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云
桃江一中 湖南益阳 413400
从教十五年,经历不少,感慨也颇多,其中有这样一点:人都需要外力的督促,我觉得,从事教育的人可能更需要这样,有了上级的、同事的督促,教研将会更深入,教学气象自然也就日益欣欣向荣。
使我产生这样一种想法的是2013年3月份的一堂课的执教。
为了筹划2013年的高考,桃江县教研室安排举行一次全县的县属高中的语文学科会。其中,由我负责准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个知识点的一堂课。
有任务在身,我不敢马虎。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我研读考纲,查阅前几年各个省份的高考试题中关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情况,同时不忘借鉴他人在这个点上的一些观点和教学资料,再动手撰写教案并制作PPT。一切准备就绪,自认为不错,信心满满,只等待学科会的召开。
不料,教研室通知,在学科会召开之前,要将这堂课试上一遍,并且是教研室的领导亲自来参加听课评课,以确保课堂的有效性和推广价值。
试教结束后,所有听课的老师给了许多的肯定,但更有许多的建议,其中最重要的是这样几点:一,虽是复习课,但同样要体现《新课标》中“合作·探究”的要求;二,课堂的内容不能太满;三,所选用的材料不够新颖。
此时,我知道,关于这堂课,我需要重新革命了。然而,修改谈何容易?不过,有了同事们的指导,我的头绪更清楚了。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尽管此事不易,我还是毫不犹豫地着手修改。在克服畏难心理的同时,我在修改过程中大刀阔斧地创新。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内容上,我原本将“文中重要句子”界定为简洁但内涵丰富的、使用了修辞手法的、结构比较复杂的这样三类,一课时完成。这样,课堂的内容太满,并且,由于这三类是有交叉的,并不能完全并列,于是显得有点杂乱。为了让课堂重点更突出,真正体现学生的合作探究,我将“重要句子”的界定调整成内容上含蓄而内涵丰富的和结构上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二类,并安排本堂课只讲授前一类语句。忍痛割爱,不再眉毛胡子一把抓。
二、材料的选择上,我作了强烈的思想斗争后,选用了2012年湖南卷上的《忆韦素园君》。要知道,这可是冒险的,因为在当时这是新素材,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其他复习资料上,除了相关问题的一个参考答案外,再没有任何其他的参考分析资料。这也就意味着我必须去努力钻研文本,自定教法,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三、教法上,我将学生由被动接受调为主动探寻。在对某个问题的回答上,我侧重诱导,让学生步步深入,然后总结规律方法,达到以例寻法的目的。例如:
(2012湖南《忆韦素园君》)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请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
对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
第一步:齐读材料;
第二步:请学生自己理解独立作答,并请两位学生上黑板作答,暂不对答案作评价;
第三步:引导思考:
①我们说“词不词句”,反过来,也可以说“句不离词”,也就是说,句子是由词构成的,理解句子的含意,自然要理解句子中相关的关键词语。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是什么?(沉静、啮碎)
②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沉静”言具性格,“啮碎”即咬碎。合起来理解时,又要注意“句不离段”,也就是确定理解这个句子的相关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提示寻找相关信息,如“……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面他激烈”,再判断“沉静”是否是真的,进而追问:这句话的含意是什么?(沉静只是表面的,内心的真正状态是认真、激烈的。)它的含意是否只停留在这个层面呢?他为何会是这样呢?看来,我们还需要深入探究。这还只是它的表层意。(板书,表层意:沉静只是表面的,内心的真正状态是认真、激烈的)。
它的深层意又是什么呢?请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看看。提示:寻找相关背景信息,并回忆历史所学相关时代的社会现状。(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反动统治凶残,有汪精卫“宁肯错杀三千,不使一人漏网”之语为证,革命陷入低潮。)思考:时代现状与他的表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面对当时的社会,他作为一个文人,一个积极进步的青年,想说,但又不敢随便说,因而,“他的心在滴血”,才有了这种表现,换句话说,他的这种表现源于对那个时代的痛心,这是它的深层意。)(板书,深层意:他的这种表现源于对那个时代的痛心)。
它是否还有其他含意呢?我们尝试着结合文章主旨来思考。(提示:标题中的“忆”告诉我们一个信息:这是一篇悼念、回忆类文章,其中往往会寄寓某种情感。本文中有怎样的情感呢?注意文段中的信息提示句“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不难发现,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素园的一种痛惜、关爱之情,这是它的言外之意。(板书,意外之意:表现作者对素园的痛惜、关爱之情)。
第四步:再次请学生动笔作答,前面已上黑板作答的学生继续上台写答案。然后比较分析前后二次答案的优劣。
第五步:提供参考答案。
第六步:归纳方法,并板书:
1、分析句子找关键词
2、结合语境析含意:①表层意②深层意③言外之意
3、分层按点组答案
就这样,在吸取他人意见的基础上,我将教案进行了一番彻底的修改。最后,自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授课得到了人家的一致肯定。
事情已过去一年多,感受却仍然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