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强,郝淑芹
(1.曲阜师范大学 书法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曲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1]70这一崭新论断和重要论述,无论从视野、理念还是话语表达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传达给每个青年最强烈的信号。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大学生是最富朝气、最富梦想的群体,因此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主题,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已然兴起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热潮,理论界对研究和讨论“中国梦”蔚然成风。高校辅导员在引领和凝聚青年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征程中如何读懂“中国梦”,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凝聚民族精神以及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深情阐述了何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2]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一概念以鲜明的个性和洗练的语言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心声,高度概括了当代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最大共识。一经提出,社会共鸣热烈。
综合当前多方专家学者的表述和解读,“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内涵也可以说是“中国梦”的实践目标,是对中国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关于国家、社会、个人理想的集中展示,是对近代中国历史的科学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的科学展望和预测,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核心价值追求。
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有使命,有任务。”[3]329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42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所以,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认同,激励大学生同心共筑“中国梦”十分必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要求,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4]5。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生面临的选择、机遇、竞争和挑战更为激烈。只有为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而奋斗,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青年,才会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人生价值。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认识到“当代青年大学生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当代青年大学生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5]故而该主题教育活动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要求。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主题和教育内容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敢于超越传统“说教式”“灌输法”课堂教学活动,变“要学生学”为“邀学生学”,尝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力求教育实现“墙内开花内外香”。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并没有改变,但是“中国梦”主题教育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完成,另一方面由学团政工干部结合专业特点在职业生涯规划课、形式与政策课以及就业指导课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完成。在教育方式上,根据当代大学生个性鲜明、自我意识强、思维开阔的特点,在课程中采取互动交流的“参与体验”方式教学,效果更佳。
其次,在教育主题活动任务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大胆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渠道。注重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优势,实时、生动、有效、互动地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例如依托学团工作QQ、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进主题教育,让学生既及时学习最权威的理论素材、最形象的事例展示,又实时互动。此外,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将“中国梦”教育融入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如征文、演讲、海报设计或者摄影大赛、书法篆刻绘画作品展以及主题团日等。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国梦”主题校园文化活动,使“中国梦”主题教育形象化、生动化、生活化,进而更好引导大学生自觉把个人梦和“中国梦”紧密结合,激励学生自觉加强专业学习,提升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的本领。
再次,在倡导梦想激励、自觉圆梦的目标下,可以大胆应用主题教育实践成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是理论的引导说教,另一方面离不开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应该利用好社会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国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践行“中国梦”主题,只有理论上自觉,才有实践上的主动。所以,在社会实践中将学生的个人梦融入科技梦、创新梦、家乡梦、“中国梦”,通过这些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把对“中国梦”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进而升华激励,最终形成为实现“中国梦”团结奋进的正能量聚集器。
“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话语体系的重要创新,对青年学生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围绕“中国梦”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辅导员会在主题把握、内涵分析、特征层次分析、方案设计实施等方面产生不同以往的感受,尤其是思想引领、日常管理、素质拓展、成长成才的岗位职责方面新意颇多。通过反思“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了很多方法论上的启示,以期能对工作有所悟,对职业有所助。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围绕“中国梦”主题教育最终要解决“落实到怎么用上来”。故而启示之一是既要处理好目标定位与实效检验的关系,更要注重过程中的主动性发挥,而不要简单地唯上、唯书或被动应付。要做到辩证看,更要做到务实办。要做到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把握好如何“用”这个问题,就必须善于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用”,尤其是要突出当前高校思想领域里的问题导向,着眼于大学生群体实际思想困惑问题的解决。把“用”落实到解决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实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所以,因事而化、因势而新成为一个颠扑不破的方法论指导。
“中国梦”包括两个层次的深刻内涵:从整体而言,“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之梦;从个体而言,“中国梦”是生活幸福、人生出彩之梦。“宏大叙事”的国家梦与“具体而微”的个人梦紧紧相连、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一项主题教育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落实的效果往往不看活动形式本身,而看教育是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主体讲没讲透教育主题以及怎么看待教育活动,是照本宣科全文转发的“形而上”方式进行,还是空对空不见面的进行,还是辩证分析、全面把握、因地制宜、实干巧干务实办,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论语·里仁》载:“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6]55对孔子而言,一切都要顺应时势、相机行事、择善而从,以获得最佳效果。高校辅导员肩负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这决定了其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引导学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既富于理想信念又崇尚实干,切实让学生理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空想、幻想,不是梦境、仙境,而是包含目标与道路、理想与规划、动力与纲领的系统工程,是可望又可及、可知又可行的。“中国梦”理论鲜明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内涵,正是凝聚民族共识的重要原因,也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2]186所以,立足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条件下的历史使命,无论我们面临的环境发生什么变化、认识面对什么杂音、实践出现什么难题,都要及时跟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实践中形成的“中国方案”“中国经验”“中国故事”上升为中国特色的当代话语体系,本身就是做好“中国梦”“怎么用”这篇大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所以,在每一项的主题活动平台上,用好新途径、新媒介、新方式,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描述“中国方案”,打通复兴愿景和干事创业之间的通道,是最能体现因势而新的方法。
第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对象研究上,要正确处理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关系。这是当前“中国梦”主题教育指向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过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认识和实践中必须自觉遵循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导。在现阶段思政工作实践中,要把握好遵循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强调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同时又重视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抓立德树人中心任务,又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即现实地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结构体系之中;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要真正解决人的问题,必须通过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才能实现。”[7]在现阶段社会发展实践中,就是要把握好人的发展这一最高价值目标。
鲁迅曾经说过:“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8]169所以,高校辅导员工作首先要树立“与其抱怨不如改变”的理念,真正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采不到鲜花便培土”,是园丁们常说的一句话,把这句话用到人才培养上再合适不过。引领学生实现成才梦,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众多正能量,是高校辅导员的本职所在。“试玉要烧三日满,育才须经数年期。”要想得到真正的“鲜花”,唯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做好“培土”工作。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学生工作者不仅要摘除“老花镜”,也要取下“近视镜”;不能举着“放大镜”来观察优缺点,也要提防“望远镜”看不真切造成误会,更要警惕用“变色镜”“哈哈镜”打量,扭曲误解大学生形象。当代大学生到底是“朝气蓬勃”还是“暮气沉沉”?是“过于自我”还是“自立自强”?是“沉沦于现实”还是“充满着理想”?高校辅导员有最真切的体会。通过与学生的密切接触,我们发现身边大学生在越来越开放的现代社会,政治需求更加现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成功需求更加强烈,社交需求更加广泛。他们更多采用生产力标准看待问题,更多采用市场经济标准评价人,更多采用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审视周围的事情。这些都会让高校辅导员慨叹:“学生越来越不听我的,越来越不好管了。”是真正的不好管吗?是差学生太多吗?其实不是。辅导员的教育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多搭建舞台,多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多健全选贤与能的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人有出彩的机会。落实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给能干事的学生以宽广舞台,使会来事的学生受制度约束,使爱挑事的学生受到谴责,使无所事事的学生有心理压力。摒除学生中对“官本位”“关系本位”和“金钱本位”的错误认识,积极确立能力本位的人生价值观。只有这样,每个人才会为实现“中国梦”积极自觉地释放正能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澄清认识真正理解如何积极实现“中国梦。”
第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研究上,需要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要学会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学会跳出“以事为中心”的刚性管理模式,重视“以人为中心”的柔性管理模式探究,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现状与需求实现有效的教育信息覆盖,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实开展与应有成效给予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中国梦”的提出,意味着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需要确定一种新思维:学习吸收——竞争超越——占据制高点。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学习吸收世界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离不开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声音,更意味着在世界舞台上,中国不仅要实现经济强大,而且要在文化或意识形态领域交流中掌握话语权。其政治智慧在于从正面释放中国的正能量,凝聚力量主动抢占制高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提供了系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贯穿其中的党性原则、阵地意识、创新精神、融合路径、法治思维,为坚定“四个自信”、夯实思想基础提供了重要遵循。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做到职业胜任力学习常态化,更要做到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学习历史经验,学习改革开放,还要学习国外经验并深刻把握中国现实状况和症结。而高校学生工作千头万绪,工作对象又是活生生的人,高校辅导员面临的是越来越科技化的交流平台、越来越时尚化的物化表达、越来越专业化的心理诉求,因而能不能解决学生各方面的困惑困难,就看辅导员有没有学习的能力和融入学生群体的理念。通过学习,才能进一步提升学识总量和质量,不断提高认识新情况、解决新矛盾、处理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水平,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新时代中国人民的梦想不仅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1]25,而且与每一位大学生筑梦、圆梦的践行活动紧密相关。中国梦已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题,用“中国梦”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印发,《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落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马克思是个90后》的说唱让理论变得通俗可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正日益彰显,“学术中的中国”正稳健向前。高校辅导员只有努力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才能激励大学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田文生.以青春梦托起中国梦[N].中国青年报,2013-05-07(06).
[6]孙钦善.论语译注[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
[7]贾高建.唯物史观告诉了我们什么[N].人民日报,2013-05-30(07).
[8]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