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论语》感受圣人教育智慧

2018-03-29 04:52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小学祁顺成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论语孔子智慧

□文/江苏省宝应县射阳湖小学 祁顺成

《论语》是记录2000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著作,它是儒家思想的盛典,也是一本集教育智慧大成的不朽之作。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教育思想影响着每一代教育人,也让中国的教育充满着智慧,充盈着勃勃生机。学习《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就是在温润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教育智慧,从而让我们的教育充满人性,流淌着灵动。

站在教育不断变革、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读《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仍然生机盎然,魅力四射。“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这是孔子人格的最典型的赞誉。也体现了教育所具有的博爱情怀与无私奉献真谛。崇高的情操、高尚的师德、渊博的知识等都是教育智慧的直接显现。因此,作为现代教师就应认真研读《论语》,从中感受圣人的大智大慧,体味夫子那份社会荣耀与执着竭终的大爱情愫。

一、好之乐之,学有动力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确如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乐于探究、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动力之源。试想,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他会认真观察、仔细推敲、积极联想、乐于尝试吗?答案不言而喻,所以一个智慧型的教师就得从孔子的理论中汲取营养,使得我们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发学习关注,走进学生的内心。

1.激发兴趣,让学习更具指向。兴趣是学生愿意学习的第一要素,试想,一个你不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它能吸引你吗?你愿意去探究它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得想方设法营造氛围、创设情境,以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关注,从而诱使他们去思考、研究。

如,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中,课前指导学生收集白酒的标签、羊毛衫的吊牌以及其他物品含量的标牌等。这一活动安排,一方面为新知学习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会在不经意间诱导学生思考——收集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它们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不同……课中指导学生阅读标签,从中感受到百分数的存在,感受到不同物品中的百分数,无形之中也让学生生成“这瓶白酒标签白酒含量42%到底是什么含义呢”的疑问。因疑促思,也会诱发学习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形成。第三组织学习解读交流,让学生在不同思维碰撞中感悟知识的要义,理解百分数的真谛,从而让学习饱含热情,充满活力。

孔子的《泗水河畔》,就是激趣、激疑的最经典写照,看着泗水,有感而发,畅谈人生,畅说感想,可谓真正的寓教于景。这一教学场景无疑是我们激趣教学最神圣的范例。

2.诱使爱学,让学习动力不竭。对于学习我们不只是教给孩子们是什么、怎么做,而要引导学生爱上学习,更要培养孩子们把学习看成自己的需求,它是一种伴随着快乐享受的生活。为此,激发学习兴趣,诱使孩子们乐于去解读现象、发现问题、生成疑惑、快乐探究。笔者认为,当我们教育教学达到这一境界时,快乐学习就成为现实。如何达成这一愿景呢?

首先符合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三个角,就不要再重复去教他了)这样的引导无疑让学生体验获得的快乐,探究的快乐,使得乐学成为使然。

其次符合“告诸往而知来者”。这一理论告诉我们教师不能只盯住标准答案,更不能喂给孩子们知识,让他们去死记硬背,而是通过既有的知识、经验、思维等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解读学习现象,诱发他们思考,激发他们合作探究的热情,从而使知识学习得以向纵深漫溯,使得知识积累更上一层楼。

怎样才能实现学生主动快乐的学习呢?学生的学习应该充满快乐,学习应该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所以,确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教育教学思想,无疑能开启我们教育的新篇章。创设情趣浓郁情境、营造诗意般的探究氛围等,让学生在饱含兴趣下快乐探究,愉快合作,最终实现学习的最高境界。

二、温故知新,学有所长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大力倡导温故知新,时常告诫弟子们:“不断地复习回顾,则会有新的收获,也会获得新的发展。这样的学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事情吗?”从中我们应该积极地汲取其中智慧一面,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回顾学习历程,反思学习中的各个环节,在不断消化中反刍和凝练,从而升华学习,积淀知识、经验,丰富知识素养。也让我们的教学充满温情,充满生机,更让孩子们的学习充满活力,洋溢着生命的逸动。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圣人之语,揭示了温习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现代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地复习、预习,掌握对应的学习本领,养成良好的复习、预习习惯,从而让学习变成一种自觉与自律。同时,也在引导学生进行复习的过程中学会延伸和拓展,努力尝试探究知识的前行方向,为新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的储备,让新知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其中,也告诫教师们也要在教学历程中学会反思,学会分析与提炼。著名教授叶澜在其著作《教育概论》中就有这样的论断: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一思想与孔子的温故知新不谋而合。这些论断,它告诉我们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会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教育的整个环节,知微杜渐,使得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更加恰当,教育教学思想更加科学,最终使自己的教育能力不断提升,形成风格,走进学生的内心。

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经常性的复习回顾与反复练习,是孔子所倡导的最科学的学习方法。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就得关注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经历中养成善于温习,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从而实现快乐学习的生成,加速有效学习、创新的形成。

三、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对于中等才智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对于中等才智以下的人,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道理。)这一教育思想,它深深地告诫我们:教育不是工厂制造产品,每一个都是一般模样,每一个都是标准件。学生是鲜活的生命,其家庭背景有差异,生活阅历有差异,身体智能方面也迥然不同,就连地域文化也有极大的差异,所以区别对待学生,科学地制定不同学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体现这一思想呢?我们教师做出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分层教学就是最好的举措,设计不同的教育教学目标,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这一理念,在《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也有所体现: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当然,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也有同样的思想存在。

1.尊重差异,科学施教。孔子的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面对子路的率直鲁莽,就会委婉地提出建议,并利用简单的事例,使其明白直率不尽然是好事。如,子路问:“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要立即去做吗?”孔子回答说:“家里有父兄,怎么能自己做主张呢?”同样,对于温雅贤良的颜渊、聪颖的善辩子贡等,孔子都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区别,采取不一样的策略灵活施教,给予不同的思想引领。

以上种种案例,它要求我们在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对待学生,给思维滞后的孩子有更多顿悟时空,让他们在慢慢地消化中接受知识,领悟学习,实现学习的有效突破。对不够诚实、经常性撒谎的孩子,我们就得通过生动的案例、典型的活动(课本剧表演、小品表演、活动争辩等),让他们在不同形式的活动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认识到撒谎等品质所带来的危害,从而学会明辨真伪,学会诚实待人。

2.因材施教,促进发展。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一样的策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更加和谐,充满魅力。

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一个孩子时(其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态度也很糟糕,学习品质缺乏,从不按时完成各类作业。同时,其自制力也很薄弱,经常性迟到、上课故意插嘴打闹等),我们该如何帮助他呢?首先,全力挖掘他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放大有点,帮他找回自信,逐步消减其叛逆之心。其次,我们教师就得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努力地融合各方面的资源,针对性地设计教育纠正方案,让在其“闪光点”中找到自尊,找回学习的快乐感。如这对其爱好音乐的特性,密切联系音乐老师,对其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并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全面疏导、全方位引导的教育新天地。通过让其参加班级音乐比赛、校级音乐活动等措施,让其重拾信心。让他在系列的音乐活动中逐步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快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其树立学好各方面知识的信念。

因材施教,科学施教,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使想学、愿学、乐学成为内在需求。同时,也使其领悟到认真学习、终生学习的必要性,进而不断增强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智慧,是我们科学从教、做智慧型教师的宝贵财富。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展孔子的教育智慧,并不断探索,努力创新,让我们的教育浸染着儒家文化的气韵,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猜你喜欢
论语孔子智慧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孔子的一生
如何读懂《论语》?
孔子的一生
《论语·为政第二》
有智慧的羊
半部《论语》治天下
智慧派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
智慧决定成败