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玉才
四川省会东县大桥中学 四川凉山 615200
一直以来,大桥中学坚持以立德树人、学生发展为初心,借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之机,对校园文化进行了挖掘、提升和打造。以“小善大德,端品为梁”为主题的系列校园文化环境,正在显现出其优异的育人效果。在打造校园文化时,我校围绕桥中的文化基因、文化建构、文化发展,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挖掘,系统梳理,精心打造。
在进行桥中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我们深入分析了其文化基因,解构并准确识读了其生命基元,从而建构起与地域文化、生态和谐共生、体现时代文化追求、能够濡养桥中师生生命力的桥中文化体系。
1.培养为善——邹培养,清朝江西省人,曾寄居会理州(原四川省会理县)大桥,轻钱财,重义气;好施与,兴公益。往昔此地无桥,欲跨急流险滩,殊为不便。“邹培养睹此情景,大为感动,便慨然捐资千斤,兴建五孔石桥”(王未沫:《会东县大桥考》)。至今,大桥地方,感邹培养之义举,以“大桥”为名几百年,作为纪念。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今桥中培养学子,亦怀感恩之心,亦承培养之品行,为“善”、为“德”,善真为德,明哲则贤,培养出今日的“大桥”,家国栋梁。
2.汇通川滇——大桥境内,大桥河、双河、岔河,三河交织,汇通川滇,入金沙江,东流到海。古有孔子临川而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今桥中观清流而得“汇川东流到江海,融古今之达天下”以融会贯通的思想,非仅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包含着百川汇聚的哲理,入道理之深而格物致知,达历史之远而回溯经典,求科学之“真”而益曾鸿志。
3.津梁学海——桥梁不仅链接道路、沟通文化、繁荣经济,还是文化的创造,历史的见证,文明的纽带,文化的载体。无论是卢沟桥的战火沧桑,赵州桥的文明四海,还是乡村野桥的静卧无声,都是一方土地的沉淀,江河津渡的臂膀,中华民族的脊梁。桥中育人,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勾古今,连苍穹,为社会筑鸿桥,为家国育津梁。
1.桥中校园文化,是桥中历届师生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富有桥中自身特点的理念思想、行为活动、物质环境等。这个文化呈现的是一种富有桥中特色的文化形态,是文字语言、景观语言、色彩语言、声响语音等构建起来的一个和谐的文化系统。
2.桥中校园文化,是有生命的,是代谢的,是发展的,是与时俱进的。桥中文化的生命来自于自身特殊的经久发展;来自于现代工业而体现的科学育人思想;来自于会东矿业重镇沉淀出深厚的传统文化。
3.桥中校园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其隐性课程功能,现代生产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实现环境育人的原则,坚持文化性、艺术性、教育性合一的原则。
大桥中学创建于1958年大桥观音庙,始称:“大桥小学初中班”;1959年学校迁移到大桥磷肥厂旁边,学校独立成为:“会东县大桥初级中学”;1970年,学校开始招收高中学生。1978年,学校经省政府备案,四川省教育委员会审批,更名为:“会东县大桥高级完全中学”;1984年,学校搬迁到现在的地址——铅锌镇新六村。80年代到90年代,学校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三个面向教育方针”;2007年学校改建工程列入会东县“十一五”规划并获:“会东县人才开发基地”殊荣。桥中数十年的发展理念里首次亮出的完整精神文化理念,这一体系初步涉入了“真、善、美、德、志、体”的育人宗旨。
后来,桥中“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提升,真、善、美在这次精深理念中有了明确的归宿和科学的定位。2016年,结合大桥区域历史文化和桥中精神文化体系中“务实求真、和谐尚美、砺志正德、笃学健身、止于至善”等文化基因、生命基元——通过系统逻辑梳理,得出桥中新的精神文化体系。
古桥朝晖,桃李满园。一桥育品德(养善);二桥含英华(游学);三桥树诚正(九鼎);四桥乘长风(飞虹);五桥架南北(文澜);六桥伴书声(戴月);七桥生桃李(清风)。核心价值:明德;养善;求真;致远。文化主题:小善大德;端品为梁。校训:求真尚美;明德至善;强体砺志。校风:团结文明;科学创新。教风:严谨治学;务实求精。学风:勤奋踏实;博学善思。办学目标:为家国培育栋梁。育人目标:诚正其心;金梁其质。学校定位:洋溢德善气息的乡镇一流中学。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社会教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作为社会实体来说,要求德、志、体、美全面发展;作为一个价值存在者来说,又要求真、善、美的和谐人格。德、智、体是上世纪50年代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提出的教育目标。真、善、美、德、志、体应是素质教育核心体系,有了这一认识,学校教育才会接地气,才会有的放矢,不盲目、不高调。
“真、善、美、德、志、体”的精神在桥中校园文化历史发展中不断获得丰富和发展,被赋予新的内容。作为一个高尚的桥中人,在气节、操守、品德、治学等方面都应不屈不挠,廉洁自律,永远向上,力争在事业与品行两个方面都达到最高境界。
小善大德,端品为梁——以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为首要,让学生对善与德具有积极的认识,进而实现对生活的体验,并自主地对知识、真理进行探索、养成、实现,从而培养出根基牢固,能承担家国重责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