设原则。例如,经济、管理类的理论课作为通识课程,面向广大学生开课,授课任务由经济类教师承担。在进行创业实践的时候,学校选取比较有潜质的学生参与项目,对其进行重点培养。德国FH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职业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此外,FH架构了创新创业的专门机构、服务机构和校内外的创新创业基地。从创新创业研究、教育、实践、服务、孵化,全方位的构建创新创业组织体系,FH基于“系统性”建设原则基础之上的组织体系设计分工明确、工作效率高,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强。比较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组织体系顶层设计,往往忽视“系统性”建设。其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进行资源整合的能力不足,体系设计“片面性”弊端突出。创新创业机构及创新创业教育过度依赖学生工作部门,以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含金量”严重不足。这种本末倒置的体系设计是导致国内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率低、创新能力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应借鉴德国FH的经验,以“系统性”原则为基,以“教学线”为主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一盘棋”中,发挥第一课堂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核心作用。

3.2 以“实践性”原则为导,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德国FH模式最大的特点是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实践性”。两个实践学期、众多的实践教学环节、双元制专业、实践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具有实践经验的生源、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内容、鲜活的科研项目等无不体现FH对人才培养的创新。比较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范式,长期以来,高校普遍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高校间的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较弱。可喜的是,教育部已经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例如,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启动对新建本科院校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改革、成立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其目的就是要学习借鉴德国等欧美发达国家FH的办学经验,为国内发展培养大量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国内高校应抓住改革的战略机遇期,不断创新以“实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范式,教学内容上紧贴行业、市场的需求,增加实践教学的环节和实践学时的比例,积极发挥企业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作用。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为突破口,支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以教师创新创业带动学生创新创业。鼓励本科高校试点招收高职高专院校具有“实践性”经历的学生生源,打通“中职—高职—本科”相互融通的发展路径。

3.3 以“创新性”原则为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FH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的人才培养特点,必然要求人才培养不仅应体现“实践性”,更应重视“创新性”。“创新性”比“实践性”的要求更高,主要包括创新性的技术、创新性的理论(内容)。前者必须通过实践获得,后者必须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获得。FH非常重视教育内容的创新、课程设置的创新。比如,把经济、管理等课程纳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开设创新性实验,选取科研成果、前沿技术为教学内容。因此,国内高校应以“创新性”原则为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一是破除陈旧的教育内容,紧跟行业、市场、技术的前沿,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及时更新、补充创新性的技术和教育内容。二是加强创新性的课堂训练,包括科技竞赛、创新性实验和创新创业项目实践。三是成立青年创业学院。把经济、管理等课程纳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发挥KAB俱乐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育和孵化作用;配备校内外创业导师对创新创业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四是开展创新型人才的校企联合培养班,优化整合学校与企业的课程和资源,服务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

3.4 以“协同性”原则为本,构建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政府从立法的高度,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例如,德国各级政府和各类部门均设有负责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咨询、创业培训、新技术项目建设等服务和为中小企业提供企业注册、生存保护等事务管理的专门机构[10]。架构好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法律责任,是改善创业环境,培育创业文化,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比较薄弱,协同性不强,责权利界定模糊,没有从立法的高度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法案,但是在关键性问题上没有实质性进展。因此,从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大学生五个维度,“协同性”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务之急。政府应主要从法律、政策、信息、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政府职责范围内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尽快制定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的具体办法,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强化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加快推进制定有利于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法律制度设计。社会层面应营造支持创业文化,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舆论导向。学校主要从教育角度全面加强和构建学校内、外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建设。企业应提高对大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双元制”培养。大学生个体应积极融入国内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不断调整自我的创新创业发展策略。

3.5 以“国际性”原则为源,实施“走出去”战略

为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素养的培养,促进德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德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手段,积极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德国高校定期选派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开拓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学生赴海外进行访学、交流。德国政府的目标是20%,现在大约有14%的德国学生有海外实习交流经历。而相比国内大学生“有出国经历的大学生百分比”数据,不难发现,国内高校大学生“有出国经历的百分比”大约在1%左右,比例相当小。因此,这方面也可以借鉴德国方面的经验:大力发展国际化事业。办学形式上,可以通过海外留学、联合培养、国际化专业、设置海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派遣学生赴海外企业实习等手段,丰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渠道;实践建设上,要着力加强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学科建设、国际化专业建设等,服务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上,通过修订出国学生的管理规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科学制定具有国际素养的创新创业人才考评体系,确保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德国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德国弃煤的烦恼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梦梦”“娇庆”德国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