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钰婷
阆中市河溪镇小学校 四川阆中 63740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从教近十年,发现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主要还是通过考试这一手段来完成的,不过现有试卷并不完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我对所用的试卷进行了一些改变,现分享如下:
《新课标》强调:要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所以我们命题时要考虑能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我是这样设计测试题的:把试卷分成四大块。第一大块“考考基本功”。包含生字词、句子、查字典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大块“知识运用与迁移”。包含按课文内容填空、古诗词与格言警句的灵活运用、口语交际等,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语文基本知识的能力;第三大块“读中感悟”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概括的能力;第四大块“能说会道的小作家”考查学生根据给予材料进行创作的能力。学生能对写话有兴趣,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产生创作的乐趣!
小学阶段的孩子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形象的、趣味的东西才能有效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因此要求题型、语言有趣味,更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心理特点。要想让学生把考试当成愉快的经历,要想让学生答出满意的成绩,我觉得有必要对试卷做一些改变。改到让学生喜欢考试,能轻松愉快地答题。
1.考试前把激励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进行正能量的心理暗示:“我能行!”“我有火眼金睛”“考试,小菜一碟”等。
2.在试卷的开头写上:“亲爱的小朋友,答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希望你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从中收获更多”等。
3.改变题型,比如考查格言警句的积累,我这样设计题目:我们都知道一个小孩放羊的故事,没有狼来的时候他三番五次地骗别人狼来了,后来狼真的来了,他喊破喉咙也没有人相信他了。请用你积累的格言劝劝他吧()。这样的题目就比直接默写,更具诱惑,客观上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反思自身的行为,做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1.慎重选择阅读文本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现在的小孩不愁吃穿,是爸妈的宝贝,爷爷奶奶更是宠爱有加,我发现班上的孩子都不爱帮助人,同学的书本文具掉在了地下,大家也是冷漠而行,不加理会。同学不小心摔了一个跟头不但不想帮忙而且哈哈大笑尽显讥讽,巴不得别人再摔一次。我口头批评过几次但效果不大,长期思考后我明白学生不是天生会使坏,只是他们没有得到过助人为乐的教育或者是教育不深刻。因此在出阅读理解题的时候我就会从这方面入手。比如阅读材料《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是什么意思?分享一下你当雷锋的事迹,让同学们都夸夸你吧!通过做题学生能够联系自身,找到自身的不足和今后的改正方向。
《新课标》强调: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所以命题时要考虑多给学生感悟的空间,尽可能体现感悟的过程。
2.口语交际材料
《新课标》倡导: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可见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有益补充。
我是这样设计题目的:我们已经学过《揠苗助长》和《亡羊补牢》两则寓言故事,它们告诉我们“知错就改”和“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课外阅读,谈一谈你所读的( )故事,从中知道了什么道理?这样的问题设计是提倡学生去阅览更多的书籍,做到每日一读。
《新课标》中的新理念:语文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到生活中用语文。
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小月看见妈妈洗菜的时候一直开着水,水哗哗哗流着都溢出盆了,连忙制止。妈妈却说说:“我这个人用水一向大手大脚惯了,再说了,地球上的水那么多,我多用这点有什么关系。”你是小月,请你劝劝妈妈吧。
3.写话与习作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写话时我尽量做到试题开放,给学生自由空间。比如:写一写我最好的朋友,他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这样的话题让学生有诉说的欲望,低段小朋友应先鼓励敢于说话,培养他们从身边熟悉的事物说起,做到实话实说。培养了学生的写话兴趣和自信心。
《新课标》说“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教学五年级时根据课文内容要让学生学会创编童话故事,我设计试题时没有给学生太多束缚,任他们天马行空,创编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总之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链接课程、教师、教学的重要部分——考试评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考试命题的科学性、规范化,让考试真正发挥评价所具有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本质功能,还需要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发现、去实践、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